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手機還裝不下AI的夢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手機還裝不下AI的夢想

手機廠商到了十字路口。

文|市值榜 武占國

編輯|何玥陽

2024年,對于手機行業,必然是混戰的一年。

普遍認為,AI手機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后,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階段。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說,AI手機時代下,手機行業和用戶體驗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周鴻祎判斷,2024年是AI手機元年,大模型推動智能手機2.0時代的到來,不轉向AI的手機廠商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在手機行業已經連續七年不景氣的背景之下,各大廠商都希望抓住“AI”這個概念,給成熟的行業創造一個向上的拐點,給自己爭到座次重排的機會。

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等都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小米、VIVO、OPPO等發布了AI大模型手機。

在所有主流的智能手機廠商中,蘋果幾乎是唯一一家還沒有正式發布大模型應用的廠商。近日,蘋果也被曝出與谷歌和OpenAI洽談,為iPhone提供大模型支持。國內可能將由百度為今年發布的iPhone16、Mac系統和iOS18提供AI功能。

AI手機的廝殺正在開始,那么它能拯救手機廠商嗎?

一、 行業下滑、蘋果擠壓,催生AI手機

保持優越的硬件產品性能和極致的軟件產品體驗,一直是手機行業競爭的關鍵,流暢的體驗、高性能的拍照攝像功能,優越的性能是消費者下單的關鍵。

從蘋果推出iPhone,到用AI芯片結合算法優化手機使用體驗,蘋果手機幾乎集成了各個功能的全部優勢,優質的攝像頭、傳感器等高性能硬件。軟件方面,自研的IOS操作系統,深度優化了相機等應用,使手機的運行更加流暢,而且有著更好AI圖像處理等算法,也使手機的性能達到最佳。

因此,蘋果一直占據著高端市場,利潤超過其他所有品牌之和。從數量上看,三星憑借著價格優勢,2010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名,直到2023年被蘋果超越。

2016年之后,全球手機出貨量首次開始下降,手機行業的廝殺也更激烈了。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眾多國產品牌也通過低價策略開始崛起,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大大提升。與此同時,國產手機也在中高端市場開始挑戰蘋果,2017年,華為的具有AI性能的麒麟970芯片比蘋果提前10天發布,并且搭載到了華為高端機型Mate 10。

因為在攝像拍照功能比蘋果有著更優異的表現,再加上通信能力更強、手機信號更好,消費者開始選擇華為的高端機型mate系列和P系列。

2019年,華為手機銷量達2.4億臺,全球市占率近20%,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手機品牌。

卷影像、卷芯片、卷算法之外,國產手機廠商還試圖在通過曲面屏、折疊屏實現彎道超車。

但當性能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再繼續卷,消費者的體驗也很難有明顯的提高,也就是,參數過剩了。

后來,華為被制裁被斷供。最大的受益者仍是蘋果,其他廠商更多的是跟著喝湯的角色,因為參數過剩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廠商的創新都很微弱了。

進入2022年,華為留下的市場份額已被瓜分完畢,疊加iPhone的價格相比于其他品牌的高端機型,價格差距在不斷縮小,三星、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銷量開始快速下降。

2023年,華為手機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再次殺回手機市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量也開始快速下滑,2023年,iPhone 15系列比上一代iPhone 14系列同期銷量下滑22%,今年開年前六周,銷量同比下降24%。

IDC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1億臺,同比下降5.0%,創近10年以來最低出貨量。

當想卷都沒有方向的時候,ChatGPT出現了,大模型出現了,手機廠商看到了AI與應用與手機結合的可能,于是紛紛推出AI手機概念。

二、大模型,能否逆轉下滑趨勢?

