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李旎,罕見現身。
這源自B站日前發布的年報——去年3月31日,嗶哩嗶哩授予COO李旎女士單筆100萬股的獎勵股權。截至目前,李旎已持有嗶哩嗶哩公司Z類股票超3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1.19%。至此,她所持Z類股份已經超過創始人徐逸。
今年,正是李旎來到B站的第10年。身為85后,她早年曾有一段創業經歷,后加入獵豹移動,期間結識了陳睿。2014年,隨著獵豹移動上市,李旎跟隨陳睿一起加入了B站,陪著“小破站”崛起為中國互聯網巨頭。
起起落落,李旎的際遇無疑是那個狂飆互聯網時代的縮影。
38歲,她躋身B站二號位,一位女生逆襲史
那是2018年3月,7000萬二次元粉絲將B站送上納斯達克敲鐘現場。聚光燈下,站在C位的女性正是32歲的李旎。
時間回到1986年,李旎在廣東肇慶出生,后來進入了嶺南師范大學法律專業,因大學期間的實習經歷啟發,2008年畢業后,李旎選擇了一條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的道路,創業。這一次經歷,讓初出茅廬的李旎深刻感受到了互聯網浪潮的魔力。
直到2012年,李旎加入獵豹移動,負責人力方面。接下來兩年里,李旎見證獵豹移動從四五百人到兩千多人的團隊擴張,最后陪伴獵豹成功上市。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李旎結識了當時的獵豹“三號人物”陳睿。
期間,動漫迷陳睿作為天使投資人投了一個二次元青年——徐逸,彼時他所創立的嗶哩嗶哩(B站)剛因一條春節拜年視頻爆火。天使輪融資后,陳睿開始給這家“最不像公司”的團隊擔任業務顧問,直到2014年獵豹移動成功IPO,陳睿索性正式加入B站。
新公司缺人,于是李旎被老戰友陳睿挖來,成為了B站的首席運營官(COO)。這一年,李旎剛滿28歲。
與陳睿的興趣驅動不同,李旎曾在媒體采訪中坦言自己當時并不太了解“二次元”,只能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而對于B站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一個可以發彈幕的網站”。但她卻看中了徐逸和陳睿的理想主義。
那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狂飆歲月,李旎也伴隨著浪潮迅速成長。根據B站的財報顯示,李旎主要負責本公司的整體運營,領導多個戰略職能部門,其中包括內容生態建設、商業化、戰略規劃、投資及品牌營銷。至此,B站鐵人三角形成。
2018年,嗶哩嗶哩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李旎兼任副董事長;2021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兩次IPO敲鐘現場,李旎都作為公司少有的女性高管站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她也得到了豐厚的獎勵。嗶哩嗶哩在2023年年報中披露——2023年3月31日,公司決定按2018年股權激勵計劃,授予COO李旎女士單筆100萬股的獎勵股權。
根據當日公允價值來看,這筆獎勵折合人民幣1.61億元。目前,李旎通過Saber Lily Limited擁有授出的300萬股期權及限制性股分單位相關Z類普通股和908,300股Z類普通股的權益,在Z類普通股持股占比超過創始人徐逸。
從二本學生到百億市值上市公司高管,李旎的故事里沒有爽文開局,而是普通女孩一步一個腳印的逆襲之路。
B站鐵娘子如何煉成:操刀商業化,李旎憑什么?
