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籌備一年,云從科技(688327.SH)36億元定增還未落地,發行事宜授權有效期也到期延期。
3月27日晚間,云從科技發布公告,針對前次拋出的定增計劃,鑒于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全權辦理定增事宜的授權有效期即將屆滿,本次發行相關事項仍在辦理中,為保證發行工作的延續性和有效性,確保相關工作順利推進,提請股東大會延長授權董事會及其授權人士全權辦理公司本次發行相關事宜的有效期至2025年4月17日止。
云從科技董秘辦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定增計劃目前仍在有序推進,本次是根據相關規定對發行事宜授權進行延期。對于定增今年是否能落地,該人士表示出于謹慎公司不能向市場打包票具體落地時間。
上市不到一年就定增
2023年3月,在GPT給AI行業帶來震撼后,云從科技順勢發布《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下簡稱《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發行對象發行股份不超過2.22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6.35億元,擬全部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
《預案》顯示,“行業精靈”項目著眼于在算法層面構建行業大模型,為制造、金融、商業等領域提供智能算法能力,主要投向屬于國家行業政策與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的科技創新領域。
圍繞這次定增有不少“非議”。例如,云從科技發布定增計劃時上市未滿一年,首發上市實際募資總額為17.28億元,相較于計劃募資的37.5億元打了4.6折,且云從科技自上市來處于持續虧損中,再次定增募資且數額如此之大引起關注。
另一方面,定增預案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云從科技累計已使用的首發上市募集資金金額為13.25億元,已基本使用完畢。但發布定增時其首發上市募投項目尚未結項,且今年還公告了有項目延期。本次募投項目“行業精靈”大模型投入巨大耗時久且短期內還會帶來虧損,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對新的募投項目能否順利完成打上了問號。
云從科技曾在該定增的二輪問詢函中回復,本次募投項目與IPO募投項目研發內容和研發方向有所不同,本次主要是是聚焦在算法和認知層面的關鍵性突破,依托預訓練大模型的理論基礎,力爭實現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的能力躍升。
對于經營能力,云從科技也解釋道,2023年全年公司營業收入預計接近7億元,將較上年度同比有所回升,即相關不利因素已逐步緩解,公司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不過,“接近7億元”的說法有一定拔高,云從科技2月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營收為6.29億元,同比增長19.43%,歸屬凈利潤為-6.3億元,同比減虧27.55%。
能否在2025年扭虧?
此前公布的定增發行預案顯示,“行業精靈”大模型建設期預計為36個月,在該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將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后按規定程序予以置換。
如今定增計劃已“拖”一年,云從科技該“行業精靈”大模型是否有所行動?
3月28日,云從科技董秘辦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行業精靈”大模型項目有在用公司自己的資金和現有資源去推進。此外,公司已經推出了自研的“從容大模型”去拓展垂直行業,公司前段時間和天津港合作的港口大模型PortGPT就是面向垂直行業的,“這也是‘行業精靈’大模型的一部分,公司不僅在用自己資金也在借助生態伙伴去推進?!痹撊耸勘硎尽?/span>
據業績快報,云從科技2023年年底凈資產為16.22億元,同比還減少了22.52%,2023年第三季度末,云從科技賬上貨幣資金為1.88億元。
首發上市時,云從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在2025年實現盈利。這一目標是否能完成本次定增也尤顯重要。畢竟,云從科技曾披露,大模型研發項目將耗資36億元,并在未來四年預計帶來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