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技術領先優勢的競爭,也逐漸轉變為生態競爭。

AI加持,只是重要優勢之一。

榮耀CEO趙明認為,智能終端的AI分為四層,分別是系統層、單機層、應用層和網絡層。

第一層是不同的操作系統都可以通過AI做決策,實現手機、平板、PC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第二層是用AI重構操作系統,讓手機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新方式就是一個典型成果;第三層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

華為推出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后,小米也于去年10月發布自研手機操作系統——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OPPO和VIVO也發布了自研操作系統。

國產手機廠商也在通過發布自研操作系統,搭建各自的生態,2019年,華為發布HarmonyOS操作系統,到2023年華為發布的HarmonyOS Next,已完全獨立于安卓的AOSP生態,不再與安卓應用兼容,開始與各大應用廠商合作開發鴻蒙原生應用。

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在2023年全面擁抱AI,開始通過AI在應用層面和手機的結合準備向蘋果的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去年10月31日,小米14開售,這是首款搭載小米澎湃OS的機型,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999元起和4999元起,今年2月22日,又發布了Ultra版,價格6499元起。 最新版的澎湃OS系統上線了AI大模型功能,可以提供AI智能擴圖、魔法消除等功能,同時將大模型接入了小愛同學智能助手,以及與WPS AI合作,可以實現免費生成PPT等功能。

OPPO和VIVO的自研操作系統,目前還未在手機上使用。

11月,VIVO發布了X100系列機型,售價分別是3999元起和4999元起,同時發布藍心大模型,并且將大模型融入了手機。今年1月,OPPO發布了Find X7系列手機,售價3999起,同時搭載了大模型功能。還有魅族,于上個月發布了自稱為AI終端的魅族21PRO,價格4999元起。

同時,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接入了盤古大模型,三星手機發布了帶有AI功能的機型Galaxy S24,谷歌推出了Pixel 8 AI手機,同時華為即將發布的P70系列手機也將搭載大模型。

目前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等最新推出的旗艦機,雖然都具備了文檔總結、圖片處理、信息檢索、文本翻譯等功能。

目前這些應用的可替代性較強,比如具有相同功能的第三方軟件,可能沒有那么智能,但效果可能更好。

更重要的是,下一個軟件比換一部手機的成本低太多了。

從測評結果看,手機端的大模型能力顯著低于云端,文生圖的質量也遠低于云端,有的機器甚至也不支持生圖功能,所以目前的大部分的思路是端云協同。

vivo副總裁周圍曾說過一個數據:目前與云端大模型進行一次對話,成本最低是0.012元,如果2億用戶每天用10次,一年算下來就要近百億開支,更別提運行、維護服務器等成本。

而端側大模型對處理器算力要求較高,內存、功耗等方面要求的提升都需要升級硬件。

從前面的定價也可以看出,AI手機大部分集中于高端領域,用戶主要是商務白領,他們對輔助辦公、提高工作效率需求更大。其他用戶用到大模型的場景還比較少。

所以,AI手機在滿足了一部分嘗鮮用戶的需求后,銷量是否會持續,需要打個問號。

三、手機不是AI的唯一載體

AI手機改變最大的是交互方式,不用動手,只需動嘴,也就是從GUI(圖形交互界面)到LUI(自然語言交互界面)的遷移,這一重大交互方式的遷移。從這個角度來看,AI設備的載體也可以不是需要大屏幕的手機設備,而是可以把設備變得更小,甚至不需要屏幕。

目前已經有各種各樣的AI設備。

Humane去年推出的AI Pin是一款全新的AI交互設備,它可以夾在或貼在衣服上,一個小方塊,重量只有54克,沒有屏幕,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以及投到手掌上的微型投影進行交互,此外還內置OpenAI的服務。

此設備目前只在美國地區發售,售價699美元,使用這一設備還會產生網絡服務和模型服務費,每月24美元。

AI Pin是全球首款語境計算機,定位是私人AI助理, 可以拍照、收發短信、打電話,可以根據用戶過往存入的照片、文字等,推薦餐廳、音樂等,AI可以不斷進化學習,該設備能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語音通話、修飾文稿、處理電子郵件、實時翻譯、識別食物并提供營養信息、推薦音樂等。

