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不到一年時間,殼牌中國集團迎來新任主席。
4月1日,界面新聞從殼牌中國獲悉,即日起曲雪梅出任殼牌集團執行副總裁、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她是殼牌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集團主席。
去年7月至今,殼牌中國主席由陳琳擔任,成為殼牌中國歷史上首位女性集團主席。她曾在殼牌集團的上游、一體化天然氣及下游等業務板塊擔任管理崗位,具有豐富的財務和業務經驗。
“陳琳女士目前正在病假期間,并已卸任當前職務。”殼牌中國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
曲雪梅于2017年加入殼牌后,主要負責該公司潤滑油業務,曾擔任大中華區潤滑油市場部總經理,并于2021年出任殼牌全球潤滑油市場副總裁。

殼牌援引咨詢公司柯萊恩《全球潤滑油行業:2022年市場分析與評估報告》顯示,殼牌潤滑油連續17年全球銷量第一。去年,殼牌在全球潤滑油市場的份額保持在11.6%。
與陳琳具有財務經驗不同,殼牌認為,曲雪梅的優勢體現在高績效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
官網資料顯示,殼牌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用約8.2萬名員工。其中,在中國有超過2萬名各類員,其中99%以上是中國公民。
去年6月,殼牌提出“業績、紀律、簡化”三大原則。在該指導原則下,殼牌曾表示將“以質而非量”作為業務落腳點,在更多專注于所擅長的領域。
三大原則提出后,殼牌首先在低碳業務領域進行了收縮。去年6月,殼牌取消了旗下碳抵消業務每年1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據路透社去年10月報道,殼牌計劃在全球對其低碳解決方案部門進行裁員,裁員比例為15%;今年2月,殼牌宣布永久關閉在美國加州運營的七座加氫站等。
殼牌是最早提出能源轉型的跨國石油公司之一,于2021年2月發布“賦能進步”戰略,旨在減少石油產量,擴大液化天然氣(LNG)業務規模,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等。
后因為地緣政治問題,全球能源安全成為第一要務,疊加目前新能源盈利能力有限,殼牌等跨國石油公司放緩了能源轉型步伐,更加強調盈利能力。
3月14日,殼牌集團發布了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能源轉型更新方案。最新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銷售的能源產品的凈碳強度降低15%-20%。之前制定的目標是降低20%;殼牌還取消了此前制定的2035年降低45%的計劃。殼牌稱,繼續維持其2050的凈零目標。
去年,殼牌全年調整后利潤為282.5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但較2022年創紀錄的399億美元下降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