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灣商業觀察》 廖紫雯
此輪豬周期似乎漫長的有些過于嚴寒,多家豬企在期間迎來各自的堅守歲月。
根據“生豬養殖一體化龍頭”牧原股份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似乎在向外界傳達著本輪漫長的豬周期給行業龍頭帶來不小沖擊的信息。
01、“豬周期”影響下,牧原的穿越低估策略
業績預告顯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股份,002714.SZ)預計2023年凈利潤虧損介于38億元至46億元,歸母凈利潤介于虧損39億元至47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介于37億元至45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介于0.73元/股至0.87元/股。牧原股份2023年報及今年一季報預計將于4月27日發布。
牧原股份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2023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主要原因為生豬價格同比大幅下降,2023年全年生豬銷售均價相比2022年下降20%左右。
中郵證券發布研報表示,淡季開啟,豬價下跌將加速產能去化。1,在經過23年一整年的大幅虧損后,業內很多公司現金流已極度緊張,若今年3-4月淡季虧損近一步加劇,或將加速企業退出;2,從23年底北方情況看,本輪病毒情況較往年更加復雜。隨著春季到來,南方養殖戶的疾病防控將面臨考驗;3,當前業內普遍預期謹慎,部分公司已下調24年出欄目標。綜上所述,3-4月行業產能將迎來一輪新的快速去化,推動下一輪周期的到來。
2024年1-2月份,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3.84元/公斤,比2023年12月份上升3.13%。3月份,公司商品豬價格相比2024年1-2月份有所上升,商品豬銷售均價14.24元/公斤,比2024年1-2月份上升2.89%。
對于2024年行情判斷,牧原股份表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從業者眾多,生豬價格主要由市場供需影響。公司對今年的豬價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預計整體價格表現較去年更好一些。在供給端,當前能繁母豬仍處于較高水平,但整體為下降趨勢,2024年生豬供應量預計將低于去年;在需求端,隨著經濟穩中向好,2024年需求量預計將有一定上升。
對于豬周期,牧原股份表示,生豬養殖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在市場機制自發調節下,生豬養殖行業呈周期性波動,一般3-4年為一個周期。當價格上漲時,新的從業者進入或原從業者增加產量,供給增加,價格下跌;當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部分從業者退出,富余產能出清,產量下降,供給減少,價格上漲,循環往復。從全周期看,2023年的虧損,就是2020年極高的利潤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到養豬行業,導致產能過剩帶來的。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要尊重市場,敬畏周期。
針對豬周期的應對舉措,牧原股份表示,在周期低谷,成本管控能力與現金流管理能力是養殖企業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作為市場的參與者,公司會致力于自身主營業務能力的提升,持續降本增效,通過良好的成本管理及現金流管理能力保證公司穿越周期低谷。
牧原股份進一步詳細指出,1,持續降本增效。2024年,公司將逐步打通生豬育種、營養研發、疫病凈化、智能化等技術路徑,用技術創新大幅提升現有資源生產轉化效率,將不斷提高的技術水平轉化到生產成績上,降低公司生產成本;在管理上,公司要做好對人的管理,持續對一線員工和管理干部進行培訓和賦能,推動優秀養殖成績的復制,不斷縮小成本方差;2,做好現金流管理。面對當前外部市場形勢,公司會合理把控生產經營節奏,規劃資本開支水平,采取穩健的資金管理措施,從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等方面,結合生豬價格、原糧價格等市場因素,規劃資金收支,確?,F金流安全穩定,保證公司高質量發展。同時,公司當前資金儲備充足,在融資端也與銀行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能夠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
海通國際發布研報表示,預計公司2023/24/25年營收分別為1128/1302/1586億元(前值為1285/1487/170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111/218億元(前值為56/170/239億元),對應BVPS分別為5.56/5.89/5.34。基于可比公司估值平均PB水平在3.07倍左右,考慮到公司的養殖規模持續擴張,成本控制能力領先行業,結合公司歷史估值水平情況,給予公司2024年4倍PB水平,對應目標價為56.81元(原目標價46.54元,2024年15倍PE,+22%),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華安證券發布研報表示,預計2023-2025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82億元、1270.7億元、1630.7億元,歸母凈利分別為-44.3億元、104.1億元、39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3.4%、335.1%、279.6%,歸母凈利潤前值2023年2.81億元、2024年281.76億元、2025年235.04億元,本次調整幅度較大的原因是,修正了23-25年生豬出欄量和豬價預期。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成本在所有上市豬企中最低,維持公司“買入”評級不變。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對于牧原股份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來說,豬周期的波動確實對業績有顯著影響。豬周期指的是生豬價格和產量的周期性波動,這種波動通常受到供需關系、飼料成本、動物疫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生豬供應充足,但需求并沒有同步增長,這導致了生豬價格的下降,從而對牧原股份等養殖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了負面影響。
02、去產能或繼續,“行業第一”有望穩健增長
2023年,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6381.6萬頭,其中商品豬6226.7萬頭,仔豬136.7萬頭,種豬18.1萬頭。
同時,據牧原股份發布的《2024年1-2月份生豬銷售簡報》,2024年1-2月份,公司銷售生豬1054.0萬頭(其中商品豬1037.1萬頭,仔豬12.2萬頭,種豬4.8萬頭),銷售收入166.35億元。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銷售生豬208.1萬頭。
3月份,公司銷售生豬547.1萬頭,銷售收入90.75億元。2024年1-3月,公司共銷售生豬1601.1萬頭,其中商品豬1530.7萬頭,仔豬59.7萬頭,種豬10.7萬頭。
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表示,2023年生豬市場供應充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年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于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豬價長時間低位徘徊,對于消費者來說吃到了價格實惠的豬肉,對于養殖場戶來說卻比較艱難。從養殖收益看,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但也要看到,產業發展水平在逆境中提升,預計2023年生豬養殖規?;蕦⒊^68%,比2022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能繁母豬生產效率也持續提高,為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雷劉功指出,針對生豬產能偏高、養殖持續虧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加強生豬產能調控,保持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穩定,不斷強化信息監測預警,引導養殖場戶適應性調減產能,順時順勢出欄肥豬,加快供需回歸均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42萬頭,比2022年12月末的階段性高點減少約250萬頭。
在此種情況下,生豬市場供應充足會對企業方帶來一定壓力嗎?
