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4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且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繼續上漲。
根據該榜單,目前全球共有1453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其中美國有703家位居第一,中國以340家位居第二,印度67家保持第三,英國53家排名第四。
過去一年,美國出現了70家新獨角獸,中國出現56家新獨角獸,平均每周新增一家。全球前十大獨角獸企業中,中國有4家,分別是字節跳動、螞蟻集團、Shein、微眾銀行,其中字節跳動更是位列全球獨角獸榜單第一位。
從城市來看,舊金山擁有19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全球第一,紐約以133家位居全球第二,北京78家全球第三,上海65家全球第四,深圳34家全球第六,廣州和杭州均是24家,并列全球第九。
聚集到中國城市,除了上述提到的北上深廣杭,蘇州、南京、成都、武漢、合肥、青島等城市獨角獸數量也較多。但各個城市獨角獸數量有增有減,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空間格局發生一定變化。
過去一年,北京和上海獨角獸企業數量均減少一家,深圳、武漢、青島增加一家,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均增加兩家、
二線城市中僅有成都的獨角獸數量在減少,這也導致成都的全國排名下降,由2023年的第六名下降至第八名。南京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增加的情況下,排名上升超過了成都。
胡潤研究院提供給界面新聞的詳細名單顯示,成都有兩家獨角獸企業的身影消失,并新增了一家企業。新增的企業為茶百道,其他八家原有的獨角獸企業為醫聯、新潮傳媒、準時達、威斯克生物、鮮生活冷鏈、書亦燒仙草、Fiture(軟件服務)、駒馬物流。
退出榜單的為從事新零售的1919,以及從事生物科技的科倫博泰。科倫博泰(6990.HK)于2023年7月在港股上市,不再滿足獨角獸企業非上市公司的條件,由此不再計入。科倫博泰目前的市值為319.81億港元。
1919是一家酒類經銷商,曾在新三板掛牌,連續多年虧損,2023年6月終止股票掛牌。1919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天眼查顯示,自2023年12月以來,1919已有2億多股的股權處于質押狀態,還有股東的股權被凍結;2024年1月,因買賣合同糾紛未按執行給付,成都中院針對該公司董事長楊陵江發布了限制消費令。
南京的10家獨角獸企業是T3出行、新康眾、芯馳科技、蓬勃生物、開沃汽車、福佑卡車、世和基因、好享家、鼎泰集團、芯華章,其中新增的2家為開沃汽車和鼎泰集團。
開沃汽車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由創維集團的創始人黃宏生收購重組南京金龍客車而來,新能源商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均有生產銷售。鼎泰集團是一家醫藥公司,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生物醫藥谷,是南京最近幾年重點培育的企業之一。
被譽為“風投之城”的合肥在2023年收獲頗豐,新增了3家獨角獸企業,也是全國增量最多的城市。合肥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6家,進入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TOP10城市榜單。這些企業大多具有較高科技屬性,顯示出合肥在科創領域的潛力。
合肥新增的三家企業,長鑫新橋主要從事動態隨機存取存儲芯片(DRAM)業務,清電光伏是一家光伏發電服務提供商,視涯技術是半導體OLEDoS顯示器,應用于VR/AR等領域。原來的三家獨角獸企業分別是從事量子計算的本源量子、開發新材料的先導薄膜,以及快餐連鎖店老鄉雞。
沒有進入TOP10榜單的城市,并不意味著培育獨角獸企業的能力不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東莞。東莞雖然只有兩家獨角獸企業(OPPO和vivo),但是這兩家企業規模都排進了中國獨角獸企業前十。
在Oppo和Vivo的帶動下,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東莞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中又以智能移動終端為主導。東莞的智能移動終端集群企業數量超3萬家,是全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產地。
分行業看,在新能源相關獨角獸中,中國占全球一半以上,包括杭州的正泰安能、上海的智己汽車、廈門的海辰儲能、常州的天合富家等。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占據了全球相關獨角獸的80%以上,包括北京的地平線機器人、深圳的嘉立創、合肥的長鑫新橋等。
全球航天領域的獨角獸有1/3來自中國,包括北京的星河動力、長春的長光衛星、武漢的航天科工火箭等。食品飲料領域,除了剛上榜的成都茶百道,總部位于鄭州的蜜雪冰城價值已達670億元,總部位于深圳的喜茶價值達355億元。
此外,界面新聞發現新增的獨角獸企業有不少來自三四線城市,包括淄博的東岳氫能、肇慶的金晟新能、張家口的京西智行、云浮的微容科技、淮南的花生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