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菱鋼鐵(000932.SZ)2024年4月7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4月1日華菱鋼鐵接受國壽資產等機構調研,陽向宏;王音;劉笑非;熊志琳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機構詳情如下:
崔維、劉卓煒/國壽資產;涂程亮/易方達;董辰/華泰柏瑞;董明斌/工銀瑞信;奚晨弗/中國人保;劉平/興全基金;劉莉莉/富國基金等機構。
調研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公司介紹 2023 年經營情況及亮點
2023 年,鋼鐵行業持續深度調整,鋼材市場持續低迷,上游原燃料價格高企,鋼鐵企業虧損加劇。2023 年公司經營業績保持了相對穩定,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 1644.65 億元、利潤總額 74.87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50.79 億元,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分區域來看,衡陽區域(華菱衡鋼)凈利潤同比增長 20.47%,創歷史最好水平;婁底區域(華菱漣鋼+VAMA)凈利潤僅同比小幅下滑3.06%。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
(一)銷研產攻關助力品種結構持續升級。公司瞄準工業用鋼領域高端化轉型方向,通過構建和完善以集成產品研發(IPD)為基礎的銷研產一體化攻關體系,打造了高水平的多元研發平臺,科創成果不斷涌現。
報告期,公司新增專利授權 659 項,其中發明專利 120 項,新增 30 個鋼種“替代進口”;獲年度冶金產品實物質量獎 16 項,其中工程機械用高強度耐磨鋼板榮獲國家鋼鐵產品實物質量最高獎項“金杯特優產品”榮譽;獲年度冶金科技進步獎 8 項,其中“第三代超大輸量低溫高壓管線用鋼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特等獎;新增取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中厚鋼板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科改示范企業”等國家級授牌,華菱湘鋼海洋工程結構用鋼獲得“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定,華菱漣鋼起重機吊臂鋼替代化進口開發及系列化項目獲得“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榮譽。
2023 年,公司重點品種鋼銷量 1683 萬噸,銷量占比增至 63%,較2022 年再提升 3 個百分點。全年鋼材出口銷量 156 萬噸,同比增長26.04%,全部為高附加值的品種。從品種大類來說,在寬厚板領域,華菱湘鋼完成特厚齒條鋼、Ni 系低溫鋼、大線能量焊接鋼等高端品種研發認證 25 個,Q690 級別高建鋼實現國內首發應用,500MPa 高強鋼應用于全球最大新型陸上風電項目,海工鋼中標全球最大噸位浮式儲卸油船;在薄板領域,華菱漣鋼新開發高強車輪鋼、高錳無磁鋼、超高強鋼等 31個產品,實現超高碳工具鋼 SK2 國內首發、高銅不粘鍋用鋼工藝全球首創,取向硅鋼熱軋基料年銷量同比提升 25%。VAMA 專注于高端汽車用鋼市場,年內完成戰略主機廠認證 29 項,在主要新能源新勢力車企保持良好的認證勢頭,汽車板銷量逐年增長,第二代熱成形鋼專利產品認可度繼續提升;在無縫鋼管領域,研發新產品 37 個,第三代特殊扣成功供應我國首口萬米深井,挺進我國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首創國內熱軋無縫方管技術;高端 P91 鍋爐管實現國產化,P92 鍋爐管首次進入“四大管道”;在工業線棒材領域,新開發管坯用鋼、非調鋼等品種 58 個,完成新產品認證 42 個,冷鐓鋼順利進入高端乘用車市場,軸承鋼、彈簧鋼成功供貨大型零部件廠商。
從具體產品來說,報告期,公司造船用止裂鋼、高規格海工鋼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其中造船用止裂鋼解決了集裝箱船在超大型化發展中對材料的嚴苛要求,特別是國際船級社規定超大型集中箱船甲板上部結構須采用高止裂韌性鋼,要求在零下低溫時鋼板的止裂韌性超過 8000 個單位,而華菱湘鋼最新研發的 100mm 厚度止裂鋼產品通過中國、美國、挪威、法國等多國船級社認證,在零下低溫時止裂韌性超過 1 萬個單位,遠超國內同類企業,位居全球頂尖水平;厚規格高鋼級海工鋼適應海洋油氣資源開采向深海、極地環境發展的趨勢,攻克了 100mm 高強度鋼板極易出現力學性能不均勻、焊接熱影響區脆化、焊縫開裂、層狀撕裂、疲勞性能差的難題,獨家供貨我國最新深海設備、亞洲最高、最重的深水導管架“海基二號”,該項目技術突破也于近期受到中央電視臺的深度報道。在工程機械領域,公司超薄耐磨鋼系列產品做到國內“規格最薄、強度最高、耐磨性最好、成型性最佳”,助力下游客戶實現減輕重量、延遲產品使用壽命、節約成本的效果;起重機吊臂鋼領域,公司穩定批量供應 1100MPa 系列產品,并瞄準更高強度開發 1300MPa 產品,報告期已完成三一重工認證并加快推進其他工程機械巨頭認證工作,具備批量化供貨條件;1400MPa 產品也已完成全部開發工作。在高強輕量化汽車板領域,合資公司 VAMA 專利產品鋁硅鍍層熱成形鋼 Usibor?和Ducibor?已得到廣泛認可,其熱成形一體化門環解決方案進一步解決了下游客戶“實現輕量化減重、簡化工序降低成本、提高車輛碰撞安全性能、提供完整高效的本土化供應鏈保障”四大痛點,持續引領中國汽車行業輕量化發展趨勢。