Humane是由蘋果公司前高管創立,OpenAI CEO奧爾特曼是公司大股東,他們的宗旨是通過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帶來一個沒有智能手機的世界。

定價199美元的AI手機Rabbit,定位于AI伴侶,重量115g,屏幕只有現在手機的一半,攝像頭是360度滾輪設計,側面圓形按鈕實現一鍵喚醒語音,基于自然語言的大型動作模型,更強調“行為”,能理解人的復雜意圖,然后幫人操作App完成任務,它更像一個智能體。

記錄每天用戶看到和聽到的一切信息的Rewind Pendant、Tab,它們可以充當人生第二大腦,幫助人回憶和分析過去的一切信息,比如開會時忘記領導講了哪些話,直接詢問AI助理便能幫你快速找到。

還有Meta開發的Ray-Ban眼鏡,可進行視覺搜索,比如搜索眼前的建筑物,如何修理面前的水龍頭等,眼鏡有直播功能,可以通過眼鏡和粉絲互動等等。

各種AI設備形態不一,相似的是要做智能人工助理,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不久的將來,人們都會有人工智能所驅動的個人助手 ,只要告訴他們想做什么,AI助手就可以在生活領域全方位幫助人類處理事務,不用為不同的任務使用不同的應用,相應地,應用程序將會消亡。

手機之所以成為必備電子產品,是因為集成了電話功能機的通話功能,MP3、MP4、電視等的娛樂功能,以及PC的部分辦公功能。

而在AI時代,什么樣的產品能夠成為萬物互聯的中心點、手機的地位會不會下降,答案誰都說不準,也正是因為說不準,才有了AI設備的萬千嘗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手機還裝不下AI的夢想

手機廠商到了十字路口。

文|市值榜 武占國

編輯|何玥陽

2024年,對于手機行業,必然是混戰的一年。

普遍認為,AI手機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后,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階段。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說,AI手機時代下,手機行業和用戶體驗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周鴻祎判斷,2024年是AI手機元年,大模型推動智能手機2.0時代的到來,不轉向AI的手機廠商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在手機行業已經連續七年不景氣的背景之下,各大廠商都希望抓住“AI”這個概念,給成熟的行業創造一個向上的拐點,給自己爭到座次重排的機會。

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等都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小米、VIVO、OPPO等發布了AI大模型手機。

在所有主流的智能手機廠商中,蘋果幾乎是唯一一家還沒有正式發布大模型應用的廠商。近日,蘋果也被曝出與谷歌和OpenAI洽談,為iPhone提供大模型支持。國內可能將由百度為今年發布的iPhone16、Mac系統和iOS18提供AI功能。

AI手機的廝殺正在開始,那么它能拯救手機廠商嗎?

一、 行業下滑、蘋果擠壓,催生AI手機

保持優越的硬件產品性能和極致的軟件產品體驗,一直是手機行業競爭的關鍵,流暢的體驗、高性能的拍照攝像功能,優越的性能是消費者下單的關鍵。

從蘋果推出iPhone,到用AI芯片結合算法優化手機使用體驗,蘋果手機幾乎集成了各個功能的全部優勢,優質的攝像頭、傳感器等高性能硬件。軟件方面,自研的IOS操作系統,深度優化了相機等應用,使手機的運行更加流暢,而且有著更好AI圖像處理等算法,也使手機的性能達到最佳。

因此,蘋果一直占據著高端市場,利潤超過其他所有品牌之和。從數量上看,三星憑借著價格優勢,2010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名,直到2023年被蘋果超越。

2016年之后,全球手機出貨量首次開始下降,手機行業的廝殺也更激烈了。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眾多國產品牌也通過低價策略開始崛起,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大大提升。與此同時,國產手機也在中高端市場開始挑戰蘋果,2017年,華為的具有AI性能的麒麟970芯片比蘋果提前10天發布,并且搭載到了華為高端機型Mate 10。