猶記得2020年的五四青年節,一條名叫《后浪》的演講視頻全網刷屏。隨后,B站股價一改近幾日不斷下跌的頹勢,次日開盤一度漲近8%,市值暴漲超40億人民幣。
這是B站繼當年“最美的夜”跨年晚會后的又一次大范圍出圈,而兩次爆款背后都少不了李旎的身影。
李旎的代表型案例還有很多,2019年首次提出“萬物皆可B站”的概念,她正式宣布向品牌合作伙伴開放生態合作,推動B站的商業化進程。在她主導下出品的《入海》《風犬少年的天空》《說唱新世代》等行業標志性爆品層出不窮,包括《三體》動畫等在內的近90多部國產動畫、以及《人生一串》等多部網生新派紀錄片。
還有投資并購。自 2015 年起,B站投資了國內外超 100 家企業,涵蓋動畫、游戲、音樂、工具、社區等多個領域,不斷拓展業務外延,這之中少不了李旎的主導或參與,此外,這位80后女高管還主導了嗶哩嗶哩電競的并購重組。
最為轟動的是2020年9月,B站斥資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此后,B站獲得了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新合作由此展開,這也曾被看作是B站構建內容生態護城河的重要一環。
李旎曾說,“我是一個喜歡先考慮實操的人,陳睿和徐逸比較樂觀,樂觀的時候會看得比較遠,但我要想清楚這個事究竟怎么做”——陳睿和徐逸負責高瞻遠矚,而她負責落地,這或許是對這位COO最貼切的注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怎么賺錢”一直是B站作為內容社區難以擺脫的質疑,而李旎則被外界視為真正推動B站商業化路線的操刀人。在她的帶領下,B站的商業體系和廣告營銷體系得以建立、商業流量中臺完成建設,通過游戲、直播、會員等內部商業化變現效率也迅速提升。
嗶哩嗶哩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全年總營收達225.3億元,實現全年正向經營現金流。這一次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董事長兼CEO陳睿給出了盈利時間表——“有信心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利潤轉正,并且開始盈利。”
財報里,董事會為李旎的貢獻作了簡單總結——“過往李女士組建了強大的業務和運營團隊,團隊在其領導下成功拓展收入來源及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也許更為直接的肯定,是她拿下1.6億元的股權激勵獎勵。
中國大廠,正崛起一群女將
放眼望去,一群女性正進入中國互聯網大廠的權力中心。
我們先從一個略顯神秘的女高管說起——拼多多阿布(顧娉娉)。阿布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同門師妹,在浙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她就曾進入黃崢的第一個創業項目上海歐酷網絡科技,此后,與黃崢一起戰斗多年的阿布,見證了拼多多的從0到1。
2020年7月,拼多多上市即將滿兩年之際,黃崢選擇“退休”,一路相伴創業的陳磊上任。而在拼多多內部,阿布一直在最核心的位置。
類似的經歷還有小紅書COO丁玲(薯名:柯南)。丁玲是毛文超在斯坦福讀MBA時的同學,2015年加入小紅書后負責社區運營業務,現在是小紅書的首席運營官,同時負責小紅書電商、商業化的產品和技術。不過,據媒體爆出,因為個人原因柯南選擇在2024年春節后休假,至今尚未有進一步消息。
更具代表性的當屬字節跳動張楠。追溯起來,張楠加入字節跳動已有10年——2013年,張楠的創業團隊被今日頭條收購,由此進入字節,并在2016年從0到1推出了抖音、火山等產品。2018年,張楠成為抖音首位女CEO,全面負責抖音、火山、市場品牌等業務;兩年后再晉升為北京字節跳動CEO,正式執掌公司中國業務,成為張一鳴最為倚靠的女將,短短數年完成了令人難以企及的人生蛻變。
今年2月,張楠宣布辭去抖音集團CEO一職,準備“原地重啟”,未來將把精力聚焦在剪映的發展上,與這個AI的時代一起成長,共同繪制出腦海中的奇幻世界。她說,“這是我給自己下一個十年的禮物,在有限的人生中,進行一場無限的游戲。”
此后,抖音集團對外稱沒有新設CEO的計劃,幾位板塊負責人各牽一線,其中就包括抖音另外兩位值得一提的女高管——電商負責人魏雯雯、生活服務負責人浦燕子。
公開資料顯示,魏雯雯曾在百度、58到家等互聯網企業工作,于2017年加入字節跳動,負責今日頭條、巨量引擎等產品的廣告和商業化相關業務,直至2021年晉升為抖音電商總裁,負責中國區業務;而浦燕子是字節商業化最核心的人員之一,同時也是抖音集團商業化負責人,她于2013年加入抖音集團,是抖音的早期員工之一,歷任今日頭條商業化副總經理、字節跳動商業化銷售副總裁等。
此外,還有京東首位女CEO許冉、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戴珊等業績卓著的70后。許冉畢業于北京大學,畢業后便進入普華永道,2018年正式進入京東,從財務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到CEO。徐雷曾說:“她有專業度,比我和老劉更年輕,也更有戰斗力。”
戴珊則更為矚目,早年畢業于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是馬云帶過的最后一屆學生,也是阿里巴巴18個創始團隊成員之一。“個子嬌小,說話細細柔柔”的她在阿里曾帶領過傳奇的“中供鐵軍”、做過首席人才官、擔起淘天集團CEO重擔,直到去年底又去協助集團籌建阿里巴巴集團資產管理公司——蔡崇信在全員信中說到,“這是阿里變革之后新的業務職能,需要開拓的精神和極強的組織架構能力,戴珊將充分發揮她的專長。”
回過頭來看,在浮浮沉沉的中國互聯網圈,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她們在以男性為主要力量的商業世界里,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超越常人的蛻變。而在一次次的權力交接中,她們往往寵辱不驚,見證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人來人往,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