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3月36日晚間,雙匯發展披露2023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1億元,同比下降4.20%,其中,營業收入598.93億元,比上年減少4.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53億元,比上年下滑10.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7.32億元,同比降低9.29%。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88億元,同比下滑55.22%。
目前,公司培育了以包裝肉制品、生鮮豬產品和生鮮禽產品為主的產品群。其中,包裝肉制品由火腿腸類、火腿類、香腸類、醬鹵熟食類、餐飲食材類、罐頭類等品類組成,生鮮豬產品以冷鮮豬肉為主,生鮮禽產品以冰鮮雞產品為主。
2023年,公司包裝肉制品收入264.14億元,同比下滑2.85%,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4.10%,生鮮產品收入309.70億元,同比下滑7.45%,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1.71%;其他產品收入90.18億元,同比上升23.85%,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5.06%。
公司表示,2023年,肉類行業生豬供應充足,豬價相對較低,市場豬多肉多,競爭激烈,影響肉制品行業總體消費不振。
根據財通證券研報,2006年以來,我國已經歷5輪豬周期,本輪豬周期始于2022年3月,至今仍未結束,截至2024年3月已經持續了24個月。其中,上漲周期為2022 年 4 月-2022 年 10 月(6 個月),下跌周期為 2022 年 10 月-目前(17 個月)。
2023年,生豬價格呈現先降后升再震蕩的走勢,年初價格一次下跌至2月的14.7元/公斤,隨后在7月后出現反彈,23年四季度至24年1月中旬,生豬價格持續旺季下跌。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3年生豬出欄均價15.03元/公斤,比2022年下跌了3.77元/公斤,跌幅20.05%。
2023年,公司包裝肉制品生產量、銷售量分別同比下滑6.29%,3.57%,由于2022年末離春節較近,公司適當增加備貨,2023年無此影響,包裝肉制品庫存量比2022年末下降85.06%。
公司生鮮豬產品生產量146.47萬噸,同比增加15.78%,當期銷售量140.52萬噸,同比增加3.03%,銷售量增速小于生產量增速。雙匯發展指出,原因在于雙匯發展報告期加大了生豬屠宰量,但公司根據市場行情對部分國產凍品進行儲備,生鮮豬庫存量比2022年末上升76.56%至14.76萬噸。
此外,雙匯發展還在籌謀進軍預制菜產品,這部分業務頗受市場關注。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將突破萬億。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而美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
據悉,雙匯發展已組建專業的研發團隊和專業的廚師團隊,圍繞成品菜肴、半成品菜肴、預制切割類和方便速食品方向專職負責預制菜產品研發。
根據公司2023年11月在投資者交流會上的回復,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預制菜產品銷量5萬多噸,同比增幅超80%。針對預制菜業務發展,公司已組建專業的研發團隊和專業的廚師團隊,下一步將圍繞成品菜肴、半成品菜肴、預制切割和方便速食等品類,持續加強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促進公司預制菜業務快速發展。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認為,受冷鏈運輸、物流成本、銷售渠道和資金等限制,目前我國的預制菜行業仍然處于前期探索階段,雖然市場參與者眾多,但總體上仍存在區域特征顯著、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行業集中度低且高度分散等特點,競爭格局尚未定型。
本期,雙匯發展擬以34.65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00元(含稅),送紅股0股(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共分配利潤24.25億元。
3月27日,該股股價低開后重挫,盤中跌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