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宇航
隨著六家國有大行以及頭部股份行年報披露完畢,主要銀行理財子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也隨之揭曉。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整體來看,已披露數據的12家理財子公司中,超過一半公司的盈利能力相比2022年減弱,但大部分理財子的利潤還是穩定在10億元以上。
2023年是股份行理財子的超越之年。理財規模前三名都是股份行理財子,其中招銀理財和興銀理財穩居兩萬億俱樂部,由于2023年招銀理財的規??s水和興銀理財的規模擴大,興銀理財縮小了與招銀理財的規模差距。
截止2023年底,平安理財規模同比增長了14.77%,其增長速度在目前披露信息的各大理財子中排名首位,同時成功晉級萬億俱樂部。
股份行理財子中,只有招銀理財和民生理財規模縮小,但整體縮小幅度不大。
反觀國有行理財子,多家公司在2023年規模大幅縮水。整體來看,中銀理財、農銀理財和工銀理財雖然規模略有縮水,但整體排名變化不大。其中成績最為“慘烈”的要數建信理財。作為2022年國有行理財子的規模之王,建信理財2023年底規模減少了21.47%,是目前披露數據的公司中規模降幅唯一超過20%的理財子。其凈利潤更是直接腰斬。
另一家經營情況特異的國有行理財子是農銀理財,截至 2023 年末,農銀理財理財產品余額 15872.97億元,同比減少10.67%。其凈利潤降幅也同樣明顯,2023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5.97億元,對比2022年的35.23億元,降幅將近55%。
國有行理財子中,交銀理財成為了唯一一家2023年管理規模逆勢上升的理財子,同比微升0.82%。
部分理財公司還披露了代銷數據,整體來看股份行理財子的代銷業務發展更快。
2023年興銀理財開拓中小銀行代銷合作機構超470家,覆蓋超過60家城商行、390家農信機構。通過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小銀行等行外渠道銷售理財保有規模達到86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0.32%。
另一家代銷業務發展相對具有優勢的是信銀理財,2023年信銀理財加強“線上宣傳+線下推廣”“機構+個人”的直銷體系建設和“12+3+N”的代銷渠道建設,截至報告期末,累計與 127 家代銷合作機構開展理財產品代理銷售業務。
國有行理財子中,中銀理財在代銷合作上成績不錯。通過穩步擴大理財公司合作面,2023年末合作理財公司已達13家 。
2023年各理財子在產品風格上都進行了調整,“穩健”成為了關鍵詞。
結合部分理財公司日前發布的理財業務2023下半年報告,包括中郵理財、建信理財、信銀理財、工銀理財在內的多家理財公司都加大了對于現金存款及同業存單這類相對“穩健”資產的持倉。
除了對理財產品的風險進行控制,多家理財公司更是在產品的主題上進行了創新,并通過主題創新以服務實體經濟。
農銀理財推出鄉村振興“天天利”“時時付”“豐收悅享”等系列鄉村振興主題理財產品,規模峰值近100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主題理財產品存續15只,規模133億元。完善養老金融理財產品體系,豐富養老理財產品貨架,服務客戶超6萬戶。
ESG主題方面,農銀理財持續推出 ESG 主題理財產品,2023 年新發行 ESG 主題理財產品 26 只,年末 ESG 主題理財產品共 50 只,規模 368.83 億元。交銀理財2023年新發ESG主題策略產品4只,規模合計48億,截至報告期末,存量ESG主題策略產品總規模合計63.8億元。
工銀理財則在2023年相繼推出“一帶一路”主題理財產品和“橫琴優選”跨境理財產品。信銀理財在2023年聯合公益基金會創新推出“溫暖童行”慈善理財產品。截至目前,“溫暖童行”主題已累計發行8支產品,匯集投資者善款超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