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廣汽埃安,“打不起”價格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廣汽埃安,“打不起”價格戰?

強敵環伺、銷量不佳、資產“負重”、產品詬病等情況下,廣汽埃安或許已經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刻。

文|探客出行 魏帥

編輯|馮羽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瘋狂”內卷中,廣汽埃安的緊迫感更勝以往。

4月7日,廣汽埃安宣布與滴滴自動駕駛成立合資公司安滴科技。據悉,雙方聯合打造的首款Robotaxi已完成產品定義,首批L4車型計劃明年量產。

此舉一出,便被業內人士視作廣汽埃安“廣撒網式”的自救。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瘋狂內卷之中,合縱連橫、尋求合作已經成為大多數車企的應對之法。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而猛烈的變化,顯然讓廣汽埃安始料未及。從年初的華為問界,到小米SU7,科技公司加持下的汽車品牌,成為攪動整個汽車市場的“鯰魚”,將一眾傳統品牌打得措手不及。

數據顯示,今年前3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為74153輛,遠不及其年銷量70萬輛、月銷量近6萬輛的預期。

在整體業務發展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廣汽埃安卻仍承擔著盤活集團資產的重任。今年3月,廣汽埃安斥20億收購同為廣汽集團旗下廣汽三菱的資產,計劃將其工廠打造成為年產20萬輛的生產基地。這已經是繼廣汽菲克之后,廣汽埃安再度“收編”集團內的資產。

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如今的市場銷量,遠未達到廣汽埃安所期望的高度,產能規劃也變得尷尬起來。

過去幾年,依靠低價車型,廣汽埃安幾乎占領了網約車市場的半邊天,反觀其最初主打品牌高端的埃安LX等車型月銷量僅為百輛左右,獨立后的高端品牌昊鉑更是存在感頗低。

一位廣汽埃安的車主對「探客出行」表示,買車兩年多來,電池續航掉得相當厲害,已經完全沒了最初的駕駛“安全感”。

而當廣汽埃安銷量平平、表現不佳的時刻,競爭對手們仍在市場上“猛攻”。

數據顯示,比亞迪僅3月銷量就達到30.25萬輛,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一騎絕塵;與此同時,諸如蔚來、小鵬等新勢力品牌的中低端產品線已經開始布局,蔚來旗下主攻15萬-20萬級的樂道品牌車型計劃在今年年內上市。

去年,廣汽埃安曾多次傳出IPO計劃。近日,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當下不是上市最好的時機。如今,強敵環伺、銷量不佳、資產“負重”、產品詬病等情況下,廣汽埃安或許已經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刻。

01 牽手滴滴,靈不靈?

事實上,早在2021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就宣布與廣汽埃安的戰略合作,雙方的目的是一款可投入規模化應用的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型。但這一合作一度擱淺。

直到2023年,廣汽埃安與滴滴就智能駕駛生態建設達成合作,雙方共同發布自動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并成立合資公司。按照計劃,量產車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推動L4商業化加速落地。

圖 / 廣汽埃安官網

此次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合資公司獲批工商執照,無疑是此前合作的更進一步。

廣汽埃安方面表示,與之前的計劃一致,雙方打造的Robotaxi首批L4車型計劃在明年量產,全套適配滴滴自動駕駛無人化智能運營系統慧桔港,并以混合派單的方式接入滴滴出行網絡。

據了解,該車基于廣汽埃安AEP3.0高端純電專屬平臺、星靈高端電子電氣架構打造,同時搭載滴滴自動駕駛全套全無人駕駛軟硬件技術方案、安全冗余系統和最新一代面向無人化出行服務的座艙娛樂系統。

這意味著,廣汽埃安將在這次合作中提供硬件層面的傳統生產制造環節,而滴滴則提供自動駕駛的系統架構支持。按照廣汽埃安的計劃,借助滴滴在算法和系統集成上的經驗,形成高效的商業模式提高盈利水平,雙方合作探索L4級的共享出行場景。

此前,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采訪時曾多次提及,不害怕價格戰,要積極參與其中,打出自己的差異化,應對市場挑戰。智能駕駛生態正是廣汽埃安此前布局差異化的一大抓手。

但是,智能駕駛的商業化生態搭建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一位長期從事自動駕駛產業的從業人士向「探客出行」透露,包括百度在內,自動駕駛公司對于L4級商業化落地方案探索已久,但卻始終難以尋找出一條真正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就Robotaxi而言,其在國內的適用范圍、政策法規和安全性都仍未有定論,測試道路場景與大規模使用場景的概念完全不同。”

