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眸娛
正在熱映的《無限超越班2》上,由演員轉型為主播的朱梓驍上臺做自我介紹時,自稱為“雞爪癲公”。
“因為我是真的吃,我可以從晚上吃到凌晨。”
但早在去年就有直播間的觀眾爆料,從晚上吃到凌晨的朱梓驍可能是個“假人”。有從事直播行業的人士透露,明星會事先錄制好視頻,然后以摳圖嵌入的形式移植進助播的直播間內。
以朱梓驍為例,直播間內的“朱梓驍”一言不發,只負責埋頭苦吃雞爪。晚上吃,清晨吃,天完全放亮了,他還在吃。
助播刻意與他保持了一個不會有重疊的安全距離,在一旁介紹商品。當有觀眾起哄要他拍一拍身邊的朱梓驍時,他會借口不太禮貌,淡定地繼續介紹商品。
相似情況不止出現在朱梓驍直播間。辰亦儒和朱梓驍一樣,坐在助播邊上一吃就是一天;張蘭站在助播后面玩了一晚上窗簾;老干媽創始人陶碧華則坐在幾瓶老干媽身后,凝視著每一位來直播間不買辣醬的觀眾。
當觀眾還在疑惑,直播間里的明星為什么每天都能準時出現在線上時。租臉直播,已成為了主播的隔空取金術。
01 摳圖直播,明星租臉征稅
辰辰最初知道朱梓驍,是因為當時他出演的《一起來看流星雨》。這是她的啟蒙偶像劇。
后續當朱梓驍再度出現在屏幕上時,已從電視大屏幕轉為手機小屏幕,從影視明星轉型成為了專業的帶貨主播。
辰辰反而因此更多關注起了他,認為他能放下身段轉型,并且格外努力。“關注后,算法會自動給你推他的直播間,我看到他早上在帶貨,晚上我休息了還在帶貨,感覺特別不容易。”為此,辰辰曾跳過主播介紹,直接在小黃車處下單支持過幾回。
但偶爾沉下心細看時,辰辰很快發現了問題。直播間內的朱梓驍并不會與觀眾互動,面對觀眾提出的任何問題全由一旁的助播來回答。助播全程也不會與朱梓驍互動,從介紹商品到引導下單全由助播一力完成,只是在動作上一直規避著“朱梓驍區域”。
辰辰細心觀察下發現,所謂“連續15小時吃雞爪”,其實是用錄制好的視頻在不斷循環播放。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隔壁辰亦儒的直播間,同樣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吃無骨雞。
直播間內的觀眾曾多次見證辰亦儒手肘穿越臺前支架等靈異現象。在直播間最上方,掛著一小細細的小字“僅效果展示,非真人”。
如果以植入模式做區分,朱梓驍和辰亦儒屬于此前“摳圖演戲”的直播版,植入的位置尚且在助播旁邊,從意圖上能看出還是想通過助播單方面的努力,來實現兩人合體直播的效果。
而到張蘭與汪小菲這,兩人的出鏡則完全是以背景板的形式。
麻六記兩次爭議性直播,一次全程在主播后方展示汪小菲與朋友聚餐時的觥籌交錯,一次的背景則換到了張蘭房間,鏡頭下張蘭在來回走動,不時打開窗簾。
不少“品牌官方直播間”也采取了這一措施,讓不能親臨的老板假裝出現在現場。其中,漏洞最大的是老干媽直播間,直接循環播放陶碧華早年接受采訪視頻進行帶貨。
從事直播行業的季客告訴眸娛,摳圖直播,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門檻,并非哪一家直播專屬。從效果上,確實能幫助主播拓展直播時長獲得更多的成交量,也能保持直播間熱度。可一旦被發現后,會造成核心粉絲的流失。
目前行業對于這一現象極其缺乏規范,魚龍混雜。早先曾出現過小直播間以AI換臉的形式進行直播,套用各類知名演員的臉進行帶貨,很快就被抖音取締。
但季客也指出,即使有明星臉授權的直播間,是否就合規,他們其實也不清楚。明星在其中到底算是直播間的經營者的還是商品的背書者,其實身份都不明確,更像是對使用了他們臉的直播間進行征稅。
明星授權直播間,授予的到底是什么權,對于雙方都是個謎團。
而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會出現摳圖直播這種模式?
