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據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這次出臺的意見共9個部分,是資本市場第三個“國九條”。
一名西安本地券商分析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意見》的發布對上市公司的價值重估存在深遠影響,“以陜西板塊為例,上述意見利好一些高股息、高分紅的企業,比如水電氣等公用事業板塊公司,這些公司有穩定的業績和分紅,還有供給不足的一些金屬資源企業,都有望迎來資本市場的價值重估。”
《意見》指出從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全面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四個方面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
- 針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方面,《意見》指出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 針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提升方面,上述意見指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依法從嚴打擊以市值管理為名的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
Wind數據顯示,陜西板塊上市公司分紅數據顯示,陜西煤業(601225.SH)、隆基綠能(601012.SH)、金鉬股份(601958.SH)、陜鼓動力(601369.SH)、北元集團(601568.SH)排名前列,陜西煤業分紅總額高達554.49億元,北元集團則上市至今不到四年。

零分紅上市公司則包括烽火電子(000561.SZ)、博通股份(600455.SH)、彩虹股份(600707.SH),其中,彩虹股份上市至今28年未分紅。曲江文旅(600706.SH)、中再資環(600217.SH)、保力新(300116.SZ)等公司分紅總額墊底。

《意見》還指出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國資國企改革等國家戰略實施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陜西板塊央國企改革概念上市公司數據發現,相關企業涉及動力煤、航空設備、輸變電設備、軍工電子、其他化學原料及制品、旅游酒店等領域。

此外,《意見》還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建立健全不同板塊差異化的退市標準體系。科學設置重大違法退市適用范圍。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加大規范類退市實施力度。進一步暢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規定,鼓勵引導頭部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加強并購重組監管,強化主業相關性,嚴把注入資產質量關,加大對“借殼上市”的監管力度,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進一步強化退市監管。嚴格退市執行,嚴厲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惡意規避退市的違法行為。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對重大違法退市負有責任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賠償投資者損失。
陜西板塊目前關注度較高的ST股包括*ST煉石(000697.SZ)、ST大集(000564.SZ)。
- 據*ST煉石3月20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5.16億元,同比增長22.65%;虧損2.6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02億元。2019年至2023年,*ST煉石均為虧損狀態,累計凈虧損額36.46億元。
- ST大集則于日前宣布成功重組,實控人變更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不過,作為央企陣營的“新成員”,ST大集將被注入哪些資產、估值又將如何變化,包括未來將面臨嚴格的市值管理考核這一新課題,將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