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巴奴與桃娘徹底撇清關系,下飯小火鍋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巴奴與桃娘徹底撇清關系,下飯小火鍋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下飯小火鍋在未來有沒有機會?

文|筷玩思維 趙娜

最近幾天,巴奴參與投資孵化和指導的下飯小火鍋項目“桃娘”引發了業內一些關注和討論,事件起因是“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及相關持股公司徹底退出了桃娘”,這意味著巴奴和桃娘的緣分已盡,桃娘品牌操盤人穆劍表示,“自己去年10月份離開桃娘,在其離開之前,桃娘就和巴奴拆分開了”。

據窄門餐眼數據最新顯示,桃娘下飯小火鍋現有門店19家,人均客單價33.11元,該品牌隸屬戰釜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沈一卿。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桃娘計劃于2023年將門店拓展至30到40家,并依托加盟在今年將門店做到100家的規模。從目前情況來看,桃娘下飯小火鍋的門店數量不增反降,股東撤資、創始人出走,桃娘品牌接下來的發展命途多舛。

筷玩思維始終認為,對于火鍋一人食和下飯,這基本是確定性的消費需求,下飯小火鍋是一個什么樣的品類?它會不會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需要深入其中進行思考。

什么是下飯小火鍋?

我們觀察到,近期不少省會城市都開了三五家下飯小火鍋品牌,體量不大,覆蓋面卻不小。

從市場來看,下飯小火鍋確實是一個新的品類,且由于時間的問題,這個品類還不具規模。

什么是下飯小火鍋呢?從桃娘下飯小火鍋來看,門店有麻辣鴨血豆腐鍋、香辣牛肉鍋、番茄魚鍋、臭豆腐肥腸鍋、豬肚雞鍋等(產品看起來不一定和火鍋有關,倒是和煲仔、干鍋類似),單品價格在19.8-28元左右,一個鍋內有5個食材,此外還有雞米花、薯條、奶茶、梅子凍等標準化小吃,價格在1.8-6.8元區間,米飯等則是按位收,以自助的形式服務。在配菜方面,還有肥牛、鴨血、午餐肉、油麥菜等8個選擇,價格在3-9元左右。

消費方式是一人食,人均客單價在19.8元-50元左右,桃娘的產品更迭速度較快,相較早前,現在還有酸菜魚鍋、芝士泡菜鍋、日式咖喱鍋等,現在單品鍋的價格也從28元上升到30元以上,顧客點餐后,門店把食材在鍋內煮好再端上桌。由于后綴有火鍋,門店鍋具底部可以加熱,以此來保持微微沸騰,說是火鍋更像是菜品,食客需要配米飯來完成這一餐。

楊桂桂下飯小火鍋有酸菜魚鍋、番茄魚鍋、香辣雞鍋等,價格在19.9-31.9元區間,也可以加土豆條、蛋餃等配菜,主食有米飯、面條等,還有雞塊、檸檬水、啤酒等飲品小吃。

我們打開抖音、小紅書,一搜就能看到一些下飯小火鍋品牌在為門店推廣獲客,或者是直招加盟商。目前多數下飯小火鍋都是以性價比來推廣,桃娘打的是19.8元吃火鍋,而其它新品牌門店的標簽則低到了11-14元。

從消費屬性來看,下飯小火鍋屬于快餐一人食,因為火鍋和自助的屬性,下飯小火鍋的翻臺并不具有優勢,效率略微遜色于相近的麻辣燙、麻辣香鍋、干鍋(但出品更快),服務成本也略高,持續加熱的燃料還會有相應的安全風險,加上快餐低利潤的屬性,一些下飯小火鍋門店的空調并不給力,產品偏向于冬季消費。

再從品類屬性來看,下飯小火鍋并不算是火鍋品類,不僅不能選擇鍋底,配菜也有限制,嚴格來說應該算是干鍋、冒菜賽道,問題在于它還不具有冒菜、干鍋等的品類優勢(食材數量有劣勢)。

打著火鍋的名號,其實并不是火鍋?