(二)產線升級提速高端化轉型進程。報告期,華菱湘鋼精品高速線材改造項目全線熱負荷試車,棒材精整線二期等技改項目有序推進,線棒材“優轉特”升級的產線裝備支撐進一步加強;華菱漣鋼冷軋硅鋼一期一步等項目建成發力,將助力華菱漣鋼實現從單一硅鋼基板供應向全流程高端硅鋼制造的新跨越;華菱衡鋼產線升級改造工程第一步順利完成,推動精煉及鑄坯效率明顯提升,并有效降低煉鋼工序能耗和能源成本;VAMA 汽車板二期項目順利竣工投產,進一步滿足新能源汽車領域高速發展需求。以上重點項目的快速建成投產體現了“華菱速度”,并為推動產品結構進一步邁向高端化提供了基礎硬件支撐。
(三)極致對標挖潛錘煉精益生產能力。報告期,公司持續完善對標體系,實現全系統降本增效。一是持續降低工序成本。公司技術經濟指標持續優化,華菱湘鋼轉爐鋼鐵料消耗、華菱漣鋼高爐富氧率、華菱衡鋼高爐利用系數等指標排名行業前三,7 座爐機獲全國重點大型耗能鋼鐵生產設備節能降耗對標競賽“冠軍爐”、“優勝爐”和“創先爐”。二是提高采購成本競爭力。公司堅持“鐵水成本最優、低庫存、精料+經濟料方針、精準對標”四項原則,國內礦采購價格與行業對標較上年縮小差距62 元/噸。三是繼續降低能源成本。公司加強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不斷提高自發電量,年自發電量達 92.23 億 kWh,同比增加 3.17 億 kWh。四是持續保持較低財務成本。報告期財務費用為 0.72 億元,較歷史最高值降低 26.89 億元。華菱湘鋼、華菱漣鋼保持負財務費用。
(四)深化改革促進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一是提速綠色低碳發展。
報告期,公司加速推進對煉鐵、煉鋼、燒結、焦化等關鍵工序的超低排放、效能提升改造,廢棄物排放指標持續優化、廠區環境持續改善。二是加快數智化轉型發展。報告期,公司加快產品研發、制造、服務模式創新與智能化深度融合,穩步推進一批數字化、精益化的“智慧”產線、車間、工廠建設。華菱湘鋼、華菱漣鋼、華菱衡鋼在智能制造領域均有獲得國家級榮譽。三是推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報告期,公司健全“硬約束、強激勵”機制,堅持“年度綜合考核、尾數淘汰”,有 18 名中層管理人員因業績不佳被調整;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鋼鐵主業勞動生產率繼續保持行業先進水平;選拔干部注重實績,公司 80 后年輕中層干部占比達 45%;弘揚“以奮斗者為本”文化,評選表彰第二屆“奮斗者之星”,講好奮斗者故事。
在利潤分配方面,公司積極回報股東,進一步提升分紅比例。2023年度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利 2.3 元,年度現金分紅比例 31.29%,同比提升了 5.30 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做精做強、區域領先”的競爭戰略,進一步完善“以零缺陷質量管理為核心的精益生產體系、以 IPD 為基礎的銷研產一體化攻關體系、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營銷服務體系”三大戰略支撐體系,瞄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努力將華菱鋼鐵打造成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一是持續推進品種結構高端化升級。其中,在寬厚板領域,進一步發揮特厚板鑄機優勢,持續提升特厚板銷量,實現超低溫 Ni 系鋼品種全覆蓋,并進一步推動雙金屬復合板開發;在高強汽車板領域,力爭實現 VAMA 二期項目新增 45 萬噸鍍鋅能力達產,加快論證汽車板三期項目,推動熱成形鋼制電池包等多零件集成解決方案加快向市場推廣;在硅鋼領域,2024 年計劃實現無取向硅鋼成品銷量 20 萬噸,定位于中高牌號,將進一步加快新能源車企的認證工作。硅鋼二期項目預計在 2025 年末形成 10 萬噸中高牌號取向硅鋼成品的能力;在工業線棒材和無縫鋼管領域加快“優轉特”步伐,繼續推進彈簧扁鋼、深地工程用特殊扣、高壓鍋爐用管等高端品種的開發和市場推廣,提升高端產品銷量占比。二是繼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按進度計劃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進環保創“A”,同時制定“雙碳”目標和路線圖,跟進低碳發展前沿技術,開展產品碳足跡認證等。三是繼續推進智能化改造。
