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方正
編輯|樸芳
鄧超、陳赫、鹿晗、范志毅、寶石Gem、王勉正走著紅毯,追憶往季感動畫面,突然一群黑衣怪人喪尸般襲來,嚇得六人四處逃散,貓和老鼠的BGM響起,《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就在這熟悉的無厘頭歡快氣氛里開始了……
開局一個寒酸修理廠,一場草率的啟程盛典,稀里糊涂中了節目組“圈套”直奔老撾,觸不及防踏上爆笑的出國囧途。旅行戶外真人秀綜藝犀牛君也看了不少,這么自由放飛的好像聞所未聞。沒有固定腳本、找個酒店難如取經、一不溜神還會被隊友拋棄,難怪節目總監制王征宇笑言——“這節目我們隨便錄的,錄制現場我們是絕對不干預的”。
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哈哈哈哈哈》表面放飛、草率的背后,其實是一檔養了四季的綜N代找到了最恰好的內容流動狀態。這一點五哈迷們最懂,看完首期直呼“我的無厘頭快樂水又續上了”、“這季都是腳滑戰神哈哈哈”……
而新一季首期節目上線后,播映數據方面,《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同時拿到貓眼網綜實時熱度 TOP1、貓眼全網實時熱度 TOP1、燈塔網綜實時熱度榜 TOP1以及燈塔全網實時熱度榜 TOP1;熱度與口碑方面,第一季諸多開局名場面推動 #鄧超背著孫儷在家干這事#、#鹿晗寶石老舅王勉被范志毅偷家#、#鹿晗腹肌沒了# 等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前TOP6,首播熱度較上一季大幅增長,足見觀眾對《哈哈哈哈哈》系列持續的熱情追隨。
犀牛君常說,綜藝得要與時下群眾生活發生聯結,《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就是很好的例子。順應出國熱首度攜五哈團出國錄制,將節目拉向國際視野,這種每季帶觀眾“開盲盒”式的觀感升級,令該系列滋長出了更豐盈的生命力。
立足今年的綜藝市場,當務之急,“如何留住觀眾”成了事關所有綜N代命運的行業母題。這篇犀牛君將以多維升級的《哈哈哈哈哈》第四季為引,試圖給出綜N代長葆生命力的五種思路。
出國囧途,一路爆笑
思路一,關于內容新鮮感:
綜N代需緊跟觀眾心理做內容調整。
想當年,《哈哈哈哈哈》就是主創洞察到大家想放松解壓、想出門游歷的需求而生。到了今時今日,隨著多國免簽掀動出國熱,《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很應景地邁出國門,繼續給觀眾做了一場高階的心理按摩。節目組很懂當下年輕人即刻出發、即興而為的情緒期待,一場“草率”出行所帶來的酣暢大笑便也輕松迎合了觀眾的“旅行躁動”。
出國游帶來的節目升級是顯而易見的,一是現掛笑點更密集了、觀感更松弛解壓了。這是由于出國陌生環境帶來的“開放性”、“失控感”更多,賦予了嘉賓更高自由度發揮空間,應證了那句——即興才是綜藝效果之母。
出國誰沒遇過語言問題?五哈團的散裝撾語,卻是超出節目組預期的好笑。一人一句老撾語找酒店,每多聽一遍要脫只鞋,結果六人硬是死摳一句廢話白白“犧牲”了7只鞋。五哈團查重率為0的空耳老撾話好笑程度100%,六兄弟赤腳流浪馬路的好笑程度10000%!
