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最話FunTalk 何伊然
編輯|楊磊
6年前,一位朋友跟我說,“《盜墓筆記》、《三體》等幾個大IP的爭奪戰,精彩度不遜色小說情節本身。”
那時候,我還年輕,沒意識到這是個非常好的選題,打哈哈就過去了。
直到3月22日,網飛版的《三體》上線,迅速成為話題劇作,我想起了6年前的對話,腆著臉找到那位朋友,問,要不再聊聊?
那位朋友說,“等最終宣判后,可以聊聊。”
這個宣判所指的案子,就是備受矚目的游族董事長林奇中毒案。網飛版《三體》上線的同一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審宣判。
根據公告,經審理查明,被告人許垚因公司經營管理事宜與被害人產生矛盾,經預謀于2020年12月14日至15日間在被害人食用物品中投毒。上海一中院認為,被告人許垚系有預謀地以投毒方式故意殺人、危害公共安全,其犯罪動機極其卑劣,危害后果特別嚴重,主觀惡性極大。法院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對被告人許垚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對被告人許垚判處有期徒刑六年,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一審宣判死刑,即使上訴,二審改判的概率也并不大。但那位朋友還是很謹慎,我只有尊重他的態度。
畢竟,就在案子一審宣判下來后,我問一位游族的朋友的感受,得到的是沉默。
三年多前,林奇遇害。三年多后,將《三體》IP賣給網飛的“操盤手”許垚,在劇集上線當日領到了死刑判決,而網飛版的《三體》也褒貶不一。“三體”這個堪稱最受矚目的中國科幻IP,仿佛被施了魔咒,帶著不祥之息,隨著兩個當事人,走進了“黑暗森林”,外人難窺真相。
但,我還是從其他人那,找到了蛛絲馬跡。
01
美國時間3月22日,由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投資成本高達1.6億美元網飛版《三體》劇集正式在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和地區的流媒體平臺上線。作為近年來在全球熱度最高的中國小說,《三體》終于在影視界迎來了覆蓋面最龐大的觀眾群。
在《三體》小說連載的時候,科幻小說在國內是一個小眾圈子,國內的影視從業者也沒有信心涉獵科幻題材。因此,當低成本恐怖片導演張番番提出以10萬元購買“影視+游戲全媒體”永久版權,大劉毫不猶豫地就賣了。
但隨著《三體》小說在全球市場越來越紅,手握版權的張番番坐地起價,以遠超購買價的標的尋找合作方。不僅如此,他還提出必須要讓自己擔任影視版導演,這一要求嚇退了許多潛在合作者。
2014年6月,通過網游起家的游族網絡成功借殼上市,林奇成為A股最年輕董事長,他抱著打造“中國漫威”想法,愿意賭一把。
2014年8月26日,游族影業成立,《三體》電影上馬,張番番如愿成為總導演。然而, 2015年拍攝完成的電影版被爆是一出徹頭徹尾的災難。
傳聞一位重量級的“三體迷”試看了粗剪版后,失望而去,那部片子也就被強制要求 “雪藏”。
看著《三體》的風越吹越大,自己投入的資金卻無法變現。林奇想要讓張番番徹底退出,但雙方的談判進程極其不順利。為此,林奇以2000萬年薪的價格請來了在多個國家有法律從業經歷的許垚擔任游族影業CEO,推進收購。
據報道,2018 年1月,許垚最終以1.2億的價格和張番番達成完整版權交易。張番番夫婦獲得了千倍回報。
林奇之所以會如此大手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游族影業融到了資。2017年1月,游族影業獲得了招銀股權投資、山鷹資本的 A 輪融資,金額未披露。
我們了解到一個細節,游族影業A輪融資時,原本還有其他投資方。經過商談,林奇承諾兜底,TS都簽了,資金也募集到了投資方賬上,但當要簽投資協議時,林奇卻不愿意簽兜底函,要投資方“裸投”。于是那個投資方只好撤出,退還了所募集資金。
林奇的這一做法,與后來他和許垚的沖突,在邏輯上形成了互相印證。只是,許垚的選擇過于極端。
斥巨資拿下《三體》完整版權的林奇決定另起灶爐,成立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公司,由許垚全面負責《三體》IP開發。據統計,《三體》IP合作品牌累計達到上百家,覆蓋3C、家電、快消、文創等多個領域。
當時《三體》已經紅透半邊天,其版權也成為各家眼里的香餑餑,中影、騰訊、光線、慈文、樂視、華誼等紛紛入局,試圖分一杯羹。圍繞著該版權,故事應該會很精彩,但具體細節,也就等之后才能了解了。
總之,有了資金支持,并且能全盤掌控后,《三體》影視化似乎步入了正軌,改編也到了更為專業的制作方,國產版《三體》電視劇于2019年備案,“二次元大本營”B站承接《三體》動畫版制作,《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制作新的電影版等等,一切進展非常迅速。
但林奇的目標從來不只是國內市場,他砸重金想搞的是輻射全球的IP。
2018年,三體宇宙就頻頻爆出在和好萊塢制作平臺接觸,陸續傳出亞馬遜投資10億美元開發、HBO要接手項目的消息。
2020年9月,《權力的游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威斯正式宣布負責網飛版《三體》項目開發,并邀請《七月與安生》導演曾國祥加盟擔任導演工作。
在經歷多年波折后,一度已經廢了的《三體》IP終于被盤活了,還搭上了好萊塢最受關注的流媒體平臺,找到了業內最受矚目的制作人。官宣后,當時林奇興奮地稱:“已經迫不及待得要和奈飛以及如此優秀的創意團隊并肩踏上全新旅程。”
