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界面新聞編輯 | 林騰
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交出上市后首份業績報告。
3月27日晚間,速騰聚創(02498.HK)發布2023年財報,全年實現總營收11.2億元,同比增長111.22%;毛利為9364萬元,對比上年同期虧損3929.5萬元,同比實現毛利轉正。
激光雷達大賣,速騰聚創實現收入翻倍。報告期內,ADAS產品收入達7.77億元,同比增長384.6%。
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在電話業績會上表示,截止到今年2月底,公司已與22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量產定點訂單增加到63款車型,且為上述22家汽車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中的12家實現了25款車型的SOP。
今年1-2月,激光雷達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速騰聚創以7.4萬的裝機量、55.3%的市場份額占據榜首;華為技術以2.2萬裝機量、16.5%的市占率排在第二位;圖達通以1.9萬的裝機量、14.2%的市占率排名第三;禾賽科技以1.7萬的裝機量、12.5%的市占率排第四位。
車載激光雷達銷量增速超500%
智能駕駛在終端市場快速普及,激光雷達在車載市場也迎來了加速放量。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速騰聚創獲得了豐田、賽力斯、上汽等多家車企的定點,并實現部分車型的量產交付,推動激光雷達交付量創下新高。
2023年,公司銷售激光雷達產品達25.96萬臺,同比增長超過300%;其中,車載激光雷達的銷量約24.3萬臺,同比增長達558.5%。
邱純鑫表示,“公司客戶較分散,目前上量的客戶包括上汽、吉利、比亞迪、小鵬汽車、塞力斯等企業,屬于在應用激光雷達和市場銷量上比較激進的一些公司。”
在下游主機廠激光雷達車型的批量規劃下,激光雷達企業于2023年出貨量激增。根據中國信通院報告數據,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國內已有36家車企確認采用激光雷達,預計合計有106款激光雷達車型陸續上市,占全球激光雷達車型的比重達90%。
2023年11月發布的《四部委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刺激L3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車型的景氣預期,帶動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核心感知器件出貨量激增。同年12月,速騰聚創出貨量大增,車用激光雷達單月出貨7.1萬臺;另一個出貨激增的是禾賽科技,單月出貨超5萬臺,均創下各自歷史記錄。
針對今年激光雷達的出貨趨勢,邱純鑫表示,汽車行業具有季節周期性,基本上每年的一季度屬于一年的低點,往后整個銷量會逐漸抬升,一般第四季度是高峰期,今年的出貨也會出現類似的趨勢。
“但是有一個不同的地方。目前來看整個激光雷達行業需求屬于快速上量的階段,所以預計年內會維持這種強勁的增長趨勢。今年我們有機會沖擊100萬臺的目標?!鼻窦凍握f。
快速放量下,應用于ADAS領域的激光雷達的毛利率大幅改善,毛損率由2022年的101.1%大幅改善至2023年的5.9%,帶動整體毛利率達到約8.4%,2022年同期為-7.4%,同比改善15.8%。
速騰聚創CFO Kelvin指出,除了規模經濟,毛利率的改善還歸因于原材料成本,2023年采購的半導體芯片價格遠低于2022年,“2022年,由于半導體芯片供應短缺問題,采購的半導體芯片價格較高,亦導致產生大量存貨撥備?!?/span>
相比之下,銷售機器人及其他產品的激光雷達毛利率遠遠領先,2023年毛利率達44.3%。不過,期內機器人及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出現22%的下滑,2023年為1.87億元。速騰聚創指出,“主要由于公司戰略上專注于抓住ADAS市場的市場機會?!?/span>
今年,速騰聚創有意擴大機器人方向的商業落地應用。過去幾年,速騰聚創主要以Helios和Blackpearl兩個產品滿足大部分的機器人客戶需求。邱純鑫提到,“2023年選定了清潔、無人叉車兩類機器人,以及港口和礦場兩類場景。而在2023年下半年,我們發現割草機器人對激光雷達有強烈的需求,我們的E平臺能非常好地滿足這類機器人的需求,預計在今年Q4會開始交付。”
他認為,“激光雷達在具身智能機器人上的應用,正如激光雷達是高階智能駕駛的關鍵傳感器一樣,激光雷達具備三維感知能力,天然帶深度信息,也將是人形機器人關鍵傳感器。激光雷達在汽車領域的催熟,也能很好遷移到人形機器人?!?/span>
2023年,速騰聚創研發總投入約5.1億元,其中約30%用于AI研發投入,包括算法、算力和數據儲存,約22%用于芯片研發投入。
賣多少臺激光雷達才能扭虧?
如何扭虧轉盈,仍是速騰聚創面臨的問題。
由于處于起步階段,速騰聚創報告期內出現虧損,經調整凈虧損則同比收窄22.8%至約4.3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0.86億元。
產品交付數量上升被平均單價下滑所抵消。速騰聚創表示,公司于2023年銷售更多量產的激光雷達,而該等激光雷達的單價通常低于各自原型的單價。
在加速規?;慨a的趨勢主導下,無論是車企還是激光雷達廠商,都不約而同走上了“以價換量”的路子。激光雷達也在短短三年內經歷了一波降價潮。速騰聚創也不例外,其ADAS應用產品平均單價從2021年約1萬元下降至2022年約4300元,2023年再下探至約3200元。
而在近日,比亞迪也在商務年會上放話可以將激光雷達做到900元的價格。這也意味著,激光雷達廠商的價格壓力還將持續。
邱純鑫指出,毛利率持續改善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確保穩定的原材料和耗材的供應,通過芯片化開發替代等方式來降低材料的成本。第二個是基于現有足夠多的客戶,擴大生產規模和良率,降低生產損耗,優化生產結構,“機器人AI板塊有更多投入,預期收入結構有更多改變。”
針對今年價格走勢,他坦言“今年價格趨勢不會有特別大的改變”。
Kelvin指出,此前IPO時算過一筆賬,120萬臺或130萬臺有機會轉虧為盈,這是取決于之前AI和芯片投入比重、以及激光雷達硬件研發投入今年沒有大增長得出的結論,“(市場)變化這么大,降價是必然會發生的,年初也看到價格往下走,現在大概到150萬臺到200萬臺才可能盈利,但市場不斷在變化,(這個數字)也不肯定。”
東北證券1月研報指出,從行業發展邏輯來看,車載激光雷達滲透率的提高需要以激光雷達的降本為前置條件,只有供應商賣給車企的激光雷達的售價下降,車企才會有更強的意愿在更低價位的車型上搭載激光雷達。
“對于速騰聚創等激光雷達供應商而言,激光雷達的售價下降的確會在短期內會影響毛利率,但是一方面公司可以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的技術方案來實現降本,另一方面隨著產品放量帶來足夠的規模效應后,成本能得到攤薄,兩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有望促使毛利率回升到一個合理的穩態水平?!睎|北證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