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王非
從創立到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云集,僅用時四年多。
上市首日,云集股價最高沖至18.2美元,收盤報14.15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約28.64%,市值達30.87億美元。
然而,在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的全方位夾擊中,在淘寶、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的高歌猛進下,努力“求生存、謀發展”的云集,終究是未能復刻拼多多的逆襲之路。
上市四年多后,云集美國存托憑證在連續30個工作日內收盤價均低于每股1美元,繼而于2023年10月5日觸發了退市風險警示。
180天寬限期后,云集于今年4月5日,提交轉板上市申請并獲批轉板至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再次獲得180天寬限期。
事實上,來到退市邊緣的云集,已然開啟了積極自救:發力直播、深耕“美麗”“健康”賽道。
只是,留給云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9年間,從創立到上市再到退市邊緣
作為連續創業者,1978年出生于安徽的肖尚略擁有二十多年電商經驗,曾成立“小也香水”淘寶店,創立護膚品牌“素野”。
2015年3月,肖尚略創辦了云集。深信“商業=信任+連接”的他,為云集打造了基于社交+分享的會員制新模式。短短兩個月后,云集APP正式上線。截至當年年底,云集月銷售額突破1億元,并以每季度100%的速度增長。
在云集平臺上,用戶分享商品給好友,還能賺取一份收入。憑借“賺錢”,這一“制勝法寶”,大量寶媽和學生群體,涌入平臺為之“拼搏奮斗”。
然而,依靠“分享”綁定用戶的同時,云集也一度深陷“傳銷”質疑。
2017年5月,云集就曾因存在“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等網絡傳銷行為被罰沒958.41萬元,還被監管部門列入2017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盡管如此,創立僅四年多,云集就已經和達能、歐萊雅、強生、伊利、高露潔、飛亞達等多家國內外一線品牌以及大希地、德爾瑪等優質新銳品牌簽訂戰略合作,擁有超過2320萬的買家,以及740萬的付費會員。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云集營收分別約為12.84億、64.44億、130.15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2466.8萬、1.06億、5632.6萬元。
憑借迅猛的發展勢頭,云集也順利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2016年12月,公司完成2.28億元A輪融資,由凱欣資本領投,鐘鼎創投跟投;2018年3月,公司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由鼎暉投資領投,華興新經濟基金等跟投。
IPO前,肖尚略為第一大股東,持股46.4%;鐘鼎創投為云集第二大股東,持股13.7%;CPYD新加坡有限公司為第三大股東,持股10.5%。
短短四年多,肖尚略便帶領云集,于2019年5月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被譽為“中國會員電商赴美第一股”。
可惜,上市即巔峰!在電商巨頭夾縫中“謀發展”的云集,不復往日輝煌。
此后,云集股價開啟大跳水模式。截至發稿,其股價僅為0.75美元/股,市值僅剩1492萬美元,縮水超99%。
來源:百度截圖
事實上,早在2023年10月5日,云集收到納斯達克就其未符合上市規則的通知。根據相關規定,公司獲得了180天的寬限期,即至4月2日,以使其股價回升至最低投標價格要求之上。
隨后,面對退市風險,云集提交了轉板上市申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上市門檻相對較低,更適宜成長型企業。
4月5日,云集的轉板申請正式獲批。為重新合規,公司ADS的收盤價必須在2024年9月30日或之前至少連續10個工作日達到或超過每ADS1美元。
換言之,云集的退市警報,尚未解除。
云集方面表示,公司已提供書面通知,表明其打算在額外合規期內彌補缺陷,包括實施反向股票分割或如有必要,ADS與A類普通股的比例。公司打算繼續積極監控最低投標價格要求,并將酌情考慮可用的選項來解決任何缺陷并重新遵守規定。
不斷轉型加劇滑向深淵,已開啟自救
自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云集的發展就已顯現頹勢,每個季度均處于同比大幅下滑的狀態。
這一切,似乎與云集從社交電商到會員電商,從“開店賺錢”到“購物省錢”,顛覆式的轉型不無關系。
自2019年上市后,云集正式由社交電商向會員電商轉型,此前的三級分銷模式,變為以會員和外包服務經理的兩級模式。此時,公司主要通過賺取會員商品銷售傭金、會員費等獲利。
為進一步規避“涉嫌傳銷”的風險,云集同步開啟了平臺化轉型,將部分品類轉由第三方商家經營。此舉,并未帶動商品銷售收入的上漲,反而在2020年該部分收入直接腰斬。
此外,為吸引用戶,云集更是于2021年第二季度取消了會員制度,用戶只要注冊App就可以成為會員。而這,無疑又降低了平臺來自會員的收入。
此外,云集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取消會員制度,用戶只要注冊App就可以成為云集的會員,導致會員收入也跟著大幅下降。今年三季度,云集的會員收入僅為170萬元,去年同期為490萬元。
不難看出,“轉型”成為精選電商平臺的云集,已然與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趨于同質化競爭。
然而,近年來的電商賽道,早已是一片修羅場:一眾電商巨頭的“百億補貼”輪番轟炸;淘寶、抖音、快手等平臺“直播帶貨”,更是喧囂熱鬧,搶奪下不少用戶的“購買力”。
最終,夾縫中的云集,未能復刻拼多多“換道超車”的戲碼。
2019-2023年,云集營收分別約為116.72億、55.30億、21.55億、11.54億、6.40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1.26億、-1.46億、1.32億、-1.38億、-1.65億元。
來源:百度截圖
眼看營收不斷下滑,虧損不斷擴大,云集自然不能無動于衷。
在今年3月發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時,肖尚略表示:“為了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在2023年,我們積極探索并進行多種嘗試和創新。我們成功開發和篩選了多款新產品,并在2024年逐步上市,力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p>
同時,云集再次強調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力直播、深耕“美麗”“健康”賽道。
以視頻號電商為例,云集自2023年四季度開始發力,旗下的“云集精選”官方賬號在10余場測播中取得了優秀且積極的數據,單場直播進入細分領域帶貨小時榜單前4。
據晚點Latepost此前消息,視頻號電商2023年的GMV已達到一千億左右,頗有崛起之勢。
然而,經過多年發展,伴隨互聯網行業逐漸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直播電商行業也隨之步入成熟的發展軌道。在市場紅利逐漸減少的當下,平臺與平臺之間的競爭也愈發白熱化。各大平臺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采取各種策略和手段,使得競爭態勢愈發緊張。
當前,云集在視頻號直播上的嘗試仍處于起步階段。
最終,云集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仍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