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重消息催化,電池板塊迎來爆發
2024年4月8日晚,上汽集團旗下智己汽車在上海正式發布智己L6智能轎車。智己汽車方面介紹,該車型為全球首次搭載量產“超快充固態電池”的車型,智己L6將引領新能源汽車進入“固態電池時代”。
此外,全固態電池迎來了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來自重慶的太藍新能源近日發布消息稱,已成功制備出世界首塊車規級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單體容量為120Ah,實測能量密度可達到720Wh/Kg,刷新了目前體型化鋰電池單體容量和能量密度的最高記錄。
4月7日,億航智能獲得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PC),這是全球eVTOL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eVTOL產品正式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eVTOL的商業化落地對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性的電池需求緊迫,且對成本不敏感,固態電池完美契合該市場需求,產業化進程有望提前。
受以上消息面催化,4月9日動力電池、鋰電池板塊集體爆發,翔豐華、豐元股份等多股漲停,當升科技、容百科技、嘉元科技、瑞泰新材等均漲超10%,帶動新能源主題ETF集體上漲,截至上午收盤,新能源車ETF(515030)漲幅2.39%,新能源ETF華夏(516850)上漲1.49%,新材料50ETF(516710)上漲1.70%,碳中和ETF(159790)漲幅0.36%。
二、固態電池行業處于產業化元年
目前產業鏈眾多公司正加速各種應用場景的布局與開拓。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取代電解液,固態電解質產業鏈發展尚處于早期,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疊加規模效應,半固態未來市場滲透率有望逐漸提升,率先在各個下游場景中得到應用。隨著車企積極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并在2025-2030年陸續推動固態電池車型量產;同時無人機、儲能等場景對于長續航高安全電池需求持續提升,固態電池進入發展快車道。固態電池一旦能實現商業化將帶來產業顛覆性變革。
國海證券表示,近期多家企業的固態電池在性能提升、量產進度等方面不斷推進,有望加速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半固態電池拐點已至。預計在2030年,全固態電池有望全面實現商業化。
三、“以舊換新”政策加持,行業需求穩中向好
近期,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及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技術研發,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方案》要求,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以舊換新”推升汽車銷量,新能源汽車比重或持續增加。從汽車保有量來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是3.4億輛,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目前中國已經實施過四輪比較大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2015年以后政策明顯向新能源汽車傾斜,刺激政策顯著拉動汽車消費,推動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歷史經驗表明,“以舊換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我國汽車銷量。2009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速較高,其中乘用車尤為明顯。但是過去幾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這也意味著在存量的“蛋糕”中,本輪汽車以舊換新帶來的結構性變化更為重要。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汽車總量的比重僅為6.07%。這也意味著,接下來新能源汽車銷量仍然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看好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
國泰君安表示,近年來國家回收利用行業政策逐步細化,電池回收商業模式日漸成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具有先發優勢的、掌握廢舊電池渠道資源、電池回收技術等的產業鏈企業將有望率先受益。
四、估值低位,板塊配置性價比凸顯
2022年7月以來,新能源車板塊已連續近2年的時間超跌,區間跌幅超60%,調整幅度大、時間長,價格反應已然過度,從估值層面來看,新能源車ETF(515030)跟蹤的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最新市盈率僅19.46倍,處于近10年12.13%分位點,已低于2019年板塊行情啟動之前,配置性價比凸顯。
從市場看,處于估值低位的新能源車滿足資金高低切換需要,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電力設備板塊獲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超70億元,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居首,行業龍頭寧德時代已連續4個交易日獲北向資金凈流入,近一個月凈流入合計超82億元,居全市場首位。且近期新能源板塊上游產業鏈價格、下游滲透率及海外數據等均好于預期,近期動力電池迎來重大突破、小米SU7上市、智界臨近發布、問界大定屢超預期等,行業進入密集催化期,疊加汽車以舊換新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新能源車 ETF(515030)是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新能源車主題ETF,與其聯接基金(013013/013014)跟蹤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399976),選取涉及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整車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電力設備和有色金屬權重占比合計高達70%。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個股選擇難度較大,可以借道ETF去投資,在把握行業長期成長趨勢的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觀點僅供參考,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