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中國金資源量再獲增長。
據青海新聞網消息,日前青海省柴達木南北緣大型超大型金礦深部資源預測研究取得成效,新增金資源量43.2噸,創造潛在經濟價值超200億元。
根據2022年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礦產資源儲量規模劃分標準》,巖金資源量大于等于20噸時,屬于大型規模。
截至2022年底,中國金礦資源量15798噸。照此計算,此次青海柴達木新增金礦資源量約占國內總資源量的0.3%左右。
青海省柴達木南北緣大型超大型金礦深部資源預測研究項目,由青海省第一地質勘查院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都蘭金輝礦業有限公司、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共同承擔。
上述項目提出柴達木南北緣地區的大規模金成礦事件與原特提斯洋及古特提斯洋的碰撞造山和后碰撞造山耦合關系,構建了灘間山、五龍溝金成礦模式,以及三個柴達木主要金礦田三維地質模型。
該項目研發了五龍溝、灘間山深部找礦有效方法組合體系,建立深部勘查示范工程1項,提交深部找礦靶區12處,找礦靶區經工程驗證,新增金資源量43.2噸。
上觀新聞援引相關資料記載,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查明黃金資源儲量481.66噸,保有資源量347.17噸。截至目前,青海省已發現金礦產地346處,最大金礦為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大廠金礦,金資源量為108.63噸。
近年,國內金礦勘探投入下跌。
根據《2022年全國地質勘查成果通報》顯示,2022年,金礦勘查投入為10.71億元,較上一年下降1.7%。金礦勘查投入于2012年達到峰值后連續八年下降,2012-2020年均下降幅度約為18.33%。雖然受金價上漲的影響,勘查投入同比降幅縮小,但還未呈現升勢。
去年,中國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75.155噸,同比增長0.84%;進口原料產金144.134噸,同比增長14.59%,總計全國共生產黃金519.289噸,同比增長4.31%。
近期,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國內和國際黃金期貨主力合約與黃金現貨價格均呈現持續上漲趨勢。
滬金主力期貨連續第六日上漲。截至4月8日收盤,滬金上漲3.19%,報554.74元/克,盤中創下560.78元/克的新高。國際現貨黃金價格盤中報2343.5美元/盎司,續創新高。
A股黃金股也實現大漲。4月8日,曉程科技(300139.SZ)漲超18%,白銀有色(601212.SH)、萊紳通靈(603900.SH)、東方鋯業(002167.SZ)等漲停。
此外,山東黃金(600547.SH)漲6.86%至31.78元,湖南黃金(002155.SZ)漲5.53%至15.08元;赤峰黃金(600988.SH)漲4.68%至19元等。
國內金店足金飾品價格亦維持在高位,周大福等金店足金飾品價格已高達728元/克。
4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3月黃金儲備數據顯示,當月國家黃金儲備為7274萬盎司。2022年11月-202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17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累計增持1010萬盎司,折算約為314.11噸。
3月末,高盛研究部將2024年平均金價預測從每盎司2090美元上調至2180美元,年底目標價則上調至每盎司2300美元。
據財聯社,美國經濟學家、羅森伯格研究公司總裁大衛·羅森伯格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黃金的漲勢還未完結。他甚至認為,這種勢頭可能會在下一個商業周期轉變之前將金價推升至每盎司3000美元,較當前水平上漲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