持續加大基礎自動化和過程控制系統投入,推動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大幅提升;推動更多機器人“上崗”,打造新型智慧工廠;進一步優化 MES 和 ERP 系統,打通全流程數據,打造智慧型決策中樞等。子公司華菱湘鋼與國內某知名通信設備制造商合作,率先在鋼鐵行業啟動盤古大模型,通過 AI 模型訓練實現“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生產和提高決策水平”五大目標。
2024 年一季度,鋼鐵行業經營形勢進一步嚴峻,統計局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數據、中鋼協大中型會員企業盈利數據等,都同時指向行業盈利進一步收窄、虧損面逐步擴大。另一方面,經濟復蘇、需求分化的預期依然存在,后續鋼鐵行業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轉。
第二部分 投資者問答環節
1、在當前這么嚴峻的行業形勢下,公司還實現了 10%的 ROE、8%的ROIC、4.3%的股息率,非常優秀也非常不容易,向公司表示祝賀。想請問國家今年重點提到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和支持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以上政策會對鋼鐵行業產生什么影響,希望公司解讀一下。另外,公司今年在數智化信息化領域的資本開支是否會增加?
答: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今年兩會以來,國家多次提出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預計將對鋼材需求形成支撐,利好鋼鐵等行業。基建領域,結合城市更新分類推進更新改造將作為地方政府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同時,中央專項債將重點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預計對鋼材需求形成支撐。制造業領域,工程機械領域新能源裝備替換、家電行業以舊換新、高能效耐用消費品更新、汽車領域更新將直接拉動下游需求的變化。因此,雖然當前制造業 PMI 持續下探顯示當前宏觀經濟和鋼鐵行業均處于較大困難時期,但隨著中央財政、專項債等支持措施,以及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落地,后續有望明顯拉動鋼鐵行業下游需求。
關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公司起步較早,前期信息化更多在管理信息系統,現在主要瞄準生產現場的智能化及能源、物流、安全、質量系統集中控制等領域。在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投資回報期短,可實現“少人化、無人化”目標,對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勞動生產率、保障安全生產和增加企業效益等方面有直接回報。公司在數字化智能化領域每年投入幾億元,后續將探索更深更廣的應用場景,目前,華菱湘鋼與國內某知名通信設備制造商合作,率先在行業啟動盤古大模型,通過該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和自我學習,能夠使公司快速自主構建并持續開發應用智能化場景,滿足企業針對降本提質增效安全環保的海量智能化需求。
2、公司汽車板二期 2023 年投產情況及 2024 年的產量爬坡計劃?
答:2023 年 VAMA 總銷量約 150 萬噸,其中汽車板二期項目竣工投產,新增 45 萬噸鍍鋅年產能,貢獻了部分增量,以工業板為主。目前二期項目產線認證和專利產品認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力爭 2024 年達產。
公司將根據汽車板一期、二期產線的合理分工,充分發揮產線能力,并緊跟下游客戶需求開展生產。
3、關于漣鋼硅鋼項目,一期一步已經投產,請介紹 20 萬噸無取向成品主要面向的牌號及產量爬坡展望。
答:華菱漣鋼硅鋼成品一期項目第一步已 2023 年 6 月底投產,產品均定位中高牌號無取向硅鋼,主要面向做家電、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三大領域。其中,在家電和工業電機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僅 2 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某國內家電龍頭企業的認證工作,超出預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順利開發了四款新能源汽車用無取向硅鋼成品。2024 年將形成 20 萬噸無取向硅鋼成品、9 萬噸取向硅鋼半成品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硅鋼產品的競爭力水平。
4、現在行業比較弱,公司有沒有減產、檢修計劃?
