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瞰巴黎 Patricia Crifo、Maxime Elkington
編輯|Meister Xia
一覽:
- 水是生命之源,在糧食安全、人類健康、地區穩定和國際局勢演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水資源安全是指能為人們提供健康的水質和充足的水量。
- 全球用水量在不斷增加,但可用的淡水資源卻在減少,進而加劇了緊張局勢。
- 水資源問題必須囊括所有利益相關方,包括當地居民和原住民,因為他們往往能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提供重要洞見。
- 聯合國《2023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估計,按照目前的速度,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6下設的細分目標都無法按時實現,部分領域的實施速度需要翻兩番。
水是生命之源,是所有文明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也是當今很多社會議題的核心。在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主導全球討論的時代,水資源安全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關鍵挑戰。水資源安全是指是能為健康、生計、生態系統和生產提供可接受的水量和水質,且不會對人類、環境和經濟帶來無法接受的水資源相關風險[1]。水資源安全與水壓力的概念密切相關,后者是衡量人類活動對天然淡水資源壓力的一個指標[2]。
聯合國深知水的重要性,因此,其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六項,便是“確保到2030年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并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無論是滿足農業所需,保障糧食安全,還是為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和能源生產提供支持,水在社會中的作用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然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風險正威脅著這一資源及其安全。
01 水:社會的支柱
聯合國《2023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3] 強調了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在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支持人類健康和生計,以及減輕氣候變化影響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水無疑是糧食安全的關鍵,是農業賴以生存的第一大支柱,沒有水,饑荒可能會席卷全人類。據估計,2022年全球有6.91億至7.83億人面臨饑餓[4]。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壓力和不確定性只會加劇這種狀況,對人類生命構成巨大威脅,影響糧食安全,導致營養不良,并影響地區穩定性。
“水資源安全不僅對保障糧食供給和提供衛生服務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必要條件。”
的確,水資源安全不僅對保障糧食供給和提供衛生服務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必要條件。聯合國享有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Pedro Arrojo-Agudo指出:“潔凈水的匱乏會使人心生絕望、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導致大規模移民、暴力,以及區域動蕩。”水資源短缺地區往往面臨沖突爆發或惡化的可能。例如,持續受沖突和貧困干擾的索馬里是一個農業大國,畜牧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近40%。干旱時常侵害該國,并且在過去30年間,其發生頻率顯著增加。研究表明,受干旱影響,部分農民和牧民轉而從事非法活動以彌補收入損失,或是支持反叛組織以換取現金收入[5],因此,該國的暴力局勢進一步惡化。聯合國薩赫勒地區發展問題特別協調員Abdoulaye Mar Dieye在一次強調水在維護薩赫勒地區和平重要性的會議上稱:“正是在缺水的背景下,博科圣地誕生了。”
這種緊張局勢的加劇不僅會導致國內動蕩,還會引發國際外交緊張局勢。由于淡水資源與河流和湖泊一樣不分國界,常常成為國際爭端的源泉。超過60%的淡水資源至少由兩個國家共享[6],這凸顯了各國在此問題上合作的必要性。“如果水資源的外交政策缺乏科學依據,那么水資源沖突將變得更加普遍[7]。”
02 用水需求不斷增加
過去40年間,全球用水量每年增長約1%,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這一趨勢的出現是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農業、工業和市政部門在水資源的使用和消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聯合國《2023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
注:全球取水量從1900至2018的變化趨勢,單位km3/年,三種顏色從左至右代表市政取水、工業取水、農業取水。
2010至2018年間,市政取水量增加了3%,農業取水量則增加了5%,占總取水量的72%。同期,由于火力發電的冷卻過程更加節水,工業取水量減少了12%。農業和城市之間在供水方面的矛盾和權衡日益加劇。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預計到2050年,城市用水需求將增加80%。
03 人均資源不斷減少
在全球用水需求增長的同時,可用淡水資源在過去20年間不斷減少。2000至2018年間,全球人均內部可再生資源(IRWRs)減少了20%。