早在2021年,界面新聞在對桃娘等下飯小火鍋分析之后的評價是:快餐小火鍋是難以為繼的偽命題,受疫情催生,也會在疫情后消失。

事實上,在疫情消散后,下飯小火鍋卻迎來了不少跟風者,但其中大多玩法和模式都和桃娘差不多。在一個下飯小火鍋的招商視頻,品牌方表示,開店不需要任何餐飲經驗,有總部配送的底料和食材,門店只需要加熱就能出品。

從大多下飯小火鍋門店來看,其廚房職能僅僅是加熱菜品,大多產品幾乎都實現了供應鏈化,或許這也是多數下飯小火鍋品牌陷入同質化、低價低質化競爭的根源。

在消費方面,多數門店的人均在15-25元左右,高一些的在35-45元,對于快餐,這個消費金額不算低,可以說是略顯小貴。

在菜品方面,下飯小火鍋單鍋的食材只有4-5款,加菜需要加錢,且可以加的食材有限(不會超過10款,由于料包化,產品還不能混鍋)。價格方面,多數下飯小火鍋宣傳11-19元的性價比,但這實際只是起步價,而且門店也希望顧客的客單在25元以上,當宣傳與實際產生矛盾,消費確實是難以持續的。

在體驗方面,下飯小火鍋25元的客單相當于一道小炒,優勢在于小火鍋出餐的速度快于小炒,但火鍋的標簽和休閑性質會影響到翻臺,而且多數下飯小火鍋門店還在宣傳周到的服務,這其實也是不利于快餐式翻臺的。

對于門店來說,單鍋出品還需要在用餐時持續加熱,這明顯脫離了快餐的賽道,另一方面,過于強調產品標準化和強供應鏈,勢必導致體驗的同質化,實則也不利于品類長期發展。

從消費體驗來看,下飯小火鍋其實和火鍋沒有什么關系,它強調的是下飯、是一道熱菜配主食的餐飲形式,之所以叫小火鍋,品牌們還是想要擦火鍋熱度的邊,所以才有持續加熱的形式要求,但對于顧客來說,持續加熱但不能加配菜,這個加熱的玩法就有些多余了,且這對商家而言不僅是限制,還帶來了更多的成本以及可能的安全隱患。

冬天用持續加熱的鍋會帶來不錯的體驗,但夏天用這個方法,純粹多此一舉了。簡單說,下飯小火鍋品類還未到標準化快速放加盟的時候,它的路還沒跑通、品類還需要升級。

下飯小火鍋在未來有沒有機會?

下飯小火鍋目前已有快招化的趨勢。無需經驗、無需管理、總部配送,這完全是麻辣燙的玩法,不過下飯小火鍋開店比麻辣燙簡單,菜品方面款式少,且鍋底和調味基本是料包化,加熱再加入凈菜即可。

在當前,一些新品牌為了獲客,不惜走低利潤路線,而門店顧客盈門(但可能不賺錢),又可以吸引加盟商。

在桃娘,門店的菜品經過了多次升級,不過持續推出的都是標準化產品,人均也從此前的25元上升到40元。

在一些麻辣燙、冒菜、煲仔、烤魚店,它們也推出了下飯小火鍋,這是餐飲廚房模式和工業化餐飲模式的對撞,與桃娘等不同,后來者可以是一人食模式,也可以服務于大鍋多人消費,由于人均到了50元以上,這些新的下飯小火鍋門店還可以在吃的時候繼續煮配菜,不再是由廚房統一預烹飪,由此確實有了火鍋的內涵。

值得關注的是,南城香、農小鍋、武圣羊湯、吉野家等快餐品牌也推出了下飯小火鍋,這就是完全供應鏈化的悲劇,沒有任何的壁壘和門檻,任何門店都能入局,其終局一定是價格戰。

1)工業化路線的危與機

工業化必然走入同質化,低價競爭是常態,但性價比的低利潤路線并不好走,哪怕是蜜雪冰城的門店也是難以大盈利的,最終還是要靠供應鏈賺錢,而火鍋的強堂食屬性更是拉低了消費效率,對于下飯小火鍋,如果走低質、低價競爭,它是打不過麻辣燙和麻辣香鍋的。

工業化之后還會進入精細化路線,講究深入管理和細化體驗,比如麻辣燙、麻辣香鍋目前可以選菜、選味道,而工業化品牌之間還需要比拼供應鏈效率,誰家的產品更迭又快又高質量,且還能把成本降下來,這可能是發展致勝的根本。

2)蹭火鍋的熱度是否有必要?

