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集采推進下,骨科耗材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3月26日晚,威高骨科發布2023年年報,較去年同期營收下降近四成,凈利潤下跌八成。威高骨科的業績直線下滑與2023年國家骨科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全面落地實施有極大關系。雖然威高骨科在2023年的骨科耗材集采中中標多個產品,但是難以彌補集采降價對其帶來的傷害。
不止威高骨科,與其并列骨科三大巨頭的春立醫療、三友醫療的業績單也不好看。春立醫療凈利繼續下滑,三友醫療交出近四年最差凈利潤成績單。
威高骨科2023年業績預告發布后,領導層發生大動蕩。威高骨科董事會同意補選陳敏、孔建明、鄔春暉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陳敏擔任新任董事長。
近段時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原院長田偉因涉嫌貪腐被帶走調查的消息討論度居高不下,不少人將威高骨科的人事動蕩和此事聯系起來。不過,威高骨科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否認了這一傳聞。該人士稱,威高骨科人事變動和公司方向調整有關。
骨科企業集體承壓
威高骨科在2023年年報中披露,受集采降價影響,2023年實現營收12.84億元,同比下降37.61%;實現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81.29%。
詳細來說,威高骨科業績下滑嚴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2023年受國家骨科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落地實施的影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多。二是受集采降價影響,公司計提的存貨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較多。另外,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加較多。
威高骨科的業績下滑到了哪種地步呢?拉出威高骨科近十年的業績,2023年其營收下滑至2018年的水平,凈利潤則是近十年最差水平,僅有上市前的2017年凈利潤的一半左右。

從上圖可以看出,2021年是威高骨科的業績巔峰,2022年開始走上了下坡路。2022年,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開標,威高骨科參與報量的全部產品均中標;2022年3月起,各省陸續執行2021年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此次集采中,威高骨科的全部品類也均中標。
從具體產品來看,威高骨科的主要產品可以分為脊柱類產品、創傷類產品、關節類產品、運動醫學和組織修復類產品。其中,脊柱類產品是威高骨科的主要營收來源,但是在2023年這項收入較去年同期直接砍半,創傷類和關節類產品也是如此。

對于威高骨科而言,其所有重要的產品都已經進入集采。2023年,威高骨科脊柱類產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7%、創傷類產品同比下降6.2%、關節類產品同比下降12.69%。雖然集采可以實現以價換量,但是威高骨科顯然還沒有吃到紅利。
對于春立醫療、三友醫療來說也是如此。雖然這兩家公司還未公布完整的年報,但是據其業績快報,2023年春立醫療實現營收12.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0.58%;實現歸母凈利潤2.7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72%。2023年三友醫療實現營收4.6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04%;實現歸母凈利潤9121.78萬元,同比減少52.2%。
三友醫療和威高骨科都以脊柱類產品為主,但是較為不同的是,三友醫療過于倚重脊柱類產品,2022年該類產品占其全年總營收的八成以上。威高骨科則是全面鋪開,骨科全線產品均有布局。春立醫療則更為專注關節類產品,除了2022年外,關節類產品常年占春立醫療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90%。
至今,骨科四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創傷、脊柱、關節、運動醫學類產品基本實現集采全覆蓋。根據帶量采購招標結果,創傷、脊柱產品協議量份額均由國產品牌占據主導,國產化替代明顯。但是關節產品進口替代效果較創傷、脊柱產品不明顯,主要因為進口品牌擁有原材料成本優勢,并且其仍具有核心大醫院的學術品牌優勢。
為了應對集采壓力,骨科耗材企業也在想下一步出路。春立醫療表示除了繼續推進骨科產品管線的創新研發外,還會進一步加快對新材料、齒科、富血小板血漿(PRP)制備系統、機器人等項目的推進。三友醫療在拓寬產品線,通過收購公司實現產品線新增超聲骨刀和超聲止血刀,并且借此實現出海。
威高骨科也在布局骨科機器人。據其年報,威高骨科在2023年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方面達成了戰略合作,布局適應機器人操作的新一代骨科產品。 除此之外,前述威高骨科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調整,新上任的董事長陳敏具有國際化的骨科行業經驗。
從威高骨科主營業務的地區分布來看,業務全部集中在大陸地區。而骨科耗材的國產替代加速,威高骨科想要業績回溫甚至突破只能轉戰海外。
人事動蕩
2023年業績快報發布后,威高骨科的董事長弓劍波、董事燕霞、邱鍋平申請辭任董事長以及董事職務,同日,公司董事會同意提名陳敏女士、孔建明先生、鄔春暉先生為公司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3月25日,威高骨科副總經理李丹也主動申請辭職。同日,威高骨科董事會同意補選陳敏、孔建明、鄔春暉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同時宣布陳敏擔任新任董事長。
威高骨科創立于2005年,而其原董事長弓劍波自2005年開始就擔任威高骨科總經理,2013年開始擔任威高股份董事,2019年6月至2024年3月一直擔任威高骨科的董事長??梢哉f,威高骨科是在弓劍波的帶領下一路壯大并成功上市。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弓劍波在威高骨科上市后領取的薪酬高達上千萬元。其中,2021年弓劍波在報告期內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192.74萬元,2022年的年薪也高達1092.49萬元。Choice數據顯示,這一薪資水平也讓弓劍波2022年蟬聯山東上市公司高管第一高薪。
和弓劍波一樣,邱鍋平同樣在2005年加入威高骨科,2014年10月開始擔任威高骨科董事,2014年12月被董事會任命為副總經理。燕霞則在2021年才進入威高集團擔任集團副總裁,董事,2022年12月開始擔任威高骨科董事。
另外,威高骨科公告中還披露,辭職后弓劍波不再擔任任何職務;燕霞不再擔任威高骨科及子公司任何職務,但繼續在威高骨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內任職;邱鍋平仍擔任威高骨科其他職務,負責子公司相關經營管理工作。
據天眼查,目前,弓劍波仍通過威海永耀貿易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威高骨科1.87%的股份,邱鍋平通過威海弘陽瑞信息技術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威高骨科0.14%的股份。
此次,威高骨科的元老級人物離職和集采后的業績惡化有莫大關系。
新上任的董事長陳敏此前就職于強生。2009年至2023年擔任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骨科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負責骨科事業部的業務發展戰略、創新市場發展及產品線管理等,是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中國董事會成員之一。
陳敏的上任意味著威高骨科業務重點可能要發生轉向。上述威高骨科相關人士對記者詢問“威高骨科下一步是否會將‘出?!鳛闃I務重點”表示肯定后稱,后續威高骨科將召開業績說明會對公司戰略相關問題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