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夢琪
2024年清明節假日,安徽省文旅市場數據大幅增長,彰顯強勁復蘇勢頭。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最新消息,小長假期間安徽共接待游客高達2028.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1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1%和95.1%。這一驕人業績不僅凸顯了文旅市場的強勁反彈,也充分展現了民眾對旅游的熱烈追捧和消費能力的顯著提升。
全景式數據展現多地旅游“成績單”
清明節期間,合肥市共接待游客372.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8億元,阜陽全市共接待游客150.68萬人次,旅游總消費8.36億元;蚌埠市共計接待游客126.2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4億元;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4月7日發布消息,黃山市清明共接待游客10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46億元;宣城市累計接待游客121.70萬人次,同比增長191.54%;旅游收入9.78億元,同比增長218.67%,人均消費約803元。
大黃山地區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四市90家4A級以上景區合計接待游客91萬人次,門票收入3976.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2.6%、408.5%。其中,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績溪龍川景區分別接待游客7.5萬人次、11.1萬人次、6.3萬人次、1.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55.5%、204.3%、162.7%、211.6%。

多管齊下,文旅市場繁榮正當時
政策效應顯現。宿州、阜陽、淮南、黃山等地政府發放了各類消費券,總價值約1100萬元,以刺激消費。黃山市更是在多個4A級以上景區推出了“免減優·促消費”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合肥市的多個商圈和特色街區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淮河路步行街的客流量和銷售額均實現了顯著增長。
古典文化引熱捧。今年安徽的文旅市場主打“文化潮”,推出了一系列以古典文化為主題的活動。馬鞍山的李白拜謁大典、淮南的詠春詩會、合肥的“古詩詞中的清明節氣”等活動,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與其中。安慶天柱山更是啟動了“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活動,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黃梅戲的獨特韻味。

抓住潮流創新驅動。清明假期期間,全省各地主打的文旅活動紛至沓來,除了經典的賞花節之外,各類新穎獨創的活動如相親節、風箏節等也接踵而至。隨著當下開封王婆說媒的爆火,也讓安徽本地景區看到了流量的密碼,在馬鞍山長江不夜城,舉辦了為期三天的“詩城月老閣”“江府說媒”活動,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據統計,長江不夜城共接待游客約13萬人次,以一己之力強力拉動馬鞍山的文旅經濟。此外,駱崗公園舉辦的首屆國際風箏露營會也吸引了31.8萬人次的游客,百米中國龍、運動風箏芭蕾編隊、滾地龍和龍串等各式各樣的風箏表演,讓觀眾們在觀看一場場精彩絕倫的風箏特技表演同時,也感受到了傳統風箏文化的獨特韻味。

交通平穩保后方。據合肥新聞頻道消息,交通運輸部數據分析顯示,今年清明節期間,全國高速公路預計較繁忙的服務區中,巢湖服務區的熱度位居全國第一,日接待旅客超6萬人次。而清明假期,全市道路客運共運送旅客8.44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96.74%;鐵路共運送旅客129.53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83.74%;民航共運送旅客7.93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12.34%。市區公共交通客運量739.44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31.44%,其中軌道513.16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49.68%;公交客運量226.28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2.98%。

2024年清明假期,安徽文旅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各項數據均顯著增長。展望未來,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升級的推動,安徽文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政策的持續扶持、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條件以及旅游產品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加持,將共同為安徽文旅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其邁向更加璀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