下飯小火鍋講究的是下飯,實際和火鍋關系不大,而為了實現火鍋的內涵,門店還不得不采用單鍋、持續加熱的形式,這一點在餐飲業不算是新玩法,也不屬于剛需,反而拖慢了效率且增加了成本。

商家其實沒必要非得往火鍋去靠,稱為火鍋,實則是熱鍋,行業的玩法還有鐵板、石鍋等,門店可以讓顧客去選擇,比如要熱源持續加熱則加2到5元(再送個小配菜),管理者應該讓火鍋的形式成為盈利點,而非成本。

3)休閑餐需要品質化來提高客單價和利潤

目前的下飯小火鍋過于強調下飯和火鍋,但卻偏向于快餐化,而快餐化的同時卻沒能實現消費效率,這是一個發展阻礙。此外,快餐化會限制顧客對于價格的容忍區間,對于快餐,超過30元,顧客就會認為貴了。

桃娘從去年開始在試著把客單往35元以上引導,脫離價格戰,這是正確的打法,但發展至今,整個下飯小火鍋品類還未出爆品,哪怕是桃娘也還沒有跑出特色產品,今天推牛肉鍋,明天推黃燜雞鍋,后天推老成都冒烤鴨鍋,沒有主打產品,完全流水式的工業化也無法帶起品牌價值。

此外,在一片快餐化、同質化的哀嚎聲中,我們也沒能看到品質感,除了安格斯肥牛卷,此外幾乎沒有品質化食材,基本都是行業通用料,缺乏消費獨特感。

而為了獲客,多數下飯小火鍋門店還推出了奶茶、檸檬茶、啤酒、香腸、炸串等非相關產品,完全的混雜化,更像是一個工業標準化的食材倉庫、毫無記憶點。

工業化、快餐化、供應鏈化等這些標簽不是品類的救星,反而降低了競爭對手的入局門檻,這不是好的發展路子。

結語

對于下飯小火鍋而言,其實不是火鍋,也未能沾到火鍋的光,而且還要被火鍋概念影響到效率和成本,實在得不償失。

目前來看,桃娘這樣的下飯小火鍋頭部品牌都被股東拋棄了,為何被拋棄?其實原因很直接,也很簡單,那就是發展未達預期、品類存在缺陷、后續發展乏力等等。對于下飯小火鍋類的加盟,投資人們還須多謹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巴奴與桃娘徹底撇清關系,下飯小火鍋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下飯小火鍋在未來有沒有機會?

文|筷玩思維 趙娜

最近幾天,巴奴參與投資孵化和指導的下飯小火鍋項目“桃娘”引發了業內一些關注和討論,事件起因是“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及相關持股公司徹底退出了桃娘”,這意味著巴奴和桃娘的緣分已盡,桃娘品牌操盤人穆劍表示,“自己去年10月份離開桃娘,在其離開之前,桃娘就和巴奴拆分開了”。

據窄門餐眼數據最新顯示,桃娘下飯小火鍋現有門店19家,人均客單價33.11元,該品牌隸屬戰釜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沈一卿。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桃娘計劃于2023年將門店拓展至30到40家,并依托加盟在今年將門店做到100家的規模。從目前情況來看,桃娘下飯小火鍋的門店數量不增反降,股東撤資、創始人出走,桃娘品牌接下來的發展命途多舛。

筷玩思維始終認為,對于火鍋一人食和下飯,這基本是確定性的消費需求,下飯小火鍋是一個什么樣的品類?它會不會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需要深入其中進行思考。

什么是下飯小火鍋?

我們觀察到,近期不少省會城市都開了三五家下飯小火鍋品牌,體量不大,覆蓋面卻不小。

從市場來看,下飯小火鍋確實是一個新的品類,且由于時間的問題,這個品類還不具規模。

什么是下飯小火鍋呢?從桃娘下飯小火鍋來看,門店有麻辣鴨血豆腐鍋、香辣牛肉鍋、番茄魚鍋、臭豆腐肥腸鍋、豬肚雞鍋等(產品看起來不一定和火鍋有關,倒是和煲仔、干鍋類似),單品價格在19.8-28元左右,一個鍋內有5個食材,此外還有雞米花、薯條、奶茶、梅子凍等標準化小吃,價格在1.8-6.8元區間,米飯等則是按位收,以自助的形式服務。在配菜方面,還有肥牛、鴨血、午餐肉、油麥菜等8個選擇,價格在3-9元左右。

消費方式是一人食,人均客單價在19.8元-50元左右,桃娘的產品更迭速度較快,相較早前,現在還有酸菜魚鍋、芝士泡菜鍋、日式咖喱鍋等,現在單品鍋的價格也從28元上升到30元以上,顧客點餐后,門店把食材在鍋內煮好再端上桌。由于后綴有火鍋,門店鍋具底部可以加熱,以此來保持微微沸騰,說是火鍋更像是菜品,食客需要配米飯來完成這一餐。

