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中國天楹(000035.SZ)對新能源業務的大手筆投入,引發市場質疑。
4月2日晚,中國天楹公告,與黑龍江省安達市人民政府達成合作,擬投資建設安達市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
項目實施主體為中國天楹全資子公司安達市天楹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安達天楹),總投資約169.5億元。
上述項目包括新能源裝機容量1.8 GW,其中,風力發電1.4 GW(含新增0.4GW風電上網)、光伏發電0.4 GW,配套建設重力儲能等綜合儲能140 MW/280 MWh。另包括綠氫裝置規模10萬噸/年,氨裝置規模3.8萬噸/年,甲醇裝置規模62萬噸/年。項目根據整體規劃與建設進度,分階段、分期進行開發投資建設。
中國天楹認為,本次合作符合其“環保+新能源”雙引擎驅動發展戰略,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對其新能源業務發展和經營業績提升將產生積極影響。
但上述項目引發市場質疑,其資金來源何處。
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中國天楹實現營業總收入37.55億元,同比下降2.89%;歸母凈利潤3.26億元,同比增長158.9%。
截至去年9月底,該公司資產總計276.27億元,貨幣資金僅17.97億元,負債總額169.04億元,包括短期借款25.77億元、流動負債78.25億元,負債率為61.19%。
針對資金來源,公告披露,除中國天楹少部分出資外,還將引入保險資金、產業基金等多種途徑的資金。
中國天楹是一家老牌環保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城鄉綜合環境服務業務、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環保裝備制造業務以及新能源業務。
2022年9月,中國天楹已宣布了一個光儲氫氨一體化項目。該公司原計劃斥資700億元,在通遼打造風光氫儲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具體包括風力發電6 GW、光伏發電4 GW,重力儲能2 GWh,綠氫5萬噸/年,綠氨30萬噸/年。
同時,該公司計劃打造零碳產業裝備制造中心,重點聚焦重力儲能、綠氫、綠氨、生物質等領域。
但半年前的公告顯示,該項目還處在開工建設前的核準(報備)階段。
在去年的財報中,中國天楹對新能源業務介紹是:以儲能為據點,向前端擴展至分布式光伏發電、地面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生產業態,向后端擴展至智能柔性電網等電力消納環節。
從業務構成看,新能源暫未給該公司帶來太多實際性營收。
去年上半年,中國天楹的營收構成包括垃圾處理、環保設備及其他、城市環境服務,占總營收占比分別為47.28%、31.39%、21.32%。
除上述項目外,近半年來中國天楹頻繁宣布你投資新項目,且多集中在重力儲能領域。
去年9月,中國天楹子公司江蘇能楹與右玉縣人民政府簽署100 MWh重力儲能項目合作協議。一周后,江蘇能楹與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推進新能源開發和重力儲能產業落地等。
10月,江蘇能楹宣布計劃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100 MW/400 MWh重力儲能項目及相關產業。
同月,中國天楹還與吉林省遼源市人民政府就通過重力儲能實現廢礦坑綠色修復、打造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項目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該公司還與新疆伊寧縣人民政府簽署了100 MWh重力儲能項目合作協議。
11月,江蘇能楹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擬投建100 MWh重力儲能項目,采用自建高程式重力儲能,包含儲能系統、發電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升壓站以及廠房等其他公輔配套系統。
12月,中國天楹再出手,江蘇能楹與國能(浙江溫州)能源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溫州供電公司和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簽署協議,擬建設15 MW/60 MWh山體式重力儲能電站,預計總投資3.48億元。
上述多個項目并未披露具體金額,但勢必給中國天楹現金流帶來一定壓力。
截至4月3日收盤,中國天楹上漲0.45%,收于4.49元/股,總市值113.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