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觀察
如果班上有一個學生不好,那可以認為是這個學生的問題。如果學生都不好,連三好生都出了問題,那問題就不在學生了。
同樣的邏輯,也許可以應用到腫瘤NGS行業。燃石醫學,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一直被視為“優等生”,但其發展道路并非一帆風順。2023年,燃石醫學設定了三個目標:“盈利”、業務增長、在多癌種早篩領域成為國內市場的領頭羊。
雖然最終只有增長目標未能達成,這背后反映出的挑戰,可能比表面上看到的更為嚴峻。
燃石醫學在2023年的院內業務增速和毛利率均未達到預期,這表明公司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在對2024年的業績展望中,燃石醫學并未給出具體的增長預測,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司對未來市場形勢的謹慎態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燃石醫學試圖通過降本增效的策略來實現“盈利”,以此重建市場的信心。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取得了成效,但是否能夠持續并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燃石醫學的案例也許在提醒我們,即使是行業內的“優等生”,也難以獨善其身,整個行業的挑戰和問題需要全行業共同面對和解決。對于燃石醫學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如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調整戰略,將是其未來成功的關鍵。
01 營收目標未能達成
燃石醫學在2023年初設定了全年收入至少增長20%的目標,但最終未能實現。2023年,公司的收入總規模為5.37億元人民幣,相較2022年的5.63億元有所下降,同比減少了4.58%。
業績下滑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多方面。其中,2023年下半年開始的醫療行業反腐行動對燃石醫學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影響在公司的中心實驗室業務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中心實驗室業務,即公司通過與醫院和醫生合作,將患者的樣本送至公司實驗室進行檢測的服務,在2023年的收入為2.33億元,同比下滑了26%。
然而,即便是在反腐影響較小的院內增長業務方面(根據三季度財報會議,公司表示受到的反腐影響較小),燃石醫學也未能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3年,院內業務的收入規模為1.88億元,同比增長7.6%;在第四季度,剔除減值等因素后,甚至呈現出1%的下滑。
院內業務的開拓,即與醫院合作建立院內實驗室,以便合作醫院能夠使用公司的試劑盒自行進行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本應是公司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從邏輯上分析,燃石醫學在2023年的院內業務發展具備了三個顯著的有利因素,這些因素有望推動業務的增長和公司整體業績的提升。
首先,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院外業務向院內業務的轉變。這一戰略調整的原因在于,院內業務相較于院外業務具有更低的挑戰性和更高的盈利潛力。燃石醫學在第二季度的電話會議中明確表示,從第三季度開始,將有更多的院外業務轉型為院內業務,這一轉變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其次,公司在新增業務方面也有所布局,特別是在個性化MRD(最小殘留病)檢測服務上。自5月底起,燃石醫學開始在頂級醫院推廣這一服務。由于醫院引入新產品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進行安裝和調試,因此預計最早在第四季度可以看到這一新業務對公司業績的積極影響。
最后,院內業務的增長還得益于公司覆蓋醫院數量的增加。截至2022年末,燃石醫學合作的醫院數量為77家,這一數字預示著公司在院內業務方面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隨著合作醫院數量的持續增長,院內業務有望實現持續的增量,為公司帶來更穩定的收入來源。
綜上所述,燃石醫學在2023年的院內業務發展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有利條件。但最終,主要依賴于入院數量的提升,這表明其增長潛力和持續性仍需進一步觀察和驗證。
不過,燃石醫學的藥企服務業務,展現出了積極的發展前景。所謂藥企服務,主要是為藥企提供“伴隨診斷+MRD檢測“產品的研發服務,協助藥企更好地篩選靶點、研發新藥。去年,該業務收入規模達到1.16億元,同比增長58.4%。
不可否認的是,藥企服務已經是燃石醫學孵化的成功業務之一。2023年新簽約訂單達到了3.1億元。至于藥企服務業務天花板究竟有多高,能否撐起燃石醫學的預期,或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02 擠出來了“利潤”
燃石醫學在2023年設定的另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在某個季度內實現盈利。
這個目標雖然與傳統意義上的盈利有所不同,因為它排除了股權支付等非經營性因素和研發費用,但對投資者而言,這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顯示出公司管理層對業務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燃石醫學實現了760萬元的“盈利”,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開始。盡管在第三季度遭遇了一些挑戰,導致公司再次出現虧損,但在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再次實現了440萬元的“盈利”。這表明,燃石醫學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體來說,公司在銷售費用率上做出了顯著的調整,從2022年的62%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42%,這一下降幅度達到了20個百分點。
同時,通過優化人員結構和管理流程,燃石醫學在管理費用上也實現了顯著的降低,2023年的行政費用比2022年減少了近7000萬元。
此外,燃石醫學的毛利率也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達到了74.3%,這是過去三年中的最高水平。
這一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心實驗室業務的出色表現,該業務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達到了81.7%,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6個百分點。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盡管降本增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并不能充分證明燃石醫學徹底上岸的可行性。
燃石醫學未來發展的核心,院內業務和藥企服務業務方面的毛利率,實際上出現了下降。2023年第四季度,院內業務的毛利率為65%,同比減少了1個百分點;藥企研發服務的毛利率為56.9%,同比減少了14.3個百分點。這表明,公司在這些領域的議價能力還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燃石醫學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要想持續實現盈利并改變市場預期,公司需要在提升營收和增強議價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這需要公司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以及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03 期待一哥繼續證明自己
燃石醫學在2023年的確遭遇了一些挑戰,未能達到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不過,盡管院內業務的增長并不如預期,藥企服務業務的迅猛發展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這一點值得肯定。
面向未來,燃石醫學需要持續地探索和優化其商業模式,以增強院內業務的增長潛力。同時,公司也需要進一步擴大藥企服務業務的市場空間,以實現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降本增效的策略已經證明了其有效性,這將是公司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點。
燃石醫學在財報中提出的2024年上半年實現“盈利”的目標,是公司向市場證明自己經營能力可持續性的一個重要機會。通過更加亮眼的業績數據,公司有可能贏得市場的認可和信任。
對于燃石醫學來說,目前的關鍵任務包括解決股價持續低于1美元可能帶來的退市風險,以及確保公司現金流的充足性。
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現金儲備為6.15億元,而去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出額為2.56億元。按照這樣的經營趨勢,公司大約有3年的時間去證明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
在這段時間內,燃石醫學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善財務狀況,提升業績表現,并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優化,來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戰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也期待燃石醫學,通過持續的降本增效、業務模式的創新以及市場策略的優化,在未來幾年內證明自己的價值,并贏得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