這位業內人士的分析,道出了整個L4級無人駕駛背后的商業化隱憂。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廣汽埃安瞄準無人駕駛項目無可厚非,但本身無人駕駛共享出行在可見的未來,使用場景受限,盈利效果或難達到預期。

當前的事實是,Robotaxi政策的大門尚未完全打開。對于廣汽埃安來說,智能駕駛生態是其打出自身差異化、應對市場競爭的一大砝碼,但按照目前的政策來看,或許還有待時間檢驗。

02 85萬產能,誰來買單?

相比于廣汽埃安面向智能駕駛未來生態搭建上的前瞻性布局,擺在其眼前的銷量問題,更為嚴峻。

3月最新的銷量信息顯示,廣汽埃安3月銷量為32530輛,環比增長95.1%。

環比銷量大增的背后,廣汽埃安今年前2月的銷量略顯低迷。今年1月,廣汽埃安銷量為24947輛,2月則為16676輛,加上3月銷量,今年一季度公司累計銷量為74153輛。

作為對比,2023年,廣汽埃安全年銷量超48萬輛,同比增長77%,位列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第三位。

基于增長的良好勢頭,廣汽埃安設定的2024年銷售目標為70萬輛。顯然,如今一季度的銷量勉強超過既定的月度銷量目標。

圖 / 埃安官方微博

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場影響下銷量變化太大,廣汽埃安原本計劃的產能,如今也成為了“累贅”。

今年3月20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集團董事會通過決議,同意將旗下的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即廣汽三菱)100%股權正式轉讓給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

按照此前在2023年10月發布的重組公告信息,受讓完成后,廣汽三菱估值約為4.42億元的可利用設備等將出售給廣汽埃安;評估值約為17.8億元的土地,廠房也將以擬約1.3億元/年的租金出租給廣汽埃安。

當時廣汽集團就曾表示,此次股權受讓將幫助廣汽埃安突破產能瓶頸。

據悉,此次受讓廣汽三菱股權后,廣汽埃安將會在長沙增加生產基地,計劃2024年6月實現量產,建成后公司的產能將增至60萬輛/年。

除了國內產能的布局外,廣汽埃安的海外工廠也在同步建設中。今年1月,廣汽埃安泰國工廠項目正式開工,該工廠設計產能5萬臺,一期計劃今年7月建成;4月2日,廣汽埃安與印尼INDOMOBIL集團達成協議,雙方將在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基于以上的全球產業布局,據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透露,目前廣汽埃安將具備85萬的標準產能。

但無論是從其自身制定的7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還是一季度7萬余輛的銷量,廣汽埃安的產能閑置,幾成定局。

03 差評頻現,降價無誠意

在產能布局尷尬的背后,廣汽埃安產品端的問題更為嚴峻。

「探客出行」查詢汽車投訴網站車質網發現,有多位車主投訴廣汽埃安車輛續航、電池充電量與廠家宣傳不符等信息。

一位購買了2019款埃安S魅MAX 630的車主在該平臺上表示,車輛標定續航為510公里,在不開空調狀態下,實際夏天續航為280公里,掉續航情況嚴重。

今年3月3日,廣汽埃安宣布Y Plus星耀版車型起售價降至價9.98萬元,進入十萬元以內區間。

幾乎同時,就有網友詬病埃安Y Plus星耀版起售價下降,車輛續航也降至300公里。據「探客出行」查閱相關信息發現,該車型2023款磷酸鐵鋰版起售價為11.98萬元,續航430公里;2024款磷酸鐵鋰版本起售價為9.98萬元,續航里程為310公里。

“即便是打價格戰,埃安也并沒有那么高的誠意。”一位看過廣汽埃安的車主對「探客出行」表示。

3月以來,廣汽埃安旗下多款車型多次宣布降價,除了AION Y PLUS星耀版首次將售價下探到10萬元級以外,AION S MAX星瀚版官降2.3萬元至15.69萬元,降價后星瀚版標價僅比入門版貴7000元;AION V Plus全系至高官降2.3萬元,售價低至20.99萬元。

