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2023年,洛陽鉬業(603993.SH)多項產品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3月25日,洛陽鉬業召開2023年業績發布會,洛陽鉬業總裁孫瑞文在會上表示,2023年,洛陽鉬業主要完成了三件大事,分別是解決剛果(金)項目的權益金問題、兩大世界級項目如期投產以及貿易-礦山的聯動。
2023年4月,洛陽鉬業與合作伙伴就剛果(金)TFM礦的權益金問題達成共識;7月簽署了和解協議。
TFM礦是是全球范圍內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產銅鈷礦之一。2021年8月,洛陽鉬業宣布通過TFM銅鈷礦混合礦項目的投資議案。這一擴產計劃導致TFM銅鈷礦出現了權益金爭議。
去年,KFM項目和TFM項目均如期投產,KFM項目于2023年一季度提前產出效益,二季度投產即達產,全年產銅11.37萬噸,鈷3.39萬噸。
同位于剛果(金)的TFM混合礦項目完成了中區混合礦、東區氧化礦和混合礦三條生產線的建設,目前擁有5條銅鈷生產線,形成年產45萬噸銅與3.7萬噸鈷的產能規模,全年產銅28萬噸,鈷2.16萬噸。
得益于上述項目順利推進和問題解決,洛陽鉬業去年多項業績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財報顯示,其去年實現營收1862.69億元,同比增長7.68%;歸母凈利潤82.5億元,同比增長35.98%;每股收益0.38元,同比上漲35.71%。
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155.42億元,同比增長0.6%;負債率為58.4%,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
洛陽鉬業屬于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主要從事基本金屬、稀有金屬的采、選、冶等礦山采掘及加工業務和礦產貿易業務,主要業務分布于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主要產品包括銅、鈷、鉬、鎢、鈮、磷肥等。

去年,洛陽鉬業銅、鈷、鈮、磷肥產品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實現銅產量41.95萬噸,同比增長51.46%,排名中國第二,僅次于紫金礦業(601899.SH),接近全球第十;剛果(金)鈷產量5.55萬噸,同比增長173.71%,成為全球第一大鈷生產商。
此外,中國區鉬、鎢產量分別為1.56億噸和7975噸,同比分別增長3.45%和6.2%;巴西鈮和磷肥產量為9515噸和116.8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29%和2.28%,創歷史新高;澳洲NPM銅、金產量分別為2.555萬噸和1.88萬盎司,該礦的80%權益已經在去年12月以7.56億美元出售。
孫瑞文稱,洛陽鉬業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計劃初步進入全球一流礦業公司行列。產量上看,要在2028年實現年產銅金屬80萬-100萬噸、鈷金屬9萬-10萬噸、鉬金屬2.5萬-3萬噸、鈮金屬超1萬噸。
其中,銅、鈷在未來五年的整體產量將較目前接近翻番。
孫瑞文稱,TFM項目礦區面積超過1500平方公里,目前勘探工作僅做到了1/3,接下來將加大探勘力度,提高資源量,并使更多的資源量轉換為儲量。
“之所以在2024年才開啟大規??碧?,一方面是受到權益金問題影響,該問題已經解決;另一方面受外部供電影響,已在去年投資9000多萬美元從贊比亞引入線路并達到送電條件。”孫瑞文解釋稱。
就上述項目的資本支出情況,洛陽鉬業首席財務官李國俊表示,2023是洛陽鉬業的“建設年”,資本運營支出合計129億元,同比提升23%,其中TFM項目和KFM項目占總支出的90%左右。
他將2024年定位為洛陽鉬業的“精益年”,即把整體資源優勢盡量轉化成產能優勢和利潤優勢,整體支出預計會略有下降,具體情況要根據工程進度來進行調整。
2024年以來,銅金屬價格強勢上漲。
3月18日,LME銅價達到年內高點9164.5美元/噸,創2023年4月14日以來新高;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在3月19日達到年內高點7.39萬元/噸,創下2022年4月29日以來的新高,均較年初上漲約7%。
洛陽鉬業副董事長、首席投資官李朝春對此表示,洛陽鉬業并不會對銅價進行具體預測,整體從供需基本面、期貨等資本市場以及降息等宏觀背景這三方面考慮。
他認為,當前銅供應端的擾動表現更加明顯,受到品位降低、地緣政治等多方面影響,全球多家大型銅礦生產商降低產量指引,基本由紫金礦業和洛陽鉬業的產量增量填補。
“在能源轉型背景下,銅金屬的重要性也得到體現,目前供需情況會對銅價形成支撐,但另外兩個維度也對銅價造成影響?!?/p>
洛陽鉬業在2023年底尚有銅庫存13.98萬噸,鈷庫存3.71萬噸,按當前銅價和鈷價計算,銅鈷存貨價值為180億元左右。
洛陽鉬業還公布了2024年以來的生產情況。以KFM為例,其1月實現產銅量超1.4萬噸,2月產量刷新歷史紀錄,超1.5萬噸。
2024年,洛陽鉬業的重點工作包括TFM和KFM完成LME銅商標注冊,全年實現銅產量52萬噸以上,鈷產量6萬噸以上;謀劃非洲產能擴充,適時啟動TFM三期和KFM二期擴建項目等。

除了上述已經形成規模產量的金屬產品外,2023年洛陽鉬業與寧德時代(300750.SZ)組成聯合體,獲得玻利維亞兩座鹽湖鋰的開采權,實現新能源金屬銅-鈷-鎳-鋰的完整布局。
2023年,碳酸鋰價格從年初50萬元/噸以上,跌至年末10萬元/噸附近,跌幅超過八成。
李朝春對此表示,洛陽鉬業也在長期關注鋰金屬,但不會過于在乎一時的波動,供需的錯配終會被糾正,鋰金屬并不稀缺,回歸理性后,作為礦業公司的本質還是要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其長生命周期,以及資源的競爭力。
截至3月27日收盤,洛陽鉬業上漲1.41%,報收7.89元,市值為16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