因為在攝像拍照功能比蘋果有著更優異的表現,再加上通信能力更強、手機信號更好,消費者開始選擇華為的高端機型mate系列和P系列。

2019年,華為手機銷量達2.4億臺,全球市占率近20%,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手機品牌。

卷影像、卷芯片、卷算法之外,國產手機廠商還試圖在通過曲面屏、折疊屏實現彎道超車。

但當性能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再繼續卷,消費者的體驗也很難有明顯的提高,也就是,參數過剩了。

后來,華為被制裁被斷供。最大的受益者仍是蘋果,其他廠商更多的是跟著喝湯的角色,因為參數過剩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廠商的創新都很微弱了。

進入2022年,華為留下的市場份額已被瓜分完畢,疊加iPhone的價格相比于其他品牌的高端機型,價格差距在不斷縮小,三星、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銷量開始快速下降。

2023年,華為手機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再次殺回手機市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量也開始快速下滑,2023年,iPhone 15系列比上一代iPhone 14系列同期銷量下滑22%,今年開年前六周,銷量同比下降24%。

IDC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1億臺,同比下降5.0%,創近10年以來最低出貨量。

當想卷都沒有方向的時候,ChatGPT出現了,大模型出現了,手機廠商看到了AI與應用與手機結合的可能,于是紛紛推出AI手機概念。

二、大模型,能否逆轉下滑趨勢?

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技術領先優勢的競爭,也逐漸轉變為生態競爭。

AI加持,只是重要優勢之一。

榮耀CEO趙明認為,智能終端的AI分為四層,分別是系統層、單機層、應用層和網絡層。

第一層是不同的操作系統都可以通過AI做決策,實現手機、平板、PC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第二層是用AI重構操作系統,讓手機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新方式就是一個典型成果;第三層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

華為推出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后,小米也于去年10月發布自研手機操作系統——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OPPO和VIVO也發布了自研操作系統。

國產手機廠商也在通過發布自研操作系統,搭建各自的生態,2019年,華為發布HarmonyOS操作系統,到2023年華為發布的HarmonyOS Next,已完全獨立于安卓的AOSP生態,不再與安卓應用兼容,開始與各大應用廠商合作開發鴻蒙原生應用。

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在2023年全面擁抱AI,開始通過AI在應用層面和手機的結合準備向蘋果的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去年10月31日,小米14開售,這是首款搭載小米澎湃OS的機型,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999元起和4999元起,今年2月22日,又發布了Ultra版,價格6499元起。 最新版的澎湃OS系統上線了AI大模型功能,可以提供AI智能擴圖、魔法消除等功能,同時將大模型接入了小愛同學智能助手,以及與WPS AI合作,可以實現免費生成PPT等功能。

OPPO和VIVO的自研操作系統,目前還未在手機上使用。

11月,VIVO發布了X100系列機型,售價分別是3999元起和4999元起,同時發布藍心大模型,并且將大模型融入了手機。今年1月,OPPO發布了Find X7系列手機,售價3999起,同時搭載了大模型功能。還有魅族,于上個月發布了自稱為AI終端的魅族21PRO,價格4999元起。

同時,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接入了盤古大模型,三星手機發布了帶有AI功能的機型Galaxy S24,谷歌推出了Pixel 8 AI手機,同時華為即將發布的P70系列手機也將搭載大模型。

目前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等最新推出的旗艦機,雖然都具備了文檔總結、圖片處理、信息檢索、文本翻譯等功能。

目前這些應用的可替代性較強,比如具有相同功能的第三方軟件,可能沒有那么智能,但效果可能更好。

更重要的是,下一個軟件比換一部手機的成本低太多了。

從測評結果看,手機端的大模型能力顯著低于云端,文生圖的質量也遠低于云端,有的機器甚至也不支持生圖功能,所以目前的大部分的思路是端云協同。

vivo副總裁周圍曾說過一個數據:目前與云端大模型進行一次對話,成本最低是0.012元,如果2億用戶每天用10次,一年算下來就要近百億開支,更別提運行、維護服務器等成本。

