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范建
4月2日,“保溫杯第一股”哈爾斯(002615.SZ)披露2023年成績單,公司收入24.07億元,同比下降0.86%,歸母凈利潤2.50億元,同比增長21.31%。
收入微降、業績大增背后,有一個特殊情況。去年,公司收到哈爾斯路2、6號地上建筑補償款和土地使用權補償款,合計5385.02萬元;這部分資產出售產生的利潤,占到了上市公司利潤總額14.57%——如果剔除這個極為特殊的影響因素,哈爾斯2023年的利潤增長極為有限。
哈爾斯創始人呂強,1985年開始在自己的家鄉,“中國五金之都”浙江永康,創辦四路輕工機械廠,主要生產電風扇上的鋁開關箱配件;3年后,又創辦了永康縣活動鉛筆廠,與上海文化用品批發總公司、中鉛一廠和豐華圓珠筆廠合作,生產鉛筆和圓珠筆;1996年,創立浙江哈爾斯工貿有限公司,生產過絞肉機、電子秤、垃圾桶等多個產品。
1999年底,51歲的呂強再度轉型,將目光投向不銹鋼器皿。兩三個月之后,哈爾斯生產出了第一只不銹鋼保溫杯。
2002年,為了鼓勵哈爾斯,當地將經濟開發區哈爾斯廠區門前的馬路,冠名為“哈爾斯路”。
當年,呂強請來了原豐華圓珠筆廠董事長兼總經理蔡瑞興,擔任哈爾斯總經理,成為永康乃至金華地區引入職業經理人推動企業發展的典型案例,造就了“哈爾斯現象”。
短短幾年時間,哈爾斯便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廠,逐漸成長為中國保溫杯市場的頭部企業之一。
2011年9月,公司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保溫杯第一股”。那個時候的哈爾斯,是一家典型的制造型企業,以OEM和ODM代工業務為主,大部分訂單來自海外。
B端業務的好處是相對穩定,能夠快速起量,弊端在于盈利能力偏低。行業內流傳的一句話便是,中國工廠出廠價30元的保溫杯,國外品牌能賣到30美元。
這種產業鏈中的相對弱勢地位,也給哈爾斯的業績波動埋下伏筆。一旦出口環境發生變化,必將影響公司的業績表現。從2017年開始,公司業績開啟下滑趨勢,2020年陷入虧損,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進入恢復期。
公司上市后,呂強和職業經理人蔡瑞興,因年齡逐漸退出日常經營管理,哈爾斯二代接班。
呂強的女兒呂麗珍、呂麗妃,以及女婿歐陽波,陸續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呂麗珍和歐陽波都出任董事、副總裁職務。
新一代推動哈爾斯的轉身。繼續穩固代工業務的同時,公司加大對OBM(自主品牌)業務的布局。
2013年,哈爾斯創立了源于法國設計的中高端健康化品牌SANTECO;兩年后,推出了定位于原創設計的潮牌水杯品牌NONOO;瑞士百年水杯品牌SIGG曾是哈爾斯的代工客戶,2016年,哈爾斯成功逆襲,以1610萬瑞士法郎將其收購。
高端化、全市場、多渠道,是哈爾斯近些年的發力方向。公司除了借助電商和直播等渠道布局國內市場,也利用Tiktok等媒介,推進跨境電商業務。
哈爾斯的品牌化轉型,已經在財務數據上有顯著變化。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下降6.34%,而銷售費用增長了30.38%。
近年,原本在消費市場聲名不顯的哈爾斯,在營銷上頻出大手筆,不僅聘請TFBoys之一的王源代言,還接連推出各種聯名活動。
去年,哈爾斯表示,為了配合新媒體營銷,公司將投資短劇視頻、AI數字人、影視動漫及IP合作,意外成為短劇概念股,收獲了一個漲停。
當然,這些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3年,哈爾斯旗下境外業務收入19.76億元,同比下降3.03%;境內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49%至4.31億元。
不過,整體上來看,公司OBM業務只能說是小有進展,離撐起公司未來發展,還有一段距離。畢竟,境內業務占比不到兩成,毛利率23.78%,遠低于境外業務的32.82%。
因為自有品牌業務,哈爾斯一直飽受存貨問題困擾,近幾年一直都要計提資產減值。截至2023年底,公司存貨規模4.95億元,同比增長近20%;當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超2000萬元。
當下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于老牌龍頭哈爾斯來說,并不算輕松。
2021年,永康隔壁的武義縣,另一家保溫杯企業嘉益股份(301004.SZ)成功上市;它們的另外兩家同行,希諾股份與同富股份,都曾向A股IPO發起沖擊。
大家的業務模式差不多,OEM、ODM代工和OBM自有品牌業務綜合發展。從業績表現與預期來看,哈爾斯并不占絕對優勢。
另外,傳統杯具巨頭富光,以及層出不窮的網紅新勢力品牌,都在憑借自己的產業優勢,向保溫杯市場發起沖擊。
創一代留下的品牌短板,能否由二代來補齊這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