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近期國內多個城市推出住房“以舊換新”政策,深圳樓市也迎來了首個“以舊換新”項目。
4月16日,樂有家宣布,其將聯合綠景地產旗下項目“綠景白石洲”,在深圳試點推廣房產“以舊換新”新模式。
據樂有家介紹,此次推出的“以舊換新”大致操作模式為,換房客戶需在綠景白石洲項目繳納訂金,而后意向房源可鎖定2個月;期間樂有家聚焦推廣舊房,盡快售出舊房;最后客戶簽約新房,交易成功。
至于具體的流程細則,樂有家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將于近期官宣。
住房“以舊換新”,是指房地產開發商或政府機構通過直接收購、中介合作、補貼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幫助已有住房的居民“賣舊換新”,縮短舊房的出售周期,以達到盤活二手房的同時、激活一手房成交的目的。
此次深圳推出試水的“綠景白石洲”項目,就是通過中介合作的模式,來幫助居民“賣舊買新”。
綠景白石洲項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以北、沙河東路以東、香山西街以南、華夏街以西的圍合位置,地處深圳核心發展區域福田與南山的交接節點,毗鄰華僑城傳統豪宅片區。
去年9月,該項目首次開盤,首推約1257套住宅,戶型區間在108-405平方米,開盤優惠后價格約8.2萬/平起,從價格來看,項目主要針對的客群是有一定資金基礎的改善型購房群體。
截止目前,綠景白石洲的官方備案(銷售)為572套房,去化率約為46%。
此次樂有家和綠景白石洲雙方聯動推出“以舊換新”,一方面可以幫助開發商售出新房,緩解去化壓力。另一方面也會釋放一批“賣一買一”的改善性購買力,有助于打通市場交易鏈條,幫助樓市復蘇。
“改善性住房需求是當前政策支持的重點群體之一,‘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等需求已獲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
除深圳以外,為刺激樓市活躍度,近期已有鄭州、淄博、南通、南京、青島、濟南、寧波等10多個城市推行了住房“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
不過,每個城市的具體實施細節則略有不同,但總體上還是以房企與中介合作推出優先售舊房服務、國企或開發商直接收購舊房這兩種模式為主。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參與到“以就換新”的隊列中來,后續政策的實施細節也越來越完善。
4月15日,鄭州關于二手房“賣舊買新、以就換新”試點工作報告和試點工作服務指南。其中對二手房收購試點工作的試點階段、收購主體、報名時間和方式和報名須知以及一些服務流程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和說明。
中指研究院指出,目前住房“以舊換新”整體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對提升樓市活躍度和保障房供應有積極影響,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圍繞“以舊換新”出臺配套政策,若后續配套政策持續完善,有望在一二手市場聯動上發揮更大作用。
3月以來,中央及監管部門持續釋放穩市場積極信號,明確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北京、杭州等地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促進潛在購房需求釋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26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4%;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1355億元,下降27.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0.7%。整體來看,降幅比1-2月收窄了1.1和1.7個百分點。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新房銷售降幅收窄,原因是3月份開發商降價促銷力度大,對新房有帶動效應,新房改善型需求釋放充分。
一季度,二手房的銷售表現要優于新房,復蘇更明顯,對新房有帶動,熱點城市改善型新盤推售力度大,開發商降價促銷,這些因素導致新房跌幅有所收窄,但剛需剛改主導市場需求,且主要轉向二手房市場,部分改善轉向確定性更強的二手“次新房”,對新房也有替代,導致新房銷售跌幅仍比較大。
就深圳市場來看,這一表現尤為明顯。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數據監測,3月全國重點14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全跌”,但從年內累計同比來看,深圳成為今年“小陽春”成交唯一上升的城市。
“但在一季度以后,由于短期內積累的剛需剛改釋放以后,對新房帶動作用減弱,加上降價預期濃厚,整體市場企穩難度將有所加大”,李宇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