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脈網
今年,最火熱的賽道或許已經提前確定了。
2024年初,國內“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宣布使用66.52億元自有資金收購惠泰醫療21.12%的股權,成為惠泰醫療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
4月初,跨國巨頭強生宣布與心血管介入領域企業Shockwave達成協議,將以每股335美元的價格收購Shockwave所有流通股,交易總價值約為131億美元。本次交易已經得到雙方董事會批準。
根據往年經驗,66.52億元人民幣的并購案足以預定2024年國內最大醫療器械并購案;131億美元的交易金額也足以預定2024年全球TOP3,甚至是全球最大醫療器械并購案。
巧合的是,這兩個并購標的均是心血管賽道企業?;萏┽t療是國內電生理和血管介入耗材領域的領先企業,曾推出國內首個電生理電極導管、可控射頻消融導管、漂浮臨時起搏電極導管。
Shockwave是全球心血管領域的知名創新企業,其推出的產品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簡稱IVL)是全球首款冠脈血管內沖擊波系統,用于解決冠狀動脈鈣化病變難題。此后,Shockwave還推出了適用于外周動脈鈣化的血管內沖擊波系統。
心血管賽道為何受到國內外器械巨頭的一致看重?他們在心血管領域有怎樣的戰略布局與前瞻性觀點?巨資入場,心血管賽道將迎來怎樣的變局?
131億美元換一家年銷售額超10億美元的公司,值不值?
先來說說近期發生的Shockwave并購案。
強生不是Shockwave的第一追求者。事實上,2023年4月,就有傳言稱波士頓科學在考慮收購Shockwave。但在一個月后,有媒體稱Shockwave與波士頓科學的談判遇到障礙,已經陷入停滯。原因是雙方無法就價格達成一致。
既然價格談不攏,Shockwave表示:再等一等。而波士頓科學在與Shockwave談判收購事宜時,Shockwave也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其也在與Neovasc公司聊收購。波士頓科學失敗了,Shockwave卻成功了:2023年4月,Shockwave宣布以1.47億美元收購Neovasc公司,Neovasc是一家心血管領域創新公司,其產品包括二尖瓣瓣膜和心絞痛的介入治療器械。
在波士頓科學與Shockwave談判破裂的消息傳出之際,市場上又出現了美敦力和強生有興趣收購Shockwave的傳聞。所以說,優質的項目無需著急,應該等一等,后面還有更多追求者,出更高價。
市場會相信這些并購傳聞嗎?答案是肯定的。在美國,醫療行業界這些年的收購傳聞,一部分被說是謠言,但另一部分已經成為現實。就如本次強生收購Shockwave,《華爾街日報》在雙方官宣前10天就已披露:強生公司計劃通過收購Shockwave以提升在心血管設備市場的影響力。若談判不破裂,強生與Shockwave之間的交易可能在幾周內完成。
消息泄露之后,Shockwave的股價上漲逾11%,至每股320.46美元。
當時,媒體還透露,Shockwave可能會收到其他收購要約。有其他媒體的消息稱意向收購者包括美敦力與波士頓科學。
4月5日,Shockwave收購傳聞終于塵埃落定。正如市場之前傳言的那樣:強生和Shockwave共同宣布,強生將以每股335美元的價格收購Shockwave所有流通股,較前一天收盤價溢價4.7%;較消息泄露前的3月25日,溢價16%。該交易得到了兩家公司董事會的批準,預計將于2024年年中完成。
這次并購,強生擊敗了第一個追求Shockwave的波士頓科學,并擊敗了只在傳聞中出現的美敦力。擊敗的原因十分簡單,強生選擇加錢。背后的含義卻不簡單,強生為什么寧愿加錢也要拿下Shockwave?
強生心甘情愿加錢收購,是因為Shockwave能賺來更多的錢。其在新聞稿中表示:Shockwave有望成為強生醫療技術部門的第13個優先平臺,年銷售額至少為10億美元。
另外,根據并購協議,交易完成后,Shockwave將作為強生醫療技術公司的一個業務部門運營,財務將在心血管產品組合中報告。人員變動方面,強生計劃旗下Abiomed公司的全球心臟康復負責人Michael Bodner同時負責Shockwave業務,Shockwave原本的總裁兼COO Isaac Zacharias調整為Shockwave全球總裁,向Michael Bodner匯報。Shockwave原CEO Doug Godshall將在整個過渡過程中提供建議。
300億美元押注心血管,強生在賭怎樣的未來?
