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沙棠
編輯|伊頁
在中國的數字閱讀浪潮里,閱文集團無疑是一位重量級的玩家。
從起點中文網的崛起,到數字閱讀和IP培育與運營,閱文儼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旗下擁有QQ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平臺和品牌。然而從2023年財報的披露情況可以看出,這位曾經的巨頭正在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最新的數據顯示,閱文集團2023年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2.3%至8.0億元,但營收下降8%至70.1億元。分業務情況來看,閱文集團的在線業務收入為39.48億元,同比下降9.53%;IP運營及其他收入為30.64億元,同比下降6.07%。
二級市場對閱文的財報表現更為悲觀。發布的第二天,股價收跌7.31%至25.35港元。
與此同時,閱文的核心數據正在持續衰退,數字閱讀營收下降,活躍用戶數量減少,IP付費業務增速放緩。2023年閱文全年員工減少了約100人,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運營效率,但同時也引發了外界對其增長潛力的質疑。
在數字閱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控制成本而放任核心的在線業務下降,是否足以支撐起閱文的未來?而隨著字節的番茄、百度的七貓、阿里的書旗、掌閱、中文在線等新玩家的崛起,閱文的先發優勢能否延續?CEO兼總裁侯曉楠口中的關注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對IP改編效率方面的提升,又能否講出AI+IP的新故事?
01 瘦身失速?
中國的網絡閱讀市場規模巨大,在精品化、IP轉化提速、全球化等趨勢的推動下,2023年網文產業整體市場規模突破 3000 億元。其中網絡文學 IP 市場規模達 2605 億元,同比增長百億。作為上游的網絡文化市場規模則從2018年的15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5%,行業規模實現快速擴張。
就是在如此美好的行業前景下,龍頭閱文的2023年表現有些不如人意。過去一年里,閱文集團進行了一系列的渠道優化和內容分發機制調整,甚至終止了一些第三方分銷合作伙伴的合作。
“瘦身”策略讓閱文的在線閱讀平臺保持了內容的生產能力,新增約38萬名作者和67萬本小說,新增字數超過390億。然而,這些內容的商業價值轉化能力存在質疑。財報數據顯示,月付費用戶雖然從790萬增至870萬,但每名付費用戶的平均月花費卻從37.8元降至32.5元。如果按照年計算,則是每名付費用戶的單價從大約454元減少至390元。在線業務作為閱文的營收大頭,2023年全年營收為39.48億元,同比下降約9.5%。
實際上,閱文集團在線業務主要分為自有平臺產品、騰訊產品渠道以及第三方平臺。但從2023年的財報表現來看,這三個分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并且,自2022年開始,閱文集團在線業務便一直開始下降。根據過往的財報數據顯示,在線業務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48.4億元、53.1億元、43.6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6.8%、61.2%、57.2%。
對于在線業務收入減少的原因,閱文方面表示,“導致收入減少的部分原因是我們采取了優化內容分發機制的措施,將更多內容通過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核心付費閱讀產品進行分發,從而導致了廣告收入的減少,該減少同時也由于我們采取了優化騰訊產品分銷渠道的舉措所致。”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閱文開始將騰訊體內自營分銷渠道進行收縮,暫停第三方渠道獲客,同時對旗下平臺進行了不同幅度的漲價,但由于用戶付費意愿較弱,這種戰略型調整目前并沒有收獲較好的成效。
02 強敵環伺?