而端側大模型對處理器算力要求較高,內存、功耗等方面要求的提升都需要升級硬件。

從前面的定價也可以看出,AI手機大部分集中于高端領域,用戶主要是商務白領,他們對輔助辦公、提高工作效率需求更大。其他用戶用到大模型的場景還比較少。

所以,AI手機在滿足了一部分嘗鮮用戶的需求后,銷量是否會持續,需要打個問號。

三、手機不是AI的唯一載體

AI手機改變最大的是交互方式,不用動手,只需動嘴,也就是從GUI(圖形交互界面)到LUI(自然語言交互界面)的遷移,這一重大交互方式的遷移。從這個角度來看,AI設備的載體也可以不是需要大屏幕的手機設備,而是可以把設備變得更小,甚至不需要屏幕。

目前已經有各種各樣的AI設備。

Humane去年推出的AI Pin是一款全新的AI交互設備,它可以夾在或貼在衣服上,一個小方塊,重量只有54克,沒有屏幕,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以及投到手掌上的微型投影進行交互,此外還內置OpenAI的服務。

此設備目前只在美國地區發售,售價699美元,使用這一設備還會產生網絡服務和模型服務費,每月24美元。

AI Pin是全球首款語境計算機,定位是私人AI助理, 可以拍照、收發短信、打電話,可以根據用戶過往存入的照片、文字等,推薦餐廳、音樂等,AI可以不斷進化學習,該設備能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語音通話、修飾文稿、處理電子郵件、實時翻譯、識別食物并提供營養信息、推薦音樂等。

Humane是由蘋果公司前高管創立,OpenAI CEO奧爾特曼是公司大股東,他們的宗旨是通過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帶來一個沒有智能手機的世界。

定價199美元的AI手機Rabbit,定位于AI伴侶,重量115g,屏幕只有現在手機的一半,攝像頭是360度滾輪設計,側面圓形按鈕實現一鍵喚醒語音,基于自然語言的大型動作模型,更強調“行為”,能理解人的復雜意圖,然后幫人操作App完成任務,它更像一個智能體。

記錄每天用戶看到和聽到的一切信息的Rewind Pendant、Tab,它們可以充當人生第二大腦,幫助人回憶和分析過去的一切信息,比如開會時忘記領導講了哪些話,直接詢問AI助理便能幫你快速找到。

還有Meta開發的Ray-Ban眼鏡,可進行視覺搜索,比如搜索眼前的建筑物,如何修理面前的水龍頭等,眼鏡有直播功能,可以通過眼鏡和粉絲互動等等。

各種AI設備形態不一,相似的是要做智能人工助理,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不久的將來,人們都會有人工智能所驅動的個人助手 ,只要告訴他們想做什么,AI助手就可以在生活領域全方位幫助人類處理事務,不用為不同的任務使用不同的應用,相應地,應用程序將會消亡。

手機之所以成為必備電子產品,是因為集成了電話功能機的通話功能,MP3、MP4、電視等的娛樂功能,以及PC的部分辦公功能。

而在AI時代,什么樣的產品能夠成為萬物互聯的中心點、手機的地位會不會下降,答案誰都說不準,也正是因為說不準,才有了AI設備的萬千嘗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化州市| 普陀区| 乌鲁木齐县| 高邮市| 利川市| 临泽县| 高清| 宜兴市| 宜章县| 兴业县| 定结县| 江源县| 四子王旗| 开化县| 丰城市| 莱西市| 庐江县| 依兰县| 延津县| 安徽省| 南陵县| 深水埗区| 台南市| 罗田县| 兖州市| 紫金县| 建宁县| 晋中市| 罗甸县| 汕头市| 东宁县| 黔江区| 东辽县| 乌什县| 乐山市| 郴州市| 新闻| 兴业县| 新绛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