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覃思悅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4月初,法國運動零售商迪卡儂(Decathlon)集團發布了2023年業績報告。
業績報告顯示,2023 年,迪卡儂集團業績達156億歐元(約合1222.93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1.15%。其中線上銷售額占集團收入的17.4%,較2022年增長0.7%;2023年集團凈利潤達9.31億歐元。
迪卡儂認為,2023年,持續的高通脹、地緣政治等不穩定因素導致全球消費者支出行為放緩,同時也影響了業績增長的增速。迪卡儂全球首席執行官Barbara Martin Coppola表示:“2023 年,全球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環境挑戰。在迪卡儂,我們選擇于這一時刻進行品牌升級,為未來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這份業績報告中,迪卡儂用了不少筆墨強調公司于3月發布的全新品牌形象和戰略布局。今年3月12日,迪卡儂集團宣布全球品牌煥新,發布了包含“軌道”形標志的全新品牌形象,并推出全新品牌宗旨“Move People Through the Wonders of Sport”。同時,迪卡儂全新品牌戰略“北極星”也隨之公布。
迪卡儂方面表示,基于全新的品牌宗旨,“北極星”戰略聚焦三大關鍵領域,即重塑客戶體驗、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以及實現企業端到端的現代化。
1976年成立于法國的迪卡儂之所以能夠快速占據市場份額,主要靠兩大,一個是品類多,另一個就是依靠平價觸達大量消費者。
米歇爾·雷勒克創立迪卡儂時,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個平價但多樣的運動零售品牌。迪卡儂有超過40種自有品牌,涵蓋自行車、球類運動、跑步等多種運動,除此之外,迪卡儂還提供馬術、潛水、露營等小眾運動裝備。
在“多品類”這一點上,“北極星”戰略并未做太多改變。在“北極星”戰略之下,迪卡儂重新整合了旗下品牌,推出了QUECHUA(戶外運動)、TRIBORD(水上運動)、ROCKRIDER(山地騎行運動)、DOMYOS(健身運動)等九大品牌。同時,迪卡儂還單獨設立了四大專業品牌,分別是VAN RYSEL(公路自行車運動)、SIMOND(攀巖運動)、KIPRUN(跑步運動)以及SOLOGNAC(狩獵運動)。
然而,在低價這一優勢上,“北極星”戰略似乎并不打算讓迪卡儂繼續和“薄利多銷”的標簽捆綁。在迪卡儂的全新品牌矩陣中,不乏VAN RYSEL、BTWIN這樣多數產品定價超過四位數甚至五位數的高端定位品牌。

2023年,迪卡儂的凈利率為5.9%,和2022年持平。作為對比參考,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運動品牌往年的凈利率普遍高于10%。同時,1.15%的年收入增速似乎也暗示著迪卡儂的平價模式已經到了需要轉變的時刻。
迪卡儂全球首席產品品牌官Fabien Brosse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承認,迪卡儂確實有意在發展高端品牌,但這并不意味著迪卡儂會完全丟掉平價優勢,“讓人人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里仍然會是迪卡儂的第一要義,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不會改變。但同時,我們希望迪卡儂在專業市場也有一定份額,我們的四個專業品牌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
在2023年業績報告中,迪卡儂并未單獨透露中國市場的營收數據。不過,界面新聞從迪卡儂方面獲悉,中國市場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穩定在百億元人民幣級別,是迪卡儂營收前五名市場中唯一一個來自亞洲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