圖片來源:聯合國《2023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 全球人均可再生水資源擁有量
這種下降對資源起點最低的國家影響最大。這些國家通常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亞、西亞和北非。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均可用水量在過去十年間下降了40%。然而,全球性的統計數據可能會具備一定的誤導性,從而掩蓋地方性的水壓力問題。IRWRs的下降對不同地區和不同國家影響可能千差萬別,并且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差異。考慮到水是一個地方性問題,水資源問題的解決必須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其對人口的直接影響。
04 全球基準水壓力
超過7.33億人生活在水資源高度緊張(水壓力值70%)或嚴重緊張(水壓力值100%)的國家,這部分人口占全球人口的近10%。基準水壓力,是總取水量和可用地表水量及地下水量的比值。
約有12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短缺和匱乏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業面臨著嚴峻挑戰:需要雨水灌溉的耕地和牧場地區干旱頻發,灌溉地區水資源高度緊張。北非、西非和非洲南部的人均水量均低于1700立方米,這意味著該國已經無法正常滿足糧食和其他部門的用水需求。
05 稀缺性與安全性
水壓力(或稱水資源短缺)由水需求量與可用水資源的比率來衡量,用來描述淡水需求量與可用水量之間的不匹配現象。水資源安全的概念更為寬泛,涵蓋獲取水服務、避免水質變差,以及確保獲得安全用水的適當水治理[8]。例如,物理性缺水并不包括經濟性缺水,經濟性缺水指的是有足夠的水資源滿足人類和環境需求,但由于缺乏相關基礎設施或水資源管理不善,獲取水資源的途徑受到限制。
全球范圍內有12億人生活在物理缺水的條件下,除此之外,約有16億人面臨著經濟缺水[9]。這包括因管理不善導致的水源污染、農業或工業用水不規范、用水效率嚴重低下等情況。事實上,在物理缺水現狀惡化的同時,淡水污染也在加速,威脅著更多的飲用水資源,嚴重影響著環境和人類健康。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計,每天有4000名兒童死于因污染水和衛生設施不足導致的疾病。水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在農業中頗為普遍,畢竟,農業用水占據了全球70%的淡水資源。但是,由于灌溉系統滲漏、應用方法效率低下,以及種植環境不當等因素,浪費的比例高達60%[10]。
此外,氣候公正在締約方大會上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其目的,是分清誰是當前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者和主要受害者。一方面,占世界人口16%的最富裕國家排放了近40%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最貧窮的兩類國家雖然占世界人口的近60%,但其排放量卻不到15%[11]。
發展中國家最受干旱和缺水的影響,它們的經濟也往往最依賴于極度需要水資源的農業部門。因此,供水不確定性的增加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影響最大,而它們恰恰最需要經濟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如果沒有國際聲援,發展中國家將很難打造經濟韌性,并調整其農業和供水系統。此外,缺乏利用自然資本的適當途徑和能力可能會導致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使用和開采,犧牲長期利益以滿足短期需求,從而使前景更為悲觀。
06 解決方案:伙伴關系、合作、協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八屆會議(COP28)期間,各國討論了多種類型的缺水解決方案,包括推廣技術創新,提高用水效率,以及投資基礎設施,避免因滲漏和蒸發而造成水損失等。水資源短缺問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12]。區域性的水資源問題較為復雜,因此,解決方案也各有千秋。不過,各國還是反復提及了適用于所有項目的一大共同支柱,即采納全局思維,全面打造合作伙伴關系。
例如,歐洲館主辦的會外活動強調了這種全局觀和包容性在減輕水資源相關風險方面的作用。可持續發展目標6的推進遲遲沒有進展,這進一步凸顯了伙伴關系與協作的必要性。事實上,幾乎所有與水有關的干預措施都需要某種形式的伙伴關系,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關系對可持續發展目標6的實現至關重要。
“保障水資源安全的重責應由政府、社區和個人共同承擔。”
供水系統與各大環境、經濟和社會系統緊密相連,這些相互關聯的系統疊加復雜的水文情況強調了全局思維的重要性。對各國而言,全局思維的關鍵便是將各大利益相關方納入考量。當目標不一致時,需要傾聽他們的聲音,以確保在面對水資源短缺時采取協調一致的方法。這一舉措有助于各方基于共識,對目標、成果和結果形成明確的共同愿景。例如,COP28期間討論的一個重要議題,便是將當地居民和原住民的聲音納入氣候適應伙伴關系。
畢竟,這些群體對環境和生態系統有著深刻了解,掌握著至關重要的信息和知識。他們往往身處氣候變化及水資源動態的第一線,在他們的支持下,相關舉措能夠滿足具體挑戰所需,確保無人掉隊,并保障“享有安全的清潔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人權”得以實現。
07 總結
在迪拜舉行的COP28 將水資源安全這一重要議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副總裁 Ambroise Fayolle在“氣候之水”展館舉行的一次活動中堅稱:“各大開發銀行已將水資源問題列為了本次締約方會議的優先事項之一。”
歸根結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淡水污染的挑戰需要全面的戰略解決方案。加強治理、建立創新伙伴關系、采取綜合性的資源管理手段已經成為前行的關鍵。COP28會上反復強調了綜合性方法的重要性。這種方法應囊括所有利益攸關方,包括當地居民和原住民,因為這些直面缺水危機的人群往往能對可持續管理做法貢獻重要洞見。