楊桂桂下飯小火鍋有酸菜魚鍋、番茄魚鍋、香辣雞鍋等,價格在19.9-31.9元區間,也可以加土豆條、蛋餃等配菜,主食有米飯、面條等,還有雞塊、檸檬水、啤酒等飲品小吃。

我們打開抖音、小紅書,一搜就能看到一些下飯小火鍋品牌在為門店推廣獲客,或者是直招加盟商。目前多數下飯小火鍋都是以性價比來推廣,桃娘打的是19.8元吃火鍋,而其它新品牌門店的標簽則低到了11-14元。

從消費屬性來看,下飯小火鍋屬于快餐一人食,因為火鍋和自助的屬性,下飯小火鍋的翻臺并不具有優勢,效率略微遜色于相近的麻辣燙、麻辣香鍋、干鍋(但出品更快),服務成本也略高,持續加熱的燃料還會有相應的安全風險,加上快餐低利潤的屬性,一些下飯小火鍋門店的空調并不給力,產品偏向于冬季消費。

再從品類屬性來看,下飯小火鍋并不算是火鍋品類,不僅不能選擇鍋底,配菜也有限制,嚴格來說應該算是干鍋、冒菜賽道,問題在于它還不具有冒菜、干鍋等的品類優勢(食材數量有劣勢)。

打著火鍋的名號,其實并不是火鍋?

早在2021年,界面新聞在對桃娘等下飯小火鍋分析之后的評價是:快餐小火鍋是難以為繼的偽命題,受疫情催生,也會在疫情后消失。

事實上,在疫情消散后,下飯小火鍋卻迎來了不少跟風者,但其中大多玩法和模式都和桃娘差不多。在一個下飯小火鍋的招商視頻,品牌方表示,開店不需要任何餐飲經驗,有總部配送的底料和食材,門店只需要加熱就能出品。

從大多下飯小火鍋門店來看,其廚房職能僅僅是加熱菜品,大多產品幾乎都實現了供應鏈化,或許這也是多數下飯小火鍋品牌陷入同質化、低價低質化競爭的根源。

在消費方面,多數門店的人均在15-25元左右,高一些的在35-45元,對于快餐,這個消費金額不算低,可以說是略顯小貴。

在菜品方面,下飯小火鍋單鍋的食材只有4-5款,加菜需要加錢,且可以加的食材有限(不會超過10款,由于料包化,產品還不能混鍋)。價格方面,多數下飯小火鍋宣傳11-19元的性價比,但這實際只是起步價,而且門店也希望顧客的客單在25元以上,當宣傳與實際產生矛盾,消費確實是難以持續的。

在體驗方面,下飯小火鍋25元的客單相當于一道小炒,優勢在于小火鍋出餐的速度快于小炒,但火鍋的標簽和休閑性質會影響到翻臺,而且多數下飯小火鍋門店還在宣傳周到的服務,這其實也是不利于快餐式翻臺的。

對于門店來說,單鍋出品還需要在用餐時持續加熱,這明顯脫離了快餐的賽道,另一方面,過于強調產品標準化和強供應鏈,勢必導致體驗的同質化,實則也不利于品類長期發展。

從消費體驗來看,下飯小火鍋其實和火鍋沒有什么關系,它強調的是下飯、是一道熱菜配主食的餐飲形式,之所以叫小火鍋,品牌們還是想要擦火鍋熱度的邊,所以才有持續加熱的形式要求,但對于顧客來說,持續加熱但不能加配菜,這個加熱的玩法就有些多余了,且這對商家而言不僅是限制,還帶來了更多的成本以及可能的安全隱患。

冬天用持續加熱的鍋會帶來不錯的體驗,但夏天用這個方法,純粹多此一舉了。簡單說,下飯小火鍋品類還未到標準化快速放加盟的時候,它的路還沒跑通、品類還需要升級。

下飯小火鍋在未來有沒有機會?

