界面新聞記者 | 界面工業
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加快。
4月1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全社會用電量79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
從產業用電看,3月第一產業用電量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用電量54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第三產業用電量13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
綜合1-3月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33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22372億千瓦時。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2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第二產業用電量150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第三產業用電量4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
去年1-3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為3.6%。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速同比持平,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加快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加快10.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加快11.8個百分點。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定義,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用電量是社會經濟社會發展“晴雨表”。一季度社會用電量增速加快,也反映出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GDP約29.63萬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較上個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同比加快了0.8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約1.15萬億元,同比增長3.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第二產業增加值10.98萬億元,同比增長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6%;第三產業增加值17.49萬億元,同比增長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7%。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一季度第二產業回升向好,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上個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2個百分點。
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較上個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27%;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
隨著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帶動擴大有效投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投資需求在平穩增長。
趙同錄表示,一季度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0.8%和12.7%,分別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3和8.2個百分點。
同期,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6%和7.5%,分別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5和1.4個百分點。
新質生產力和綠色制造,對一季度的經濟貢獻突出。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湯魏巍表示,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較上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
其中,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1.5%、40.6%、18.5%。電子和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和10%,汽車行業增長9.7%。
同期,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9.2%,與之相關的充電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1.7%、8.6%。
綠色能源產品及材料生產方面,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6.4%、20.1%;單晶硅、多晶硅、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8.2%、53.5%、19.5%。
此外,第三產業也延續恢復態勢,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其他行業發展較上個季度有所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13.7%。
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商品消費穩步恢復,服務消費呈現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稱,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型服務業活力不斷釋放。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3%。1-2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8%和14%,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8和2個百分點。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曾預計,2024年全國電力消費平穩增長。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終端用能電氣化等因素,根據不同預測方法對全社會用電量的預測結果,預計2024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