閱文的困境不只存在于內部之中,還有著來自外部玩家殺入腹地以及大環境的威脅。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批新興的在線閱讀平臺如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小說、百度的七貓小說、阿里巴巴的阿里文學、掌閱科技以及中文在線等紛紛加入戰局,它們憑借創新的商業模式、激進的市場策略和強大的資本支持,逐步蠶食閱文的市場份額。
這些競爭對手不僅在免費閱讀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吸引大量用戶流量,還在付費內容、IP開發和版權運營等方面與閱文展開正面對決。例如,字節跳動利用其強大的算法推薦和用戶粘性,可以提供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而百度七貓則通過搜索引擎的巨大流量優勢,迅速擴大用戶基礎。此外,這些平臺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廣告變現、內容付費、版權銷售等,都對閱文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從2017年到2022年,閱文的付費閱讀用戶數量分別為1150萬、1070萬、980萬、1020萬、870萬和790萬。其中2020年的降幅最大,很大程度上是受當年3月字節推出番茄小說的影響。背靠字節系的流量扶持,番茄小說的免費閱讀模式讓以付費閱讀起家的閱文顯然難以招架,日活用戶目前已突破9000萬并即將破億。
有資深網文從業者表示,番茄小說的高增長并未包含字節旗下的另一款產品——番茄暢聽。據QuestMobile二季度末發布的統計顯示,番茄小說截止上半年月活為1.57億,番茄暢聽月活則為6500萬。以免費閱讀為核心的字節網文業務,正在突破傳統網文模式平臺的用戶天花板。
更要命的是,隨著短視頻、短劇等成為主流的娛樂方式,閱文在IP版權運營方面也面臨著較大的困難。
在免費小說成為被動防御策略時,閱文集團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板塊——“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也遭遇了瓶頸。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閱文的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營收為30.64億元,同比下降約6.1%。集團稱該收入的減少主要是由于新麗傳媒的收入減少所致,其2023年上線的影視劇總數少于2022年。
年初時閱文曾宣布,今年和騰訊通過視頻號的方式,推出100部短劇,明年再推出160部。但當前仍以影視劇集為主,而影視劇集風險較高,且對騰訊系依賴較大。
最后回到落地層面來看,夠多的IP儲備能帶來夠大的想象空間,卻不意味帶來巨大的實際收益。雖然閱文手中的IP眾多,想象空間夠大,但如何將其轉化為估值和流量,還需要進一步的戰略思考和執行。
03 出海解憂?
面臨著內憂與外患,閱文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將目光鎖定在了出海戰略和AIGC方面。
一方面,閱文在短劇和海外市場發力,發布了“短劇星河孵化計劃”,并在海外閱讀平臺WebNovel上提供了大量的中文翻譯作品和當地原創作品;另一方面,閱文也在積極布局AI技術,推進AI全面融入各業務環節,以提高IP的挖掘和生產效率。
閱文集團CEO兼總裁侯曉楠在財報中提到,公司正在擁抱AIGC所帶來的歷史機遇,通過強化內容和平臺聯動,提升制造爆款的成功率。在他看來,網文、短劇、IP等內容的出海,證明了海外還有大量增量市場還未被滿足,國際化的廣度將決定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新的天花板。
不過,閱文能看到的,中文在線、掌閱科技等對手也早已看到。據了解,上述玩家均在布局短劇、出海等業務。日前,中文在線在 2023 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因公司小程序微短劇及相關授權業務迅速增長,公司文化業務整體收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顯著增加。
閱文于2020年進行了組織結構和戰略改造,提出“大閱文”戰略。不過在去年再次調整管理層,并發布組織升級規劃成立四大事業部,寄望于部門改革加上AI的應用,可以驅動IP加速孵化。
在閱文看來,運用AIGC的技術革命,可以最大化閱文的內容生產力,其中最重要的場景便是可以快速地進行機器翻譯,將國內的網文通過AI輸出成國外內容,最終達到網文出海的目的。同時,借助于AIGC的能力,閱文也可以幫助平臺上的作家們進行快速地內容創作。
根據官方透露,AI機器翻譯可讓翻譯成本降低到1%。閱文的長期目標是希望能實現國內作家的“一鍵出海”,甚至以后還能實現網文的全球同步更新。
只不過,根據AIGC的生成原理,其本質上是將過往成功IP的模式和符號進行復制和重組,而不是創造新的IP生產內容。這就導致,閱文所謂的AIGC能力只是在原有基礎上提效,并且這一動作在內容生產虛假繁榮的背景之下,反而可能會導致平臺上作家們的原生創作力被壓縮。
雖然面臨營收下滑的挑戰,但凈利潤的增長、付費用戶數量的提升以及對AI技術的積極布局,都顯示出閱文的積極求變。在這個數字閱讀市場的冰與火之歌中,閱文集團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2023年的財報,不僅僅是一份總結披露,更是閱文集團在數字化浪潮中的一次自我審視和戰略調整。畢竟,如何平衡短期的利潤和長期的增長,將是閱文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而AI+IP的故事能否帶來新的春天,也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