但從3月的銷量來看,相比2月有所回升,也僅達到去年月銷量的平均水平。

古惠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現在的競爭是一種全方位的競爭,不是某一個領域的競爭,光賣幾臺車是熬不過這個階段的,它是一種體系化的競爭、綜合實力的競爭,汽車不是今年賣好了明年就萬事大吉,而是輪流做莊。今年最重要的是活下來,只有活下來在下一輪的變革中才可能有你的份。

這番言語中,彰顯了廣汽埃安應對價格戰的決心,也透露出了身為行業參與者想要“活下來”的壓力。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2023年,廣汽埃安不斷加強經銷商渠道建設,甚至有經銷商透露稱埃安要求展廳旁邊必須有比亞迪的門店。

然而,比亞迪年內多款車型的相繼降價,降至7.98萬元的秦等車型,進攻勢頭明顯,讓原本深耕10萬-15萬價格區間的埃安Y和埃安S變得更加吃力。

與此同時,廣汽埃安旗下相對高端的埃安LX和獨立的昊鉑品牌也始終未能破圈,銷量平平。據市界報道,2023年昊鉑品牌累計銷量為8087輛。

在過去的幾年中,IPO一直是埃安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自2022年開始,埃安已獲得多輪融資,估值超千億。“錢不是核心問題,核心的是尋找一個好時機。”古惠南表示。

按照2023年廣汽集團的整體銷量數據,廣汽埃安的新能源銷量幾乎占據整個集團新能源銷量的90%以上,是廣汽埃安乃至整個廣汽集團電動化轉型的關鍵。

不過廣汽埃安正處于一個艱難時刻。過去,對于產業形勢的預判讓其產能布局陷入尷尬的境地,L4級無人駕駛投入后的產出仍有待時間驗證。對于廣汽埃安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練內功,提升產品水平與品牌力,或許才能在配置和價格全方位內卷的新能源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廣汽集團

6.6k
  • 汽車早報|中歐雙方團隊就電動車談判開始接觸;江鈴汽車擬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 廣汽馮興亞:首款L3車型將于四季度上市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探客出行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产业互联网创新者的聚集地。

下載界面新聞

廣汽埃安,“打不起”價格戰?

強敵環伺、銷量不佳、資產“負重”、產品詬病等情況下,廣汽埃安或許已經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刻。

文|探客出行 魏帥

編輯|馮羽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瘋狂”內卷中,廣汽埃安的緊迫感更勝以往。

4月7日,廣汽埃安宣布與滴滴自動駕駛成立合資公司安滴科技。據悉,雙方聯合打造的首款Robotaxi已完成產品定義,首批L4車型計劃明年量產。

此舉一出,便被業內人士視作廣汽埃安“廣撒網式”的自救。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瘋狂內卷之中,合縱連橫、尋求合作已經成為大多數車企的應對之法。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而猛烈的變化,顯然讓廣汽埃安始料未及。從年初的華為問界,到小米SU7,科技公司加持下的汽車品牌,成為攪動整個汽車市場的“鯰魚”,將一眾傳統品牌打得措手不及。

數據顯示,今年前3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為74153輛,遠不及其年銷量70萬輛、月銷量近6萬輛的預期。

在整體業務發展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廣汽埃安卻仍承擔著盤活集團資產的重任。今年3月,廣汽埃安斥20億收購同為廣汽集團旗下廣汽三菱的資產,計劃將其工廠打造成為年產20萬輛的生產基地。這已經是繼廣汽菲克之后,廣汽埃安再度“收編”集團內的資產。

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如今的市場銷量,遠未達到廣汽埃安所期望的高度,產能規劃也變得尷尬起來。

過去幾年,依靠低價車型,廣汽埃安幾乎占領了網約車市場的半邊天,反觀其最初主打品牌高端的埃安LX等車型月銷量僅為百輛左右,獨立后的高端品牌昊鉑更是存在感頗低。

一位廣汽埃安的車主對「探客出行」表示,買車兩年多來,電池續航掉得相當厲害,已經完全沒了最初的駕駛“安全感”。

而當廣汽埃安銷量平平、表現不佳的時刻,競爭對手們仍在市場上“猛攻”。

數據顯示,比亞迪僅3月銷量就達到30.25萬輛,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一騎絕塵;與此同時,諸如蔚來、小鵬等新勢力品牌的中低端產品線已經開始布局,蔚來旗下主攻15萬-20萬級的樂道品牌車型計劃在今年年內上市。

去年,廣汽埃安曾多次傳出IPO計劃。近日,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當下不是上市最好的時機。如今,強敵環伺、銷量不佳、資產“負重”、產品詬病等情況下,廣汽埃安或許已經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刻。

01 牽手滴滴,靈不靈?