在全球不斷向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可持續發展目標6邁進的過程中,可以視COP28提出的洞見為行動指南。保障水資源安全的重責應由政府、社區和個人共同承擔。它涉及環境、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觸及所有人的基本權利。實現一個水資源安全的未來離不開集體協調行動。
聯合國《2023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估計,按照目前的速度,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6下設的細分目標都無法按時實現,部分領域的實施速度需要翻兩番,甚至更多。因此,我們距離變革所需的正軌還有一定的距離。話雖如此,COP28期間圍繞水資源安全所展開的各項活動凸顯了這一主題在全球談判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并為即將在阿塞拜疆舉行的COP29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
1.Grey, D., &Sadoff, C. W. (2007). Sink or swim? water security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ater Policy, 9(6), 545–571. https://doi.org/10.2166/wp.2007.021
2.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2021). State of the World’s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o.org/documents/card/en/c/cb9910en
3.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23).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5: water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4.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2023). 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o.org/hunger/en/
5.Climate Diplomacy. (n.d.). Droughts, livestock prices, and armed conflict in Somalia. Retrieved. from https://climate-diplomacy.org/case-studies/droughts-livestock-prices-and-armed-conflict-somalia
6.United Nations News. (2023, March). UN Water Conference: reducing cross-border tens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3/03/1135002
7.United Nations. (2023, February 7). Conflicts over water will become more common without science-based water diplomacy, panel tells UN General Assemb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pga/77/2023/02/07/press-release-conflicts-over-water-will-become-more-common-without-science-based-water-diplomacy-panel-tells-un-general-assembly/
8.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22).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2/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I_Chapter04.pdf
9.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IWMI). (2007).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wmi.cgiar.org/assessment/files_new/synthesis/Summary_SynthesisBook.pdf
10.World Wildlife Fund (WWF). (n.d.). Water scarc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threats/water-scarcity
11.Guivarch, C., Méjean, A., &Taconet, M. (2021). Climate change and inequality. Finance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fandd/issues/2021/09/climate-change-and-inequality-guivarch-mejean-taconet
12. Global Water Partnership (GWP). (2011). How to manage the transition to water security and a green ec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wp.org/en/About/more/news/News-and-Activities/How-to-Manage-the-Transition-to-Water-Security-and-a-Green-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