最近幾年,強生在加大心血管領域布局。
2022年11月,強生以166億美元收購人工心臟領域領導者Abiomed。這一收購也是2022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最大并購案。隨著收購完成,強生在心血管領域尤其是結構心領域,明顯增強了話語權。不過,收購只是強生布局的第一步。
Abiomed是人工心臟領域龍頭,其Impella系列產品主要用于治療心源性休克和輔助高危性PCI。2022財年,Abiomed實現收入10.3 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Impella系列產品收入9.85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超過95%。區域方面,Abiomed超過80%的收入都來自美國市場。
Abiomed被收購后,一方面,強生開始擴展Impella系列產品的銷售范圍,將Impella在全球市場推廣。另一方面,強生繼續支持Abiomed創新技術,加快研發創新產品。在強生的資源賦能下,Abiomed依靠Impella系列產品在2023年實現營收13.06億美元,同比增長32.6%。
強生在最新年報中表示:2023財年,醫療科技部門的銷售額為3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外科業務銷售額為100.37億美元,同比增長3.6%;骨科業務銷售額為89.42億美元,同比增長4.1%;介入方案(心血管器械業務)銷售額為63.50億美元,同比增長47.70%;視力業務銷售額為50.72億美元,同比增長4.6%。
除了強勢進軍人工心臟細分市場,強生還在2023年11月以4億美元的預付款收購了左心耳閉合裝置公司Laminar,進一步加強其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布局。據了解,強生還將根據Laminar被收購后在臨床和監管上的表現支付額外的里程碑付款。
強生表示:“Laminar的創新方法會在這個高增長的市場中擴充我們的產品組合,加強我們的電生理學和超聲心動圖業務。”
通過收購與資源賦能,強生2023年心血管器械業務營收63.5億美元,同比增長49.8%。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強生心血管器械業務營收超越愛德華,成長為全球第四大心血管器械巨頭。
同時,在全球五大心血管醫療器械巨頭中,強生2023年的心血管器械業務增速排名第一,且斷崖式領跑。其中,強生增速47.7%,波士頓科學增速12%,愛德華增速12%,雅培增速10%,美敦力增速1%。
數據來源,各企業財報
2024年,強生繼續加碼心血管領域。4月,強生宣布收購Shockwave。本次收購,是將強生的心血管產品組合擴展到高增長的血管內鈣化市場。
在臨床上流傳著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血管有鈣化。這是因為血管鈣化問題極難處理。而Shockwave創新的血管內沖擊波技術(IVL)就可處理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的鈣化問題。
強生表示:此次收購將提升公司在心臟康復、電生理領域的競爭力,使公司成為心血管器械領域四個高增長市場的領導者。
之所以說本次收購將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是因為Shockwave將與其他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刺激增長。具體來說,Shockwave的IVL平臺與Abiomed的心臟泵平臺在復雜PCI(經皮冠脈介入)手術中均起著關鍵作用,IVL用于大約30%的高風險PCI病例,而這些病例也使用Impella 。
例如,不久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杰教授及團隊就曾在心嶺邁德研發的Ventiflow LP經導管左心室心臟泵支持下進行PCI手術,并在術中將震波球囊(沖擊波球囊)置入血管病變處反復多次擴張,之后順利置入支架,開通狹窄冠脈。
另外,就像此前的Impella系列產品一樣,目前的IVL滲透率也處較低水平。收購之后,強生將通過豐富的渠道資源,快速在全球范圍內推廣IVL,并依靠產品的性能、優勢和強生品牌加快應用,提升營收與利潤。
強生表示:“這筆交易為公司提供了一個需求未被滿足且處于高增長中的市場,將給公司帶來極具吸引力的增速和利潤率。預計這次并購將加速公司的收入增長?!?/p>
從2022年11月到現在,強生已經投入約300億美元,加強心血管領域的布局。截至目前,強生在心血管領域已經布局了介入式人工心臟、電生理、左心耳封堵器、血管鈣化四大高增長市場。根據強生發布的新聞稿,其希望成為心血管領域四大細分市場的領導者。
巨資入場,技術突破,心血管市場的未來如何演變?