答:公司根據下游需求和訂單情況組織生產,一季度公司保持正常生產節奏的同時,安排了子公司華菱漣鋼和陽春新鋼兩座高爐開展檢修。
5、一季度原料端明顯下跌,公司的利潤變化情況如何?利潤會有擴張嗎?
答:一季度鋼鐵行業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節后下游開工比較緩慢,重點項目開工總投資額同比明顯下滑;另外,隨著海外前期補庫結束,海外鋼材需求和價格也有所下行。受需求不足影響,原料下跌過程中鋼材價格下跌同樣明顯,雖然公司品種鋼的價格下跌幅度小于普鋼產品,但趨勢一致。后續存在經濟復蘇、需求好轉的預期。
6、建材需求持續較差,很多企業轉向板材等領域增加產能,怎么看待后續板材等領域的格局和競爭?
答:長期以來,鋼鐵行業一直充分競爭和內卷。與傳統長材標準化、大批量、小品種、經銷商模式不同,板材特別是高端板材產品在技術、人才、生產管理、設備投資等多方面存在較高門檻,且更加強調直供、客戶服務和質量穩定性,需要在客戶個性化需求方面提供一攬子服務和解決方案,滿足并引領下游需求升級迭代,因此對鋼鐵企業的系統管理能力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通過下游客戶認證、建立穩定的直供關系方面也需要較長時間來積累。未來預計在一些中高端領域仍然是少數幾家競爭合作的局面。
7、漣鋼相比湘鋼盈利波動比較大,除了品種結構外,成本有沒有一些影響?漣鋼后續還會有哪些改進?
答:從物流成本來看,漣鋼比湘鋼的進廠物資成本略高,主要是華菱湘鋼在湘江沿岸,而華菱漣鋼水運之后還有陸路轉運。從品種結構看,薄板比寬厚板的下游應用領域相對集中些,競爭烈度更大些。
目前華菱漣鋼正在加快補齊短板。鑒于當前華菱漣鋼熱冷軋能力匹配度較低,3 月 29 日公司公告了華菱漣鋼將實施冷軋高端家電板建設項目,將有助于華菱漣鋼進一步提升冷軋深加工能力,提升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鍍鋅產品比例,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近年來,華菱漣鋼瞄準硅鋼產品,實施了 1580 常規熱連軋線、硅鋼冷軋等重點項目,未來在硅鋼領域將進一步發力。
8、目前煤炭價格出現長協與市場價格倒掛的現象,公司二季度原料采購策略是否會發生變化?
答:公司將基于戰略供應關系繼續保持以季度定價長協煤為主、市場渠道為輔的采購渠道策略,綜合考慮配煤配礦結構、資源品位和保障能力、綜合成本及性價比、供應鏈穩定等因素,對煤焦等原燃料采購渠道和合作模式進行靈活適度調整。
9、公司 2024 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100 億元以上,具體是如何規劃的?
答:2024 年公司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113.10 億元,主要還是圍繞超低排放改造、產線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數智化三大類。拆解來看,新開工項目 63.07 億元,其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共計 30.9 億元,華菱漣鋼冷軋高端家電板建設等產品升級項目共計 28.6 億元,數智化項目共計3.6 億元。另外 50.03 億元是已經前期審批決策過但尚未完工的續建項目。2025 年底前,公司將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10、公司分紅比例較上一年有明顯提升,未來怎么看?是否會考慮一年分紅兩次?
答:公司踐行承諾,力爭通過穩定可預期的現金分紅回報股東,并進一步提高分紅比例。2023 年度公司每股派發現金股利 0.23 元,現金分紅比例 31.29%,比 2022 年度提升了 5.30 個百分點,股息率在 4%以上。
公司分紅方案兼顧了“十四五”期間圍繞戰略目標實現,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提質增效、超低排放改造和智能制造等方面還將持續進行資本性開支。隨著 2025 年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司在環保方面的資本性開支將降低。后續,公司將繼續平衡好資本性支出和分紅之間的關系,隨著資本性開支減少,自由現金流增加,分紅比例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關于提高分紅頻率的建議,公司將認真考慮,如有相關安排,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1、公司 2023 年度其他收益有大數 10 億元,哪些是可以持續的收益,哪些是非經常性的?
