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娛價值官 劉娜娜
編輯|美 圻
這是最好的時代,即使身處偏僻山村的孩子,只要有求知欲和WIFI,就能通過互聯網走進提供給少數學霸的線上課堂。在這里,他們踏上通往更遠世界,更高思維空間的路途,腳踩田埂也能仰望星辰大海。
當知識殿堂里遙不可及的學者、教授,紛紛擁抱文娛節目、直播、短視頻傳播……學習也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知識,已經成為大眾皆可享用的精神食糧,而深藏象牙塔里的學者們也通過流量的加持,成為年輕人成長路上的真偶像,新頂流。
薛兆豐 讓經濟學文娛產品化
“一切生活中的問題,都是經濟學問題”。4月,中國傳媒大學關于《萬物經濟學》紀錄片的分享會上,文娛價值官見到了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薛兆豐先生。
在知識探索與創新思維蔚然成風的當下,經濟學作為解讀社會現象、洞見生活本質的重要工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眾目光?!度f物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切入,以“城市漫游”為載體,揭示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后、驅動社會經濟運行的經濟學邏輯。這檔節目想要在真實的場景當中把普世的跟個人相關的問題,通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展現出來,讓大家產生啟發和思考。
優酷剛剛上線的這部紀錄片,其實構思很長時間。這檔節目突破了一個瓶頸,就是大家以為經濟學是關于數學、關于會計、關于炒股票,但是其實是關于每一個人的選擇,每一個人都會跟經濟學相關,薛兆豐希望節目要對每一個人有啟發。《萬物經濟學》涉及廣泛,包括:流量、繼承家業、AI、潮玩……被放到不同的背景里面去進行觀察。
《萬物經濟學》紀錄片內容涉及廣泛
這檔節目并非薛兆豐指導觀眾如何理財投資,而是他帶著觀眾去了解他們的糾結是什么,和這些糾結背后的真實案例。比如,第一期里電商里的自然流量問題,薛兆豐帶觀眾看采訪對象是怎么做的?投流是唯一成功的路徑嗎?這個案例告訴大家,自然流量也是有成功的。
薛兆豐教授通過穿梭城市之間,對話各行各業各種生存狀況下的各種人物,引導大家以經濟學視角解析平凡生活和萬物日常,以更為開闊的視野去理解和應對復雜的社會現象。
優酷紀錄片中心總監韓蕓表示,之所以選擇與薛兆豐老師合作,是因為對于一些理論的看法,以及一些事情的態度,也是優酷紀錄片一定想要表達的東西。“因為我們想要表達的是全新的視野和觀點,因為我們希望在和年輕人共同關心的話題當中,共同探索的過程當中去完成優酷紀錄片的自我成長。我們始終希望以一種非常親和的心態去走向大家,我們雖然是平臺,但是我們希望借助平臺的力量,讓更多的人看到、聽到,更多的人能夠在這里有一些啟發,有一些感慨,這個就是我們想做的?!?/p>
此前,薛兆豐已經參與和制作過不少文娛節目,已經是大眾熟悉的學者。他最早破圈的節目,是參加愛奇藝《奇葩說》,之后又因為《最強大腦》被更多觀眾喜歡,此后甚至在戀愛節目出現。在文娛價值官看來,薛老師的種種破圈合作并非學者娛樂化和低俗化,反而是讓深藏象牙塔里的知識,走進百姓生活當中最好的方式!