升級二,是五哈團帶觀眾深度體驗了異國他鄉當地人的煙火生活,既達成了提前為旅友們踩點的功效,又為爆笑旅途平添了幾分樸實的感動。
早聽說中老兩國關系好,看這節目才知道,原來我們援建的中老高鐵竟能為兩國出行帶來如此便捷的全新體驗;而在問路途中,五哈團也與在老撾務工的中國小哥嘮起家常,令觀眾深入感受了在老撾的真實生活狀態;犀牛君還聽說有很多老撾人通過學漢語來中留學改變了命運。用綜藝語言講述鮮活的文化交流故事,加深兩國人民的交流與了解,節目可謂把社會意義拉滿了。
思路二,則是關于情緒價值:
綜N代也要給予觀眾高效的情緒輸出。
化繁為簡地去看,甭論是綜幾代,讓觀眾放肆大笑、無憂無慮地浸潤在歡樂里,就是綜藝給予觀眾最大的福報。《哈哈哈哈哈》第四季顯然把握住了主方向,主創有意做了很多“肢體游戲”的多維升級來活躍氛圍感,給觀眾輸送了最直接純粹的海量快樂。
第一期的斜坡剪彩,禮儀上坡是《端莊優雅》,五哈上坡是《人類早期馴服四肢實錄》,爆笑素材之豐足以喂飽大批搞笑剪輯博主;這很容易聯想到第三季“五哈團爆笑潑水接力”的名場面,可謂范志毅金句“臉都不要了”的實景演繹版,那片段是任誰看了都很難不笑的綜藝之神降臨時刻!
節目總監制王征宇曾有名言:“你看我節目,笑完能安心睡覺,就是對我們最高的評價”。《哈哈哈哈哈》第四季的高級之處,就是很細致洞察到了當下年輕人的微妙心理——日常在工位上緊繃的我渴望松弛、拒絕內耗、羨慕肆意放飛的精神狀態,而五哈團恰好及時供應了這些情緒。
此外,節目里五哈團經常說“太草率了”,以及《哈哈哈哈哈》逐漸形成了一種隨性放飛的獨家氣質,其實這種風格不單單是好笑,更在于其核心精神是與當下年輕人靈魂相契的。工作之余我更要好好生活,給自己留一塊精神自留地,在其中盡情釋放積攢已久的情緒“給自己解套”,這是《哈哈哈哈哈》的高階情緒價值,也是當代年輕人的自我和解之法。
“盲盒式反轉”的癲爽感
思路三,與人有關:
綜N代最會捏合熟人局。
常關注綜藝的都知道,這是近來綜藝界幾乎擁有共識的一個觀點,但拍到第四季的《哈哈哈哈哈》用實踐證明了,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此前該節目的媒體看片會上,王征宇開場就亮出了一個獨到觀點,他認為真人秀的看點就在于“冒犯”,而唯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肆無忌憚開你玩笑,五哈團通過前面三季的摸索最終調好并固定了這個人員結構。
對此犀牛君也有同感,一檔綜藝家族感的建立很需要時間來磨合、培養,《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好看就好看在,經四季磨合年齡結構適當、逐漸靈魂默契的六人五哈團,正在迎來彼此間最自然舒服的真·老友相處模式。
大家彼此之間相處放松、沒有包袱、隨性而玩,這才有了第一期五哈團“老騙子”接連上演無限反轉的高級智斗,觀眾永遠猜不到下一幕的走向,看的過程就如“開盲盒”般刺激。
為搶奪唯一的突突車乘坐權,起初“大哥組”鄧超、陳赫、范志毅拼了老命才贏下來,誰料這車頭直接跑路搶戲,這下輪到喜獲小破車的小弟組玩命炫耀了;可這還沒完,只見前國腳范大將軍一個好身手搶下鑰匙,局勢被二度翻轉,小弟們只能排隊向大哥認錯的歡樂場面不要太好笑!
怎么說呢,觀看這段五哈團的斗智斗勇,犀牛君總有一種覺得他們太癲但又被爽到的復雜感受,看似掌控全局但偶爾會被規則操控到氣極反笑的鄧超、把墻頭草哲學充分玩明白的陳赫、看似人畜無害但一直極具觀察力的鹿晗、又慫又愛作弄人的王勉、嘻嘻哈哈十級東北幽默男寶石老舅、氣場一米九的范大哥,每個人都能藏著800個心眼子隨時結盟又隨時“叛變”,說白了,這不就是你和你損友日常相處的真實寫照嗎?