事實上,早在2021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就宣布與廣汽埃安的戰略合作,雙方的目的是一款可投入規模化應用的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型。但這一合作一度擱淺。

直到2023年,廣汽埃安與滴滴就智能駕駛生態建設達成合作,雙方共同發布自動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并成立合資公司。按照計劃,量產車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推動L4商業化加速落地。

圖 / 廣汽埃安官網

此次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合資公司獲批工商執照,無疑是此前合作的更進一步。

廣汽埃安方面表示,與之前的計劃一致,雙方打造的Robotaxi首批L4車型計劃在明年量產,全套適配滴滴自動駕駛無人化智能運營系統慧桔港,并以混合派單的方式接入滴滴出行網絡。

據了解,該車基于廣汽埃安AEP3.0高端純電專屬平臺、星靈高端電子電氣架構打造,同時搭載滴滴自動駕駛全套全無人駕駛軟硬件技術方案、安全冗余系統和最新一代面向無人化出行服務的座艙娛樂系統。

這意味著,廣汽埃安將在這次合作中提供硬件層面的傳統生產制造環節,而滴滴則提供自動駕駛的系統架構支持。按照廣汽埃安的計劃,借助滴滴在算法和系統集成上的經驗,形成高效的商業模式提高盈利水平,雙方合作探索L4級的共享出行場景。

此前,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采訪時曾多次提及,不害怕價格戰,要積極參與其中,打出自己的差異化,應對市場挑戰。智能駕駛生態正是廣汽埃安此前布局差異化的一大抓手。

但是,智能駕駛的商業化生態搭建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一位長期從事自動駕駛產業的從業人士向「探客出行」透露,包括百度在內,自動駕駛公司對于L4級商業化落地方案探索已久,但卻始終難以尋找出一條真正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就Robotaxi而言,其在國內的適用范圍、政策法規和安全性都仍未有定論,測試道路場景與大規模使用場景的概念完全不同。”

這位業內人士的分析,道出了整個L4級無人駕駛背后的商業化隱憂。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廣汽埃安瞄準無人駕駛項目無可厚非,但本身無人駕駛共享出行在可見的未來,使用場景受限,盈利效果或難達到預期。

當前的事實是,Robotaxi政策的大門尚未完全打開。對于廣汽埃安來說,智能駕駛生態是其打出自身差異化、應對市場競爭的一大砝碼,但按照目前的政策來看,或許還有待時間檢驗。

02 85萬產能,誰來買單?

相比于廣汽埃安面向智能駕駛未來生態搭建上的前瞻性布局,擺在其眼前的銷量問題,更為嚴峻。

3月最新的銷量信息顯示,廣汽埃安3月銷量為32530輛,環比增長95.1%。

環比銷量大增的背后,廣汽埃安今年前2月的銷量略顯低迷。今年1月,廣汽埃安銷量為24947輛,2月則為16676輛,加上3月銷量,今年一季度公司累計銷量為74153輛。

作為對比,2023年,廣汽埃安全年銷量超48萬輛,同比增長77%,位列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第三位。

基于增長的良好勢頭,廣汽埃安設定的2024年銷售目標為70萬輛。顯然,如今一季度的銷量勉強超過既定的月度銷量目標。

圖 / 埃安官方微博

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場影響下銷量變化太大,廣汽埃安原本計劃的產能,如今也成為了“累贅”。

今年3月20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集團董事會通過決議,同意將旗下的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即廣汽三菱)100%股權正式轉讓給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

按照此前在2023年10月發布的重組公告信息,受讓完成后,廣汽三菱估值約為4.42億元的可利用設備等將出售給廣汽埃安;評估值約為17.8億元的土地,廠房也將以擬約1.3億元/年的租金出租給廣汽埃安。

當時廣汽集團就曾表示,此次股權受讓將幫助廣汽埃安突破產能瓶頸。

據悉,此次受讓廣汽三菱股權后,廣汽埃安將會在長沙增加生產基地,計劃2024年6月實現量產,建成后公司的產能將增至60萬輛/年。

除了國內產能的布局外,廣汽埃安的海外工廠也在同步建設中。今年1月,廣汽埃安泰國工廠項目正式開工,該工廠設計產能5萬臺,一期計劃今年7月建成;4月2日,廣汽埃安與印尼INDOMOBIL集團達成協議,雙方將在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基于以上的全球產業布局,據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透露,目前廣汽埃安將具備85萬的標準產能。