答:其他收益中主要是確認增值稅加計抵減 5.87 億元,系根據《關于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 2023 年第 43 號),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允許先進制造業企業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 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
該收益在 2024-2027 年會持續發生,不納入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核算。
12、公司 2023 年比競爭對手超額利潤比較好,成本制造費用下降了比較多,公司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持續降低工序成本。公司技術經濟指標持續優化,華菱湘鋼轉爐鋼鐵料消耗、華菱漣鋼高爐富氧率、華菱衡鋼高爐利用系數等指標排名行業前三,7 座爐機獲全國重點大型耗能鋼鐵生產設備節能降耗對標競賽“冠軍爐”、“優勝爐”和“創先爐”。二是提高采購成本競爭力。公司堅持“鐵水成本最優、低庫存、精料+經濟料方針、精準對標”四項原則,國內礦采購價格與行業對標較上年縮小差距 62 元/噸。三是繼續降低能源成本。公司加強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不斷提高自發電量,年自發電量達 92.23 億 kWh,同比增加 3.17 億 kWh,預計 2024 年自發電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四是維持穩健的資產負債結構和較低的資產負債率水平,預計公司后續將持續保持當前較低的財務成本。
13、公司未來品種鋼銷量占比繼續提升的空間有多大?陽春新鋼未來沒有向特鋼概念去升級主要是什么考慮?
答:公司長期堅持走高端化差異化戰略,將持續推動品種結構高端化轉型升級。品種鋼銷量占比“十四五”目標是達到 65%,或許達成目標的時間表可能提前,具體取決于華菱漣鋼產品結構升級和華菱湘鋼工業線棒材“優轉特”等的進度。
陽春新鋼立足于服務珠三角和大灣區建筑鋼材的需求,堅持低成本和經濟運行策略,持續保持了盈利狀態,這表明其具備非常顯著的成本優勢,如陽春新鋼在沒有焦爐提供焦爐煤氣的條件下,2023 年實現最好月份自發電比例達 100%,也顯示其精細化管理和成本管控的競爭力。后續陽春新鋼是否也會推進向優特鋼轉型,需要進一步論證。
14、公司2023年非經常性損益中有3億元財務收益,是一次性的嗎?
答:2023 年,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委托他人投資或管理資產的損益”金額為 3.36 億元,主要是大額存單的利息收入,該項收益每季度持續發生,在年報中列入非經常性損益科目。
15、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控能耗指標,有沒有可能后續會作為鋼鐵行業準入的門檻,去掉部分能耗不達標的產能?
答:目前鋼鐵行業正在推動極致能效工程,以適應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的約束要求。公司積極支持鋼鐵行業以極致能效工程為切入點,加快重點用能設備改造提升,推動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降低。公司將積極關注和應對能耗雙控政策對鋼鐵行業的影響。
16、公司近年研發費用增長,未來有沒有可能到達一定平臺后下降?
答:近年來,公司堅持差異化戰略,瞄準我國工業用鋼領域需求轉型升級的方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多項產品替代進口或填補國內空白,適應和推動下游需求升級。持續的高研發投入是支撐公司品種結構高端化轉型、實現細分市場用鋼領域領軍的必要投入,有助于提升公司長期競爭力水平。
17、公司鎳系鋼研發情況?
答:2023 年,華菱湘鋼成功開發 5.5Ni 鋼成功交付海外客戶、7Ni鋼全球首次應用大型船載 LNG 儲罐,攻破核心技術。目前,已實現低溫鎳系鋼全覆蓋,滿足石化、壓力容器等領域對低溫抗腐蝕性材料的要求。鎳系鋼也是公司寬厚板領域品種結構高端化轉型升級的重點發力品種之一。
18、2023 年貿易板塊用了新口徑,如何展望后續貿易版塊的收入和利潤?
答:公司貿易板塊營收具有一定規模,為更清晰地反映公司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構成,2023 年年報將貿易業務版塊進行單獨列示,并追溯調整 2022 年的分類數據。公司將立足于鋼鐵制造主業,并利用上下游的戰略合作關系,適度保持一定貿易規模。
19、公司產品的定價周期?
答:公司品種鋼銷量占比 63%,以直供為主,定價周期與產品合同周期密切相關。
20、公司原燃料的庫存周期是多長?高價原燃料是否都已經消化完了?
答:公司鐵礦石庫存周期 22-25 天左右,煤、焦庫存 10-15 天左右。
公司生產成本與鐵礦石和焦煤焦炭等原燃料價格走勢保持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