02
2020年,三體宇宙的一切似乎都在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外界看不到的地方,林奇和許垚在公司經營、職位調整、薪資變動等方面的分歧變得越發尖銳。據媒體報道,林奇認為《三體》的影視、游戲、玩具等項目進展緩慢且耗資巨大,不及預期,許垚無法勝任崗位職責,所以2019年1月后,許垚雖然保留著三體宇宙CEO的職務,但多數工作都被交給了三體宇宙副總裁趙驥龍。實際上,在網飛官宣開發《三體》劇集后,許垚頻頻出現在媒體面前以負責人的姿態講述未來規劃。但有爆料稱,他實際已經被調離《三體》項目組。
對于個人利益沖擊更大的是,許垚的薪酬被大幅降低。在許垚看來,自己是在項目最艱難的時刻加入的游族,扭轉了整體局勢,而當事情做完后,林奇卻違背承諾,“卸磨殺驢”。
許垚喜歡看《絕命毒師》,模仿擺弄各種毒劑,怨恨之下,他決定鋌而走險,最終,悲劇爆發,引爆了互聯網圈。
林奇中毒被送醫后,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許垚很快被拘留。有知情人士稱,許垚堅持“零口供”,拒不坦白所使用的毒素和自己的犯罪行為,這間接導致林奇錯過了搶救關鍵期,最終在2020年12月離世。
可能,劉慈欣也想不到,現實的故事比小說里設想的外星文明更加不能直視,人心才是最大的“黑暗森林”。
網飛《三體》上線,讓許多人又想起了已經離開三年多的林奇。
近期特別喜歡在B站實時沖浪的周鴻祎發視頻談到自己和電影版《三體》的故事。他回憶道,林奇邀請自己參與投資《三體》電影版,條件是可以出演一個出鏡只有30秒左右的網絡安全專家角色。他興奮地去拍攝客串戲份,看到群演在片場非常辛苦,還拿走了自己不想吃的劣質盒飯。周鴻祎感嘆:“當時弄得我心情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林奇去世后,游族多位高管選擇離開,公司主營游戲業務陷入了低谷期。
相較之下,《三體》IP的開發倒是保持著運轉。案件另一受害人趙驥龍在2021年接過了三體宇宙CEO的職位。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趙驥龍透露《三體》電影正在籌備劇本,電視劇第二部和第一部的番外劇集也進入籌備階段。
除了《三體》版權、項目,林奇也留下了潑天財富。2019年林奇以“個人資金需求”為由連續進行減持,套現超過15億元。林奇離世后,突然冒出了個“非婚生子”,于是,林奇的遺產分割和由此引發的訴訟糾紛,在社交媒體上再度鬧得沸沸揚揚。
2022年12月,上海加游按每股10.2元的轉讓價格收購了林奇三個未成年子女合計持有的12.34%的股份,成為游族網絡第一大股東。
03
對于觀眾而言,最終看到的還是呈現出來的作品,背后的紛爭只會是閑暇之余的談資。
多年來,好萊塢的科幻片憑借大場面大制作,在全球各地積攢了一幫忠實的擁簇。伴隨《三體》的火爆,許多科幻小說迷就希望好萊塢能夠來拍攝這個故事。可以說,在Netflix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前提下,網飛版《三體》從2020年官宣立項起就在國內社交平臺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頻頻登上熱搜榜單。
雖然《權力的游戲》爛尾了,但作為過去十年全球熱度最高劇集的操盤手,網飛對2DB的期待值絕對不只是水準在線,至少得在科幻類型里擔得起標桿,向著比肩《權力的游戲》熱度靠近。
然而,網飛版的“魔改”劇情和大失水準的特效水準讓不少抱著高期待的觀眾大呼受騙,就連美劇粉絲都抱怨網飛版除了在尺度上更為寬松,其他內容根本比不上國產版。目前,網飛版《三體》在豆瓣平臺評分僅有6.7分,相較之下,2023年上線的國產版《三體》評分則為8.7分。
在英文平臺,網飛版《三體》也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口碑,喜歡的觀眾認為編劇的改編彌補了原著小說里角色常常表現得像是工具人的弱點,不喜歡的觀眾則對混亂的感情線和跳躍的敘事邏輯表現出了倦怠。目前,網飛《三體》在IMDb評分為7.8分,口碑略好于國內,可是在網飛出品的美劇里,算不得第一梯隊。
劇集版《三體》撕裂的口碑與《三體》小說獲得的巨大聲譽、獎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原本被視為劉慈欣最杰出作品的《三體》,改編為劇集后,卻并未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這可能也是所有局中人始料未及的。
上線第一周和第一個月是流媒體平臺劇集的關鍵期,劇集的熱度和播放數據指標基本定型。伴隨流媒體平臺競爭越發激烈,網飛給項目主創掏錢也變得更加謹慎,留給每部劇集的容錯空間逐步縮窄。網飛內部有著一套極為嚴苛的成本管控計算模式,如果網飛認為劇集的表現匹配不上投入的成本,會毫不猶豫地砍掉。
根據主創團隊采訪,網飛版《三體》規劃了四季內容。考慮到第一季8集直接講了《三體》三本書的內容,后續“魔改”和原創內容占比估計會更多。近期,主創團隊透露已經開始規劃第二季內容,故事將會有將大的時間跨度。
截止目前,網飛還未正式宣布續訂《三體》。
從2009年到2024年,《三體》IP前后15年的開發歷程讓人唏噓不已。這個承載著中國科幻希望的IP背負的期待值太高,在反復無常的摸索中,為它付出過心血和精力的人太多了。回看下來,除了低買高賣凈賺1億離場的張番番夫婦,其他人在過程中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還要多。
這何嘗不是人間的“黑暗森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