由此我們會發現,《哈哈哈哈哈》的情緒價值不僅僅有及時的解壓,更有回味悠長的故事和情感。看到五哈團兄弟們齊力為街舞battle的鄧超加油吶喊,看到前幾季老友們一邊走南闖北一邊更懂彼此,觀眾仿佛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與好友的情感投射,并在長情陪伴五哈團的幾季節目里收獲了無數溫暖與感動。
思路四,關于交互:
綜N代可讓節目組成為play的一環。
通常而言,一檔綜藝做得越久,觀眾對節目組的好奇就越多,這就給綜藝創制開辟了一個破次元的廣闊空間。《哈哈哈哈哈》第四季還有一層反轉就與此有關,當把隊友拋棄的陳赫辯稱“剛才是導演組給的隱藏任務”,觀眾就真的會忍不住想——真是這樣嗎?
節目組打破第四面墻“參演”綜藝,是《哈哈哈哈哈》運用很自如的一個創制技巧。比如啟程盛典刮目的地卻暗埋了40個老撾的節目組小九九就被王勉不經意間識破,比如陳赫策劃了拋友事件后企圖“栽贓”導演組,這都是很有戲劇張力、且能勾起觀眾好奇的高能名場面。
節目組更多“下場”,亦加深了觀眾與節目的情感聯結,以致于季播長綜藝可與觀眾建立起長情陪伴的情感羈絆。正如王征宇在看片會上所說“長視頻綜藝的優勢是,它能提供可供長久回味的情緒價值”,當觀眾每一季跟隨節目組走遍大江南北、乃至走出國門,在沉浸式體驗當地人民煙火生活之中收獲多樣化、高濃度的情緒價值,這種觀看體驗不僅是可供長久回味的,更是猶如不定期做了一場解放身心的電子SPA。
別用圈層框住你的綜藝
思路五,同時是一句警示:
綜N代千萬別陷入圈層思維。
此處請跟著犀牛君思考一個問題:《哈哈哈哈哈》第四季究竟屬于什么綜藝類型?是旅行綜藝嗎?還是智斗綜藝?抑或是熟人局團綜?
仔細琢磨一會兒,我們發現,你似乎很難找到一種確切的綜藝類型來定義該節目,而這個啟發很可能指引了有關綜N代長葆生命力的某個真相。
但凡提及某檔綜藝,行業通常愛拿某個綜藝類型去框定它,犀牛君的建議是,請千萬別在創作層面框死自己的圈層受眾。說得更明確些,綜藝創制者最好默認你的節目是做給所有人看的。
《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帶給犀牛君的最強烈感受就是如此,它是非常合家歡的,幾乎是老少咸宜都能看的,但它同時又是涵蓋各垂類綜藝元素的。換言之,好的綜藝都是搭建好了一個有氛圍感的“場”,綜藝類型、元素只是其中的“零件”,哪里用的順手就往哪拼。
所以我們看到《哈哈哈哈哈》第四季首期有個很燃很炸的結尾,非街舞專業人士的鄧超純用氛圍感freestyle的真誠感染征服了全場觀眾,那又是綜藝之神眷顧的時刻。
當看到街舞大神安叔、知名街舞主持人廖博出場時,你還以為要變街舞綜藝了,但超哥告訴你,是什么節目不重要,用我的真誠讓你放肆開懷地大笑,這更重要。這種最真實、多樣化的情緒價值輸出,就是綜藝的核心魅力所在。
所以說,《哈哈哈哈哈》第四季提醒了行業,關于當下的綜N代困局,讓我們少談點方法論,多拿出服務觀眾的真心,致力于讓觀眾放肆大笑、盡興而歸。做到這些,觀眾定會拿他們的熱烈反饋你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