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近期,高層密集喊話穩外資。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副主席韓正周二在出席“投資中國”首場標志性活動并致辭時表示,中國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將為外資企業創造更多商機;產業體系持續完善,將為世界經濟穩定運行提供可靠支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好保障。
此外,在3月24日至25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均表示,中國將更大力度吸引外資,以實際行動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周一,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參加發展高層論壇時稱,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工信部將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并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及其設立的研發中心“承擔重大攻關項目”,加快先進適用數字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轉化落地。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也于同日表示,中國將不斷挖掘和釋放國內需求潛力,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提供更多的貿易投資機會,讓各國企業共享發展能力。
此外,多位部委領導近期在京密集會見來華參會的跨國公司“掌門人”。
據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消息,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2日會見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時表示,中國正在加快發展以創新為主導的新質生產力,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高技術領域發展前景廣闊,這對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各國企業意味著巨大的機遇。歡迎蘋果公司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實現共同發展。
次日,王文濤在會見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安蒙時說,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政府致力于優化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投資經營提供服務保障。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云計算、消費電子等行業充滿商機與活力,歡迎包括高通在內的全球高科技企業深化在華投資和創新發展,推動全球高科技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另據工信部網站周一消息,金壯龍近日在會見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樂仁、惠普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恩里克·洛雷斯等跨國公司負責人時指出,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試點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歡迎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扎根中國、投資中國,進一步提高對華合作層次和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無不積極加碼穩外資,持續強化投資促進力度,不斷提升引資質量與水平,這對進一步高質量吸收外商投資將帶來積極影響,有利于提振和穩固外資信心。
“吸引外資一方面將將讓市場競爭更為充分,促使國內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高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外商投資)將給中國市場帶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助于提升中國制造業整體水平和全球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互促走向更深層面,加速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持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朱克力說。
今年“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在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方面,報告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標準制定,推動解決數據跨境流動等問題;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打造 “投資中國”品牌等內容。
“兩會”后,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從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提升對外商投資吸引力、優化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創新合作、更好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五方面提出24項具體措施。
3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已啟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修訂工作。其中,全國目錄的修訂將繼續以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同時促進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支持力度。中西部目錄的修訂將充分挖掘各地方資源稟賦和產業條件,因地制宜加大對基礎制造、適用技術、民生消費等領域支持力度。
3月22日,商務部發布《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和《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表示,在全國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是中國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實際行動。
朱克力表示,未來穩外資,要基于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造更加高效、透明、公平的營商環境,為外資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增強市場活力與新動能,暢通經濟大循環,從更大范圍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特別要在關鍵領域和新興產業中進一步敞開大門,通過放寬市場準入、落實競爭中性原則,吸引外資參與到中國的高科技、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共同推動產業創新和科技進步。”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