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出行
汽車圈「流量之王」李想,近期的熱度再次居高不下。繼「用光明反擊黑暗」之后,李想再有一封內部全員信曝光,針對新上市的理想MEGA,進行「節奏」和「過分關注銷量的欲望」兩個問題的反思。
節奏太快、欲望太高,是理想MEGA賣不動的兩大關鍵問題,不過在小通看來,「節奏太快」只是「欲望太高」的延伸,歸根到底還是官方對理想MEGA的期待太高。
作為理想旗下的旗艦MPV,理想MEGA在上市之初被賦予了極高的期望??赡苁怯辛恕咐硐隠系列三兄弟」的暢銷,官方對理想MEGA的期望是「定價50萬元以上,目標是成為50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型,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
查詢各種數據顯示,如果將指導價超過50萬元的車型都統計上,現階段該價位最暢銷的車型是奧迪A6L和奔馳E級,其月銷量可以達到17000輛左右。
理想MEGA才上市20多天,目前還沒有公布月銷量,也沒有對外公布訂單數,但小通從某第三方平臺公布的周銷量數據了解到,理想MEGA也就在上周的銷量勉強破千,而五十萬元以上的奧迪A6L、奔馳E級等車型,在上周的周銷量均超過了1500輛。
換而言之,理想MEGA上市后首月,就沒辦法實現官方賦予的「50萬以上銷量第一」的任務。不過辯證來看,理想MEGA雖然達不到官方的期許,就市場成績層面也不至于來到「撲街」的地步。
理想MEGA不是「炮灰」,只是輸在定位上
國內MPV市場的受眾群體主要有兩撥人,一是家庭用戶,二是商務用戶。這兩大受眾群體對舒適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對補能方面的需求有一定的區分。
MPV的體量較大,多人出行本就使得整車的補能費用進一步提高,更低的燃油成本是家庭用戶更期望的;商務用戶的想法很簡單——「時間就是金錢」,油費高不高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用車,不要因為補能等其他原因而耽誤時間,如果在這個前提下,可以節省一點油費自然是更好。
因此,能夠降低燃油成本的混動MPV——騰勢D9 DM-i、豐田賽那等產品,逐步搶占了別克GL8、傳祺M8等元老級選手的市場份額。
像理想MEGA、小鵬X9、極氪009等純電動MPV,可能會吸引那些本就擁有充電條件的家庭用戶,但是與絕大部分商務用戶的用車需求相違背,這也是純電動MPV銷量受限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理想MEGA銷量難以上漲是有原因的,即便產品配置、動力性能都沒有毛病,光是「純電動MPV」這一定位,就足以讓理想MEGA賣不動。
但話說回來,理想MEGA的市場銷量其實已經超出了當下MPV市場的實際情況。
理想MEGA在上周的周銷量為1058輛,只比同為純電動MPV的小鵬X9少了79輛,而理想MEGA的價格要比小鵬X9的高出十幾萬元。騰勢D9的銷量較高,但是其銷量來源完全是騰勢D9 DM-i,騰勢D9 EV僅在上周售出68輛,更別提奔騰NAT、極氪009、極狐考拉等周銷量在200輛左右的產品了。
回顧乘聯會公布的每月銷量數據,MPV市場的總銷量在10萬輛左右,是轎車市場的十分之一,被騰勢D9 DM-i、豐田賽那等混動MPV,以及別克GL8、傳祺MPV等燃油MPV瓜分完市場份額之后,留給純電動MPV的「蛋糕」根本不會太多。
作為一款55萬元的產品,理想MEGA的受眾群體注定有限,加上純電動MPV的定位,大賣的可能性并不大。理想MEGA能一周能賣出1058輛,反而已經吃上了理想「L系列」所帶來的知名度的老本。
除了定位,補能體系沒跟上也是問題
說服用戶選擇純電動MPV,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補能要到位。只要理想能夠解決用戶的后顧之憂,確實不擔心沒有客戶來源。
不得不說理想還是懂得怎么吸引用戶的,早在理想MEGA在上市前期,就已經把產品的低能耗和高補能速度狠狠地宣傳了一波。
0.215Cd的風阻系數、充電12min補能500km、低至15.9kW·h/100km的CLTC工況網端電耗、超過700km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以及容量為102.7kW·h的5C麒麟電池,都是緩解用戶里程焦慮的重要賣點。
但是,充電體系還沒有跟上,理想MEGA始終不能吸引更多用戶下單。
按照規劃,理想將在今年建成超2000座理想超充站,明年計劃建成超5000座,高速超充網絡覆蓋90%的國家高速路線,城市超充網絡完成四線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區的90%覆蓋。
當然,規劃永遠不代表實際情況,拉到官網最下方還有「以實際建成為準」的標識。
小通從官方公布的充電網絡可以看到,目前共建成了350座理想超充站,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共有49座,長三角地區共有86座,大灣區有37座,成渝區有36座??傮w來看,理想超充站只做到了廣度,但在深度層面還有所欠缺。
理想雖然已經是最暢銷的新勢力品牌,但在充電體系上還是一位「小學生」,尤其是對比深耕充電布局多年的蔚來品牌,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雖然可以采用接入第三方充電平臺的方式來彌補前期充電網絡不夠完善的問題,但理想MEGA的充電體驗會大打折扣,覆蓋不到位的超充網絡覆蓋,自然會影響理想MEGA前期的銷量。
作為一款55萬元的純電動產品,理想MEGA的主要受眾群體本就擁有足夠的購車預算,這部分受眾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概率更大。因此,李想的內部反思信中提到「放棄全面開花的銷售策略,集中在頭部城市的大型銷售中心進行產品體驗和試駕,并在這些城市加速建設超充站」。
調整心態,主動下調銷量目標
日前,一份關于「理想汽車內部溝通紀要」的文件曝光。當中提到,「由于銷售訂單不及預期,理想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的車輛交付量為7.6萬輛-7.8萬輛。」
官方將下調指引的原因歸結于對理想MEGA節奏的判斷有誤,致使大量的銷售投入分配失誤。下調指引后,理想全年的銷量目標將調整為56萬輛-64萬輛,相比年初設定的80萬輛少了16萬輛-24萬輛。
現如今,理想已經意識到理想MEGA目前的局限性,并已經對產品進行調整和重新規劃。小通認為,理想MEGA畢竟是理想汽車的第一款純電動產品,在此之前理想汽車的「理想ONE」時代、「L系列三兄弟」時代都獲得出眾的市場成績,把這種心態放在理想MEGA上其實也可以理解。
對理想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完善超充體系,「成為5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第一」什么的需要暫時擱置在一邊。
除了理想MEGA之外,理想還計劃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發布全新入門級產品——理想L6。對于這款產品,官方的期待很高,預計月銷量在2萬輛以上。
按照「L系列三兄弟」的月銷量成績來看,更便宜的入門級SUV理想L6能每月賣出2萬輛確實很有可能。有了理想L6的入局,理想汽車便有更多資本投入到理想MEGA上。小通希望,理想的這一次失誤,能夠化作足夠多的養分,被理想和其他車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