02 帶貨主播的“偷懶”史
以發展的眼光看,直播帶貨的歷史,也是一部帶貨主播的“偷懶”史。
直播行業“以人為本”的特點,導致整體商業體系極度依賴頭部主播的賦能,大部分交易都集中在主播開播的時間段,導致早期主播幾乎都處在全年無休的工作狀態。
在李佳琦上升的2020年,曾創下了365天直播389場的紀錄,唯一的一次請假一周是在手術臺上。
季客透露,早先新人主播都會刻意選在11點后等流量低峰值時期帶貨,以避開與頭部主播直播的撞車。“核心思路就是避開大主播,在非黃金時間段掘金。”
不讓主播休息自然不可能,頭部直播公司的痛點明顯:如何才能在非直播時間段賺錢?
切片分銷,最先在直播行業得到應用。
這一模式下,直播的內容被剪輯成短視頻,由不同的賬號主體進行運營推送,視頻下方附上了相關商品鏈接。
在顧客購買后,由賬號運營主體與主播雙方進行分成。主播提供直播內容的授權,以短視頻形式對商品進行介紹和背書,賬號運營主體則以更為精細化的運營讓直播內容產生更大價值。
以主播小楊哥為例,根據三只羊官方披露的數據,2022年共有11000多人獲得了三只羊網絡的切片授權,按照運營主體與主播三比七的比例分配,共計為三只羊網絡帶來1.87億元收入。
據藍鯨財經報道,辛巴旗下的辛選集團于3月份發布內部官宣信,也宣傳要將切片分銷作為2024年的重點發力領域,并已成立相關短視頻子公司,負責海內外各渠道短視頻帶貨的內容分發、商務合作等。
如果把切片分銷當做是一個放大鏡,思路是從如何將直播勢能放大來進行考慮。那么摳圖直播,從一開始就帶有幾分“無中生有”的期許。
直播帶貨的大風卷過消費市場。除生態本身培養的帶貨主播外,明星與老板也席卷進這股浪潮。
遙望科技在2018年完成直播電商布局,借助明星效應在同年一舉上市成為“直播電商第一股”。到2022年,旗下簽約藝人已多達51位,包括張柏芝、賈乃亮、何潤東、辰亦儒等明星。
與明星的星光璀璨相對應的,是2020年老板紛紛走進直播間的奇景。在董明珠率先打出3小時賣3個億的彪炳戰績后,“轉轉”CEO 黃煒直播,1 小時成交額近 400 萬;“林清軒”CEO 孫來春直播,2 小時銷售破 200 萬;“攜程”董事長梁建章直播,5 場直播帶貨 6000 萬,造就了中國商業史上絕無僅有的畫面。
但這一盛景在達到巔峰后很快便落幕。季客認為,性價比是關鍵。“真正做帶貨直播,是需要主播提前對商品做準備的。但目前來說,明星連直播待在那都很難配合,讓老板真正做直播更是因小失大。”
03 重注AI,遙望科技踩雷
為了解決這一性價比問題,擁有最多明星的直播電商公司遙望科技選擇重注AI賽道。此前陷入摳圖直播風波的辰亦儒正是簽約于遙望科技旗下。
對此,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對辰亦儒MCN機構遙望科技提問“辰亦儒最近直播是否使用了貴公司的AI技術?”遙望科技則回應:辰亦儒相關直播系公司運營。
除了摳圖直播外,遙望科技還曾展示過“明星版AI助理”、“AI模特”等多種“AI”+“明星”或“AI”+“直播”產品。
遙望科技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在2023年的凈虧損在8億元到12億元之間。即使是在此前直播行情更好的2021年與2022年,遙望科技也持續虧損7億元和2.65億元。
增收不增利,成為了遙望科技坐擁眾多明星主播,星光璀璨下的另一面。
遙望科技試圖用AI來解決明星帶貨的高成本問題,但不想AI分身尚未成型,直播間的觀眾已先行對明星祛魅。
從2022年末開始,遙望科技大股東開始不斷不斷減持套現。
2022年12月27日遙望科技第二大股東、董事長謝如棟于減持1820萬股。2023年6月6日遙望科技發布公告,大股東云南兆隆完成了2022年11月預披露的減持,減持比例1.93%。2023年12月27日,云南兆隆更名又將所持遙望科技股份的22.25%進行了質押。
多位分析師表示,這種減持的背后,透露出遙望科技管理層對于用AI技術解決當前困局信心的不足。
摳圖直播,無論在主播或公司哪個層面,或許都是一種短線運營的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