但無論是從其自身制定的7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還是一季度7萬余輛的銷量,廣汽埃安的產能閑置,幾成定局。

03 差評頻現,降價無誠意

在產能布局尷尬的背后,廣汽埃安產品端的問題更為嚴峻。

「探客出行」查詢汽車投訴網站車質網發現,有多位車主投訴廣汽埃安車輛續航、電池充電量與廠家宣傳不符等信息。

一位購買了2019款埃安S魅MAX 630的車主在該平臺上表示,車輛標定續航為510公里,在不開空調狀態下,實際夏天續航為280公里,掉續航情況嚴重。

今年3月3日,廣汽埃安宣布Y Plus星耀版車型起售價降至價9.98萬元,進入十萬元以內區間。

幾乎同時,就有網友詬病埃安Y Plus星耀版起售價下降,車輛續航也降至300公里。據「探客出行」查閱相關信息發現,該車型2023款磷酸鐵鋰版起售價為11.98萬元,續航430公里;2024款磷酸鐵鋰版本起售價為9.98萬元,續航里程為310公里。

“即便是打價格戰,埃安也并沒有那么高的誠意。”一位看過廣汽埃安的車主對「探客出行」表示。

3月以來,廣汽埃安旗下多款車型多次宣布降價,除了AION Y PLUS星耀版首次將售價下探到10萬元級以外,AION S MAX星瀚版官降2.3萬元至15.69萬元,降價后星瀚版標價僅比入門版貴7000元;AION V Plus全系至高官降2.3萬元,售價低至20.99萬元。

但從3月的銷量來看,相比2月有所回升,也僅達到去年月銷量的平均水平。

古惠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現在的競爭是一種全方位的競爭,不是某一個領域的競爭,光賣幾臺車是熬不過這個階段的,它是一種體系化的競爭、綜合實力的競爭,汽車不是今年賣好了明年就萬事大吉,而是輪流做莊。今年最重要的是活下來,只有活下來在下一輪的變革中才可能有你的份。

這番言語中,彰顯了廣汽埃安應對價格戰的決心,也透露出了身為行業參與者想要“活下來”的壓力。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2023年,廣汽埃安不斷加強經銷商渠道建設,甚至有經銷商透露稱埃安要求展廳旁邊必須有比亞迪的門店。

然而,比亞迪年內多款車型的相繼降價,降至7.98萬元的秦等車型,進攻勢頭明顯,讓原本深耕10萬-15萬價格區間的埃安Y和埃安S變得更加吃力。

與此同時,廣汽埃安旗下相對高端的埃安LX和獨立的昊鉑品牌也始終未能破圈,銷量平平。據市界報道,2023年昊鉑品牌累計銷量為8087輛。

在過去的幾年中,IPO一直是埃安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自2022年開始,埃安已獲得多輪融資,估值超千億。“錢不是核心問題,核心的是尋找一個好時機。”古惠南表示。

按照2023年廣汽集團的整體銷量數據,廣汽埃安的新能源銷量幾乎占據整個集團新能源銷量的90%以上,是廣汽埃安乃至整個廣汽集團電動化轉型的關鍵。

不過廣汽埃安正處于一個艱難時刻。過去,對于產業形勢的預判讓其產能布局陷入尷尬的境地,L4級無人駕駛投入后的產出仍有待時間驗證。對于廣汽埃安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練內功,提升產品水平與品牌力,或許才能在配置和價格全方位內卷的新能源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烟台市| 麟游县| 湖口县| 东平县| 隆林| 张北县| 黑山县| 白城市| 嫩江县| 宜丰县| 资溪县| 霍林郭勒市| 玉山县| 盐源县| 东莞市| 平乐县| 枣庄市| 肇州县| 高邑县| 阜康市| 金阳县| 长岛县| 新竹市| 罗江县| 桂东县| 项城市| 洮南市| 巫山县| 广昌县| 绥德县| 吉水县| 察哈| 西和县| 三门峡市| 沧州市| 昌邑市| 贡嘎县| 云霄县| 应用必备| 四会市|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