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新規備受關注的輿情之下,處于淡季的快遞行業,頭頂的壓力仍在持續增加。
一切歸于平靜之后,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份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為83.3分,同比上升3.3分。3月全國日均投遞量為4.42億件,同比增長17.6%,繼續穩定增長。
從數據來看,新規并沒有對行業造成沖擊,反而快遞行業的時效與服務質量都得到了提升。該負責人表示,快遞新規正在穩步落實當中,但效果的全面體現還需要一定時間。
三個擔心都沒有出現
億豹網此前報道,3月初始,快遞企業和小哥都曾壓力山大,這個壓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擔心送貨上門的需求暴增,二是擔心投訴量大幅增加,三是主管部門的罰單會漫天飛舞。
沒想到,一個多月過去了,這三件擔心的事情都沒有出現。有小哥表示,自己區域內要求送貨上門的客戶數量相比以前增加不到10%,而由此事引發的投訴數量也并沒有明顯增加。
從現狀來看,由于派件量巨大,大部分通達兔快遞小哥仍然無法做到電聯與上門。消費者最擔心的快遞漲價情況并未發生,用戶也能理解小哥的辛苦,紛紛表示不能將新規實施的壓力轉嫁給他們。
而主管部門的罰單,也并沒有暴漲。整個3月,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共受理核處用戶申訴事項2.5萬余件。其中立案調查快遞市場違法違規行為531件,已辦結案件325件;涉及適用《辦法》立案調查的239件,已辦結案件203件。
而在因新規被處罰的企業中,約有92%的企業違法行為屬情節輕微,被予以行政警告;還有約有8%的企業被并處3000元以下的行政罰款。這些處罰信息當中,接近一半都與快遞新規有關,其中大多都源于群眾舉報。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監管措施執行的過程中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綜合運用提示、約談等管理方式和警告、通報批評、罰款等處罰措施,壓實快遞企業服務質量主體責任。
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
雖然業務量保持增長,但不確定性在加劇,包括政策、末端、品牌等各個方面。盡管行業連續出臺政策約束,但都難以真正改善一線網點與小哥的現狀。
在介紹新規施行首月情況時,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抖音、淘寶等主要電商平臺企業已著手改造業務流程,用戶在部分平臺網購下單時已經可以選擇投遞方式,包括上門或者到柜、到站等。
接下來,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加強對接、密切協作,分階段逐步實現用戶在網購下單時就能夠選擇末端投遞方式。但這一路徑的實現,需要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的聯動推進,顯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億豹網認為,包郵體制無法打破的情況下,價格戰自然不會落幕。只要價格戰持續存在,末端服務質量提升就存在很大障礙。
業務量持續上漲,快遞單價卻不斷下降,末端派費也隨之下滑。尤其在淡季來臨,通過擠壓價格空間換取市場規模的做法,仍在快遞行業占據主流。
快遞總部同樣面臨降本增效的壓力,以順豐2023年報披露的數據為例,全年營業收入2584億,而凈利潤僅有82億,凈利率僅為3.2%,這一水平在上市企業中顯然過低。
過去幾年,隨著行業內卷的加劇,順豐的毛利率水平也不斷下滑,但從2021年開始,毛利率緩慢回升至13%左右,降低運營成本依然是包括順豐在內的行業主旋律。
新一輪的爭奪,已經在淡季的產糧區悄然啟動。無論是順豐、京東還是通達兔,總部依然會為價格戰咬緊牙關過苦日子,而派費提升、考核降級、罰款減少,短期內仍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