如果你有300億美元,你想干什么?強生選擇全部投入心血管。
強生認為,心血管介入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醫療市場之一,有大量患者未滿足需求。對此,其持續加碼介入式人工心臟、電生理、左心耳封堵器、血管鈣化四大細分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強生重金押注的這些市場,恰好是近幾年有巨大變化的市場,也是動脈網此前預測的火爆市場。
介入式人工心臟領域,Abiomed不再是一枝獨秀。國內的通靈仿生、心嶺邁德、心擎醫療、迪遠醫療、豐凱利醫療、心恒睿醫療、核心醫療等創新企業均已入場,且進展迅速。
例如,2023年12月,通靈仿生研發的介入式心室輔助裝置TeleHeart P50于2023年12月啟動臨床研究,并成功救治一名心源性休克患者;同月,核心醫療宣布其CorVad介入式心室輔助系統已開展了超30例高危PCI輔助手術;2024年1月,心恒睿醫療旗下OmniHeart經皮心室輔助裝置成功完成首例臨床試驗;2024年3月,煥擎醫療的介入式人工心臟產品已完成多例動物實驗,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另外,國產介入式人工心臟也在加速進入海外市場,如心擎醫療的介入式人工心臟NyokAssist于2023年8月獲得美國FDA“突破性設備(Breakthrough Device)”認定,成為同時拿到“中美雙創新”的介入式人工心臟。
電生理領域,脈沖電場消融技術(PFA系統)橫空出世,被認為是顛覆電生理市場的創新技術。
相比于傳統的射頻消融與冷凍消融,脈沖電場消融基于組織選擇性和非熱消融特性,不會對毗鄰心肌的神經、血管、平滑肌等造成損傷。此外,脈沖電場消融系統還具有操作難度較低、使用簡便、消融效率高、節省時間等優勢,不僅易于醫生上手,還提升治療效率。
基于脈沖電場消融技術的優越性,美敦力、波士頓科學、強生、雅培等巨頭均提前入場。而國內的惠泰醫療、捍宇醫療、微電生理、錦江電子、睿笛生物、德諾電生理、玄宇醫療、艾科脈、洲瓴醫療、睿刀醫療、邁微醫療、遠山醫療等企業也積極布局。
截至目前,波士頓科學、美敦力旗下的脈沖電場消融系統均已斬獲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強生旗下脈沖電場消融系統則分別在2024年1月、2024年3月取得日本和歐盟的批準,且其已經向FDA遞交申請。
在中國市場,錦江電子、德諾電生理的心臟脈沖電場消融系統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而北芯生命、睿笛生物、艾科脈、玄宇醫療、邁微醫療、宏桐實業、埃普特、商陽醫療等創新企業的脈沖電場消融產品均進入了NMPA特別審查程序。
血管鈣化市場,除了Shockwave,國內的賽禾醫療、樂普醫療、譜創醫療等企業的沖擊波球囊已獲得NMPA批準,預計將沖擊市場。另有中薈醫療(匯禾醫療子公司)、藍帆醫療、北芯等多家創新企業研發血管內沖擊波技術。
除了已經得到市場驗證的冠脈及外周血管鈣化市場,沛嘉醫療還將血管內沖擊波技術拓展應用于心臟瓣膜鈣化性狹窄的治療。目前,沛嘉醫療研發的沖擊波瓣膜治療系統已完成多例手術,均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治療效果。
盡管競爭中增多,但預計強生2024年的營收仍將實現高增長,并有機會斬獲全球第一械企的殊榮。
這是因為:其一,強生旗下創新產品或收購的產品已經得到臨床驗證,且產品滲透率低,有較大增長空間。其二,強生將依托渠道優勢加大創新產品的推廣,加速其應用及商業化。
在產品、品牌、渠道的支持下,強生此前收購的Abiomed和剛剛收購的Shockwave,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