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慧
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劉娟
今年2月中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327億元,同比增長2.3%
3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7億千瓦,同比增長14.7%。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5億千瓦,同比增長56.9%;風電裝機容量約4.5億千瓦,同比增長21.3%
1-2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563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6小時。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比上年同期有所減少;火電、核電、水電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761億元,同比增長8.3%,電網工程完成投資327億元,同比增長2.3%。
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合作開發快充電池
3月25日,財聯社援引外媒報道,寧德時代(300750.SZ)董事長曾毓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寧德時代正在向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工廠提供設備,雙方在電池技術,尤其在電化學結構方面展開合作,實現更快的充電速度。曾毓群同時表示,寧德時代確實有第二上市計劃,但其現金流穩健,意味著公司不會急于立即籌集更多資金、并稀釋現有股東的股權。
上海計劃到2025年出臺30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
根據中新網3月25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上海市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的行動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臺30個左右產品碳足跡相關地方、企業或團體標準,基本建成產品碳足跡服務平臺體系,推進打造50家以上綠色低碳鏈主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服務水平的綠色低碳專業服務機構。
到2030年,制定出臺100個左右產品碳足跡相關地方、企業或團體標準,全面建成產品碳足跡服務平臺體系,推動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在長三角全面實施并廣泛應用,形成市場化良性運轉的綠色低碳供應鏈,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低碳鏈主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
國家能源集團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超1億千瓦
財聯社3月25日消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其去年新能源開工3300萬千瓦,投產2600萬千瓦,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該公司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超1億千瓦,風電超6000萬千瓦,穩居全球第一。
晶科能源:預計2024光伏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40%-50%
根據財聯社3月25日消息,晶科能源(688223.SH)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晶科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接近80吉瓦,同比年增長100%,成為全球最大光伏產業制造商。預計2024年業務量會在2023年的基礎上再增長40%-50%。此外,從公司的利潤和營收來看,晶科能源的儲能業務未來將成為重要板塊,2024年實現同比翻倍增長。
贛鋒鋰業與Pilbara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3月25日,贛鋒鋰業(002460.SZ)發布公告稱,與澳大利亞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ilbara)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各出資50%開展鋰化工廠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并根據可行性研究結果由雙方共同批準推進最終投資決定以及成立合資公司。
中信證券:光伏玻璃行業供需趨于緊張,后續有望量利齊升
3月25日,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受產能指標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2023年以來光伏玻璃行業擴產速度明顯放緩,預計后續產能增速亦將保持穩健;在光伏裝機需求和組件排產超預期帶動下,光伏玻璃行業庫存快速下降,供需趨于緊張,后續有望受益于成本回落和價格上漲,迎來盈利量利齊升。
拜登政府將授予60億美元資助美國工業項目
3月25日,據美國能源部消息,拜登政府將授予60億美元,以幫助資助200億美元的美國工業項目,以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