下飯小火鍋目前已有快招化的趨勢。無需經驗、無需管理、總部配送,這完全是麻辣燙的玩法,不過下飯小火鍋開店比麻辣燙簡單,菜品方面款式少,且鍋底和調味基本是料包化,加熱再加入凈菜即可。

在當前,一些新品牌為了獲客,不惜走低利潤路線,而門店顧客盈門(但可能不賺錢),又可以吸引加盟商。

在桃娘,門店的菜品經過了多次升級,不過持續推出的都是標準化產品,人均也從此前的25元上升到40元。

在一些麻辣燙、冒菜、煲仔、烤魚店,它們也推出了下飯小火鍋,這是餐飲廚房模式和工業化餐飲模式的對撞,與桃娘等不同,后來者可以是一人食模式,也可以服務于大鍋多人消費,由于人均到了50元以上,這些新的下飯小火鍋門店還可以在吃的時候繼續煮配菜,不再是由廚房統一預烹飪,由此確實有了火鍋的內涵。

值得關注的是,南城香、農小鍋、武圣羊湯、吉野家等快餐品牌也推出了下飯小火鍋,這就是完全供應鏈化的悲劇,沒有任何的壁壘和門檻,任何門店都能入局,其終局一定是價格戰。

1)工業化路線的危與機

工業化必然走入同質化,低價競爭是常態,但性價比的低利潤路線并不好走,哪怕是蜜雪冰城的門店也是難以大盈利的,最終還是要靠供應鏈賺錢,而火鍋的強堂食屬性更是拉低了消費效率,對于下飯小火鍋,如果走低質、低價競爭,它是打不過麻辣燙和麻辣香鍋的。

工業化之后還會進入精細化路線,講究深入管理和細化體驗,比如麻辣燙、麻辣香鍋目前可以選菜、選味道,而工業化品牌之間還需要比拼供應鏈效率,誰家的產品更迭又快又高質量,且還能把成本降下來,這可能是發展致勝的根本。

2)蹭火鍋的熱度是否有必要?

下飯小火鍋講究的是下飯,實際和火鍋關系不大,而為了實現火鍋的內涵,門店還不得不采用單鍋、持續加熱的形式,這一點在餐飲業不算是新玩法,也不屬于剛需,反而拖慢了效率且增加了成本。

商家其實沒必要非得往火鍋去靠,稱為火鍋,實則是熱鍋,行業的玩法還有鐵板、石鍋等,門店可以讓顧客去選擇,比如要熱源持續加熱則加2到5元(再送個小配菜),管理者應該讓火鍋的形式成為盈利點,而非成本。

3)休閑餐需要品質化來提高客單價和利潤

目前的下飯小火鍋過于強調下飯和火鍋,但卻偏向于快餐化,而快餐化的同時卻沒能實現消費效率,這是一個發展阻礙。此外,快餐化會限制顧客對于價格的容忍區間,對于快餐,超過30元,顧客就會認為貴了。

桃娘從去年開始在試著把客單往35元以上引導,脫離價格戰,這是正確的打法,但發展至今,整個下飯小火鍋品類還未出爆品,哪怕是桃娘也還沒有跑出特色產品,今天推牛肉鍋,明天推黃燜雞鍋,后天推老成都冒烤鴨鍋,沒有主打產品,完全流水式的工業化也無法帶起品牌價值。

此外,在一片快餐化、同質化的哀嚎聲中,我們也沒能看到品質感,除了安格斯肥牛卷,此外幾乎沒有品質化食材,基本都是行業通用料,缺乏消費獨特感。

而為了獲客,多數下飯小火鍋門店還推出了奶茶、檸檬茶、啤酒、香腸、炸串等非相關產品,完全的混雜化,更像是一個工業標準化的食材倉庫、毫無記憶點。

工業化、快餐化、供應鏈化等這些標簽不是品類的救星,反而降低了競爭對手的入局門檻,這不是好的發展路子。

結語

對于下飯小火鍋而言,其實不是火鍋,也未能沾到火鍋的光,而且還要被火鍋概念影響到效率和成本,實在得不償失。

目前來看,桃娘這樣的下飯小火鍋頭部品牌都被股東拋棄了,為何被拋棄?其實原因很直接,也很簡單,那就是發展未達預期、品類存在缺陷、后續發展乏力等等。對于下飯小火鍋類的加盟,投資人們還須多謹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宜川县| 汽车| 舞阳县| 特克斯县| 泰州市| 黄山市| 齐河县| 广安市| 剑阁县| 桃源县| 梧州市| 鹤壁市| 庆元县| 武邑县| 高尔夫| 夏河县| 且末县| 申扎县| 烟台市| 法库县| 乐东| 麟游县| 凤山县| 寻乌县| 准格尔旗| 定安县| 文安县| 江油市| 临泉县| 沿河| 上饶县| 阿瓦提县| 新兴县| 鹤岗市| 米林县| 凤山市| 汉寿县| 库尔勒市| 林口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