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澤然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在一季度銷量閃崩的壓力下,特斯拉試圖通過廣告投放和線下推廣加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這家電動汽車領頭羊正開始改變其長期以來的市場策略。
4月第二周開始,特斯拉在美國對Model Y及Cybertruck車型進行線下巡回展示,覆蓋了哥倫比亞大學、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帝國大廈到華盛頓廣場公園在內的多個知名地點。
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廣告投放的抵觸,他認為,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足夠好,那么就沒有必要進行廣告推廣。

而從最近多個社交媒體及線下活動中出現的特斯拉廣告及車型來看,馬斯克正在轉變觀念。
2019年,馬斯克在一條推文中寫道:“我討厭廣告。”而當年特斯拉在廣告上的支出為零美元,成為了汽車行業中的異類。

2023年以來,特斯拉在數字廣告上的支出激增,根據廣告跟蹤公司MediaRadar旗下子公司Vivvix的數據,特斯拉在美國數字廣告上的支出約為640萬美元,相較于2022年的17.5萬美元增長了近36倍。
廣告投放在多個平臺上展開,包括作為馬斯克收購推特后的競爭對手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等。廣告主要宣傳Model Y車型,強調其為“美國制造的最暢銷汽車”,并提醒消費者在即將到來的價格上漲前抓緊購買。

廣告的內容和導向相對傳統,突出了特斯拉車型的家庭友好特點,如五星級安全評級、額外的載貨空間,以及適合家庭使用的觸摸屏娛樂系統。這也與此前特斯拉希望傳遞的高科技先進品牌形象有所不同。
有觀點認為,這是特斯拉在嘗試擴大其潛在客戶基礎的表現。外部環境上,電動車產品序列在傳統競爭者如福特和通用及中國品牌內逐漸擴大,但整體環境卻因價格戰導致觀望情緒嚴重。這需要特斯拉吸引那些可能尚未考慮電動汽車的傳統汽車買家。

特斯拉發現,依靠產品的口碑和馬斯克自身的帶貨能力,在不計其數的競爭者面前已經不足以幫助其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這一轉變也反映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壓力。2024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暴跌了近30%,表現為過去幾年來最糟糕的季度之一。市場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這一下滑反映了外界對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前景的擔憂。
特斯拉最近減少了在中國上海工廠的產量,并且將工人的工作時間調整,以減少Model Y和Model 3的產量。

對于特斯拉而言,加大廣告投入的舉措或許只是回歸正常商業公司的開始。
作為參照,特斯拉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福特在2007至2022年間營銷費用從未低于14.7億美元(statista數據),最高接近27億美元;中國市場領頭羊比亞迪在2023年的廣告宣傳推廣費用達到了42.67億元人民幣(中證指數行業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