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四大城燃企業去年業績全部出爐,歸母凈利潤總計約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5%。
其中,新奧能源(02688.HK)股東應占凈利同比增長16.2%至68.16億元,凈利位居四大城燃企業之首;昆侖能源(00135.HK)次之,股東應占凈利約56.82億元,同比增長8.7%。
華潤燃氣(01193.HK)股東應占凈利為52.24億港元(約合48.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股東應占凈利15.75億港元(約合14.55億元人民幣),凈利居于末尾,但其同比增幅達63.2%,增速最快。

燃氣銷售仍為城燃企業主要收入來源,但增長幅度有限,甚至出現下降。
去年,昆侖能源燃氣銷量最大,為492.8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6%。天然氣銷售業務實現收入1406億元,同比增長6.6%,占到公司總收入的79%以上。
同期,華潤燃氣天然氣銷量為38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1%;天然氣等產品銷售收入為826.25億元,同比增長約10%,占到總收入的八成以上。
新奧能源去年天然氣銷售量達336.21億立方米,同比微長2.8%。其零售和批發總收入為903.06億元,同比增長0.29%,占到總收入的79%。
港華智慧能源燃氣銷售量1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去年,其燃氣銷售收入為164.16億元,同比微降0.8%,占到總收入的八成以上。
去年,港華智慧能源退出了上海燃氣25%的股權,并于年內收回46.63億元資金。雙方表示,未來將繼續在天然氣資源、低碳能源、服務及技術等領域合作。

燃氣接駁是城燃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因受到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影響,城燃公司的燃氣接駁業務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燃氣接駁是華潤燃氣和港華智慧能源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去年,華潤燃氣的燃氣接駁收入同比下降11%至108.88億元;華智慧能源接駁銷售額同比下降22.6%至18.68億港元(約合17.26億元人民幣)。
新奧能源的燃氣接駁安裝收入同比下降10%至53.37億元,是該公司繼燃氣零售、燃氣批發和泛能業務之后的第四大收入來源。昆侖能源沒有燃氣接駁業務。
去年,四大城燃企業在非燃氣業務領域實現了較好增長。
報告期內,華潤燃氣的綜合服務營業額為40.4億港元(約合37.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凈利同比增長19%至13.7億港元(約合12.66億元人民幣)。
期內,華潤燃氣分布式能源業務新簽約30個項目,累計項目數量達到173個,裝機規模1.2 GW;新簽約分布式光伏項目98個,累計項目數量達到168個,裝機規模達213.7 MW。
去年,華潤燃氣新投運充電站61座,累計投運充電站232座,售電較去年同期增長14.7%至3.1億度。
新奧能源去年的泛能業務收入增長33%至145.13億元,毛利增加23%至19.07億元;智家業務收入增長19%至37.02億元,毛利增長21%至25.17億元。
去年,港華智慧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倍,為10.56億港元(約合9.75億元人民幣),是其四大業務中唯一實現收入增長的業務板塊。
除了可再生能源業務,港華智慧能源的業務還包括銷售管道燃氣業務、燃氣接駁和延伸業務。
港華智慧能源去年累計建成124個零碳智慧園區,在23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布局超過1000個可再生能源項目,涵蓋光伏、儲能、充換電站、工商客戶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
昆侖能源沒有布局新能源業務。除了燃氣銷售業務之外,該公司還包括液化石油氣(LPG)、液化天然氣(LNG)加工與儲運業務、勘探與生產三大業務。
去年,昆侖能源LPG業務實現收入268.01億元,同比下降8.3%;LNG加工與儲運業務實現收入90.42億元,同比增加5.9%;實現原油銷售收入9.11億元,同比減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