牧原股份表示,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4年1月,全國能繁母豬數量為4067萬頭,較去年1月4367萬頭能繁母豬,下降6.9%,整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供需關系逐步趨于平衡。公司會致力于自身主營業務能力的提升,持續降本增效,通過良好的成本管理及現金流管理能力保證公司穿越周期低谷。
柏文喜指出,總的來說,牧原股份當前的業績虧損反映了整個生豬行業面臨的挑戰。在生豬市場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企業確實面臨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體現在生豬價格的下降和盈利能力的減弱上。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合理調整生產策略,以應對豬周期帶來的挑戰。同時,投資者也應該注意到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國信證券在4月8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2024年春節后豬價淡季不淡,表現超預期,一方面因為2023年四季度北方豬病造成產能去化較大;另一方面,行業對今年下半年高豬價形成預期,二次育肥與壓欄惜售較多,驅動豬價提前反映基本面。從周期角度看,行業從2022年底開始產能去化,截至目前已持續一年多,且2023下半年北方豬瘟對階段性產能擾動很大,行業實際產能并不多?!拔覀冋J為后續產能大趨勢會延續去化,一是高杠桿高成本產能在當前豬價下現金流依然承壓;二是南方將進入雨季非瘟多發期。在實際行業產能不多的情況下,后續潛在重新虧損和豬瘟都可能啟動更大的周期反轉?!?/p>
牧原股份指出,當前能繁母豬數量還處于較高水平,但呈現持續去化趨勢。生豬價格受生豬市場供需變化影響,會對生豬價格及標肥價差產生影響。公司尊重相關機構對市場行情判斷。
此外,就生豬養殖成本而言,公司2023年全年平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5.0元/kg左右,2022年全年平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為15.7元/kg。
國信證券認為,牧原股份是管理水平優秀的生豬標桿企業,成本長期保持行業第一,且公司在2023年1季度-3季度持續挖潛,預計2023年3季度商品豬完全成本約14.5元/kg,相較行業的單頭養殖超額盈利近350元。公司產能儲備充裕,截至2023年底,能繁存欄為312.9萬頭,2023年出欄生豬6382萬頭,2024年同比有望穩健增長?;陂L期積累的二元回交育種體系,公司也有望在周期上行期實現種豬產能迅速上量,或受益豬價反轉帶來的量價齊升紅利。
國信證券還表示,牧原從2018年開始布局智能化養豬,持續挖潛成本下降空間,引領養豬智能化技術升級,同時公司在土地、資金、人才等擴張必需要素上儲備充裕,為未來產能持續擴張奠定扎實基礎。此外,公司將屠宰業務定位為養殖配套業務,2023年合計屠宰生豬1326萬頭,同比增長80%,產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25%提升至46%。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有育肥產能8000萬頭/年;投產10家屠宰廠,設計屠宰產能2900萬頭/年,養殖屠宰雙發展戰略有望打開增長新空間。
對于2023年成本下降,牧原股份表示,公司成本的持續下降主要來源于生產成績的提升。2023年,得益于公司在生豬健康管理、生產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各項生產指標均有所提升,全年平均全程成活率為85%,日增重在800g左右。目前公司各類生產指標仍有進一步挖潛空間,2024年公司將通過生豬育種、營養配方、健康管理、智能化等技術的不斷創新與落地,持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養殖成本。
就公司披露的最新數據來看,2024年1-2月,牧原股份生豬養殖平均完全成本為15.8元/kg。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監測,2024年4月第1周全國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為15.37元/kg。
牧原股份表示,近期成本有一定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疫病造成生豬養殖成績的下降,由于生豬養殖成本是按照出欄批次進行核算,疫病對豬群的影響在成本上的體現會持續一段時間;二是1、2月份存在春節節假日,有效銷售天數少、銷售數量低,單位期間費用分攤增加。整體看來,去年12月為疫病高發期,1月份疫病對豬群的影響已趨于平穩,2月份進一步好轉,生產成本較1月份已有所下降。隨著疫病影響的減弱及費用攤銷的下降,預期公司未來生豬養殖成本會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