蘇德超 冷門哲學的火熱出圈
和被廣大觀眾熟悉的薛兆豐教授不同,擔任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曾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特等獎的哲學教授蘇德超,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火爆出圈了。
在武大的學生都知道,蘇德超的課“一座難求”,因為他能以生動幽默、深入淺出的語言,來傳遞出深刻難懂的哲學思想。
一篇《形而上學的親吻》讓蘇德超受到關注,事情是這樣的,某晚教室里意外停電,但沒有阻止這堂冷門課程的進程,蘇德超和他的學生們在黑暗中聊了足足2個小時,被武大傳為美談。哲學如同一絲光亮,照進了現實生活,黑暗中的哲學課為學生們帶來思想的光芒。
為了與更多的年輕人交流,讓那些無法走進武大校園,對哲學感興趣的各種年齡段的人有機會認識哲學,2022年,蘇德超開通了抖音賬號。在抖音團隊用心的運營支持下,如今蘇德超已經有超過100萬+粉絲的關注,他正在影響超過百萬的受眾,讓更多人了解哲學,從哲學里反思自己的人生。
文娛價值官打開蘇德超的視頻,無意中一個小時就過去了,他精辟的闡述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感受。比如,蘇德超講內耗,首先要解除因內耗產生的自責心理,內耗可能是因為追求完美,往往內心細膩豐富,其次是去行動,挑戰自己。蘇教授的“靈魂拷問”充滿思辨又富有溫度。
借助抖音進行科普,但蘇德超最終的落腳點是人文精神。在他看來,文科不同于科學,相比于效率和速度更需要沉浸感和思辨、討論“真正的好課,或許并不在于上得多快,而是上得多慢”。這些具有思辨性的討論引起了網友的共鳴。
在蘇教授的抖音短視頻里,還有很多“名場面”,比如在飯桌上和朋友聊“什么學科最難科普?”說到數學:“離開了公式,對數學無法科普,但是一旦引入公式,就無法科普?!彼囊曨l作品里更多的是長達幾分鐘的課堂片段,在評論區里,校園外的粉絲也有機會和這樣的教授零距離交流。有粉絲感慨,自己雖然身處建筑工地,卻因為抖音有機會“上大學”。
另一位文娛價值官喜愛的哲學教授王德峰,也是因為短視頻被網友所熟知的。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如今的抖音粉絲已經超過129萬,他對王陽明心學的解讀,可謂見解獨到,所以在王德峰的短視頻課程里,能聽到他對陽明心學的解析。
王德峰曾說,要對大學講臺有敬畏之心,要對來大學讀書的青年學子有惜才之心。教師因學生而成其為教師,學生則不必有教師而仍是學生。每個人終生都是學生。而專家學者在流媒體的媒介上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人類形成知識的思想探索過程、學術思考方法、學術問題的來歷和意義傳達給網友,把一門學問的內在精神傳達給大家,才是最好的授業傳道解惑的方式。
李燦是一位在上海打工的外賣小哥,他在抖音關注了很多教授學者,這個高中都沒畢業湖南小哥,如今在抖音自學哲學。李燦說,能在抖音“上大學”,下班之后的時間也不再無聊,自己獲得很多內在力量。他告訴文娛價值官,真正的好老師就是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言講深刻的道理和知識,而蘇德超和王德峰都是這樣的學者。
彭凱平 擁抱流媒體的大教授
4月14日,南京大學教授朱虹的抖音直播間里,文娛價值官看到中國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的創建者彭凱平博士做客,直播期間彭教授分享了關于家庭、人際關系、社會、愛的心理學內容,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發出“受益匪淺”“能零成本聽到大師講課太幸運了”“這才是真正的大學者”等感嘆。
彭凱平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執行主席,這樣的身份,以前是清華校園外很難見到的頂級學者,更不用說聽他的講座了。而今天,借由流媒體的發達,我們不僅能聽到彭教授的真知灼見,甚至可以通過視頻平臺系統學習他的積極心理學課程,將其理念應用于自己的生活當中,改善自己的心理處境。
文娛價值官觀察,彭凱平是善于借助視頻平臺傳播知識的學者,在抖音、B站、視頻號等平臺上,都開設他的認證賬號,并上傳了大量知識分享的短視頻。在直播回放里,文娛價值官看到彭教授對現場網友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反饋和互動。而在短視頻尚未興起的彼時,一位清華大學心理學院的院長與完全不認識的路人進行交流,簡直難以想象。流媒體讓學者與求學者之間的距離縮短到零,難怪有網友說,未來社會的孩子們,將處于知識過剩的環境里。
心理學學者們似乎更容易被網友接納,網友的問題基本都聚焦在在教育和經濟問題上,趙昱鯤是一位深受媽媽們喜愛的心理學博主,但他其實也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是彭凱平的心理學教學伙伴。
因為自己是個一兒一女的父親,又是積極心理學的專業專家,趙昱鯤看到當下社會對育兒心理學的需求后,積極擁抱短視頻平臺,制作了大量育兒內容,為那些處在焦慮中的父母帶來“心理解藥”。他目前在抖音開設了專門針對親子教育的知識分享賬號,并在得道APP上設有積極心理學付費課程,在不少教育直播間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流媒體改變了我們的求知方式,講臺未必只設在大學里,而知識也不一定要通過層層篩選才能拿到入場券。萬眾分享的時代里,當手握真知識的教授和學者們積極擁抱流媒體,他們的學識見解能為大眾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思考,甚至改變一些人的命運。而他們,是最值得年輕人追捧的真“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