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針對日前居民質疑老舊氣表到期更換后氣量暴增一事,4月12日,重慶燃氣(600917. SH)公告稱,“截至本公告發布日,未發現已復核氣表存在計量失準問題”。
界面新聞查詢重慶網絡問政平臺、抖音等多個平臺發現,4月以來,多位重慶市居民反映家中燃氣費用暴增。
4月6日,有市民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自己住北碚蔡家,去年燃氣公司統一換了新表,加裝自閉閥后,發現氣費相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是使用量跟平時一樣,甚至有時出差在家時間少,用氣少,但是氣費比之前更多。
4月10日,有市民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反映:“重慶北碚區蔡家崗街道2口之家,平時很少做飯,就洗澡。同等生活習慣下,2023年下半年以來燃氣費每月平均上漲2-3倍。”
抖音平臺上,一位家住重慶九龍坡區佳怡梧桐居小區的居民稱,去年前九個月,家里用氣量為80方。去年9月28日,換了新表之后,截至今年4月6日,六個多月用了83方氣。
上述居民反映主要針對重慶燃氣公司。4月10日,重慶燃氣發布消息稱,公司從即日起開通燃氣計量上門復核服務快速通道。后又在公告中稱,將安排專人落實核查,承諾當日預約,立即受理,24小時內上門服務。
4月10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也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部分市民反映的燃氣計量問題,該局約談了重點燃氣企業,并組織開展專項檢查。目前已開通消費者投訴舉報和燃氣表送檢綠色通道。
重慶燃氣在12日的公告中稱,其根據國家相關安全及計量檢定規程對服役到期的氣表進行更換。新更換的氣表均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并具有檢定合格的標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 577-2012) 第7.5.1條規定,對于最大流量(qmax)≦10立方米/時且用于貿易結算的燃氣表只作首次強制檢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換。以天然氣為介質的燃氣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天眼查App顯示,重慶燃氣成立于1995年4月,最大股東是華潤燃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2.3%;第二大股東是華潤燃氣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持股16.9%。華潤燃氣是該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重慶燃氣的主要業務為燃氣銷售和天然氣安裝。以2022年為例,該年其燃氣銷售營收的占比超過八成,毛利率為0.85%;天然氣安裝營收占到14%左右,毛利率為47.45%。
3月5日,重慶燃氣發布業績快報公告稱,去年公司實現總營收102.47億元,同比增長1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3億元,同比增長22.79%。
從業務來看,去年重慶燃氣的燃氣銷售業務增長并不明顯。去年,該公司燃氣銷售量為34.96億方,增幅僅0.69%。
分季度看,去年重慶燃氣的凈利潤主要來自第四季度。去年前三季度,重慶燃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4億元,同比下跌27.5%。
這意味著去年四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為2.19億元,同比增長824%。
針對重慶燃氣大規模更換燃氣表的時間,界面新聞致電該公司客服,對方表示,自己只負責業務咨詢,關于更換時間需要致電公司黨群部。隨后,界面新聞致電黨群部,電話無人接聽。
針對重慶燃氣四季度凈利潤大增的原因,界面新聞致電該公司董事會秘書,電話未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