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追馬面裙的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追馬面裙的人

一場生產線和訂單量的賽跑。

文|時代財經 徐曉

編輯|史成超

從村口第一家漢服館開始,山東曹縣大集鎮特有的氣質就凸顯出來。

“與其說是鄉鎮,不如說是一個產業園區。”這是大多數外地人對大集鎮的第一印象。

中國鄉鎮稀松平常的餐館和商店,在這里被漢服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商家替代,布料、紐扣,到拉鏈,所有配件都能一站式配齊。不寬的主干道上,小型面包車、貨車、豪華私家車絡繹不絕,時不時會冒出一片開闊的快遞公司分揀中心。

大集鎮的快遞運輸中心 圖源:時代財經|攝

開車駛進大集鎮時,很難忽略“中國淘寶鎮”的標語。2013年,有一批村民趕上了電商的紅利,一些民房的墻上還保留著“東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寶”的宣傳口號。但這兩年,大集鎮再次被人反復提起是因為一款女裝單品——馬面裙。

“有不少漢服創業者、商家來鎮上考察,他們通常包下一輛車,用幾天的時間走遍布料、印染、壓褶等廠商,摸清鎮上馬面裙的生產工藝。”當地網約車司機早已對眼前的一切習以為常,一到晚高峰,擁堵的路況也隨之而來。

今年春節,曹縣正式站在了聚光燈下:馬面裙一夜之間成為全網追捧的頂流,訂單量從四面八方涌來,頭部的馬面裙商家一年就能撐起1億元的銷售額。

看似不大的門面,隱藏著激烈的商業競爭。在這條長達8公里的漢服一條街上,一場有關效率、資源和人員的爭奪戰正在上演。

火箭般的曹縣速度

2024年大年初一上午10點,大集鎮萬桑路上某漢服館老板娘王萍就收到了批發商發來的消息,這種被單量追著跑的緊迫感比往年提前了近一周。

“對方開口就要訂200條馬面裙,加上古裝旅拍的火爆,景區的漢服租賃需求也很大,只要開口來問的,都是上百件的訂貨量。”王萍向時代財經說道。

類似的漢服館在大集鎮非常普遍,一家連著一家延綿數公里,不到20米就會冒出4-5家,內行人管它叫做“展廳式售賣”。考慮到方便批發商、主播采購的需求,去年年初,王萍就把自家所有原創漢服套在假人模特身上,客戶只需逛一圈,就能以最快速度訂下自己中意的款式。

頭部馬面裙公司的展廳 圖源:時代財經攝

順著萬桑路往南走2公里,一幢現代化的高樓格外醒目,這里是曹縣小天鵝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巍的工作室。過去一個月內,他見證了馬面裙的飛速躥紅,甚至還沒從馬面裙的火爆中緩過神來。

“20多個款式、幾十萬元的馬面裙庫存都在年前清完了。過完年,我們立刻開工打版新一季的馬面裙了。”

據他回憶,春節前一個月,廣州某連鎖實體店經理在鎮上采購了上百萬元的馬面裙訂單。來自一線城市的訂單刺激著楊巍敏感的神經,他隱隱約約預感到馬面裙的走紅不會是一場虛火,年后肯定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

事實上,楊巍早就領教過一回馬面裙的火爆。去年“五一”期間,鎮上多個大型漢服展臺被游客擠滿了,而他們大多是沖著馬面裙來的。

楊巍的創業軌跡也與大集鎮產業的更迭路線重合。他是鎮上第一批從事演出服生產的返鄉創業者,家庭作坊的起點就在老宅的院子里,20平米的空間只能放下一張裁布的案板,靠著一個月4000元的工資找來了本地成熟的裁縫。

據他介紹,演出服制作的要求并不高,老裁縫只需要根據客戶供圖,熟練地完成6成以上的相似度就可以順利交貨。

“十年前,我就入場做電商了,算是踩到了時代的紅利,一開始利潤幾乎是一年一番,第一年有20萬,第三年的利潤就有100萬了。”隨著產量的快速爬坡,楊巍把生產基地從自家院子搬到了300平米的工業化廠房,這也讓他能始終跟隨市場需求變動調整生產線。

今年春節,蟄伏了數年的馬面裙等到了洶涌的流量。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元。2023年天貓“雙11”,淘寶賣出了超73萬條馬面裙,可以鋪滿105個足球場,馬面裙也因此當選“2023淘寶年度十大商品”。

另一家頭部企業創始人胡軍也見識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他向時代財經表示,2024年春節前后的訂單量是上一年的3-4倍,公司大部分員工直到臘月二十八才能休息,正月初三不得不提前返工。

和王萍、楊巍、胡軍一樣,多數曹縣商家度過了一個幸福又焦慮的假期。除了要接應源源不斷的批發商訂單,還要面對一批蠢蠢欲動的外來競爭者。

人人都想分食馬面裙

臨近午飯時間,王萍接了一通電話,布料廠商因為原材料供應緊張想趁機漲價,她用了不到1分鐘反駁了對方的念頭。

“我自己以前也開過廠,只要看一眼成品,我就能猜出它的價格和產品質量。”對生產各個環節和價格談判的掌控,是王萍安身立命的技能,這讓她在新一輪競爭中不至于被甩在身后。

當所有資源都集中向馬面裙傾斜時,一條關于馬面裙的生產線也應運而生,尤其是負責裙擺壓褶的廠家明顯變多了。在內行人士看來,壓褶是關乎一條馬面裙是否合身、美觀的關鍵因素。無論是老手還是門外漢,都想擠上這趟賺錢的快車。

馬面裙撐起門面的半壁江山 圖源:時代財經攝

去年5月,同住萬桑路的李輝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漢服產業,并且把90%的精力放在馬面裙上。他原來是個貨車司機,從沒想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會發生巨大的轉向。

在井噴式的流量面前,任何一條款式亮眼、做工合格的馬面裙都能快速收割銷售額。網店正式開張后,李輝真切感受到了馬面裙的熱度,在沒有對店鋪進行精細化運營的前提下,不到半年,爆款馬面裙的銷售額已經超過100萬元。

相比市面上動輒200元以上的馬面裙,李輝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線:一款雙面刺繡的馬面裙的零售價不到150元。曹縣馬面裙的高性價比來源于產業集群效應,而李輝所在的大集鎮則處于馬面裙產業鏈的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曹縣大集鎮對接的上游源頭工廠的布料企業就多達100家,并且每家的產量都在增長。

“其他地區的店家可能要花不少時間去對接不同的廠家,但是我們幾乎只需要出了家門口,就能對齊生產鏈上性價比最高的各個環節,這是我們本地人生產馬面裙最大的優勢。”李輝說道。

曹縣大集鎮鎮長韓猛透露,現在鎮上住著400個馬面裙返鄉創業大學生,春節前最忙的時候,有些店鋪一天要打包2000件馬面裙。

作為火拼生產一線的老商人,楊巍最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火藥味,順利上岸的投機者不少,但也有被一批被貨壓倒的新手,本錢遲遲收不回來。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生產馬面裙,所以整個環境還是非常卷的,我們公司每年的純利潤率也不到20%,有的人可能前期預判錯誤,推出的款式不符合市場審美,就會很快出局。”楊巍向時代財經說道。

一場生產線和訂單量的賽跑

距離楊巍個人工作室往西不到1公里,是大集鎮最大的繡花工廠。傍晚5點左右,忙碌了一天的機器轟鳴聲依然未減。工人們只要把布料放在固定的位置,針腳上下浮動,絢麗的圖案幾秒鐘內就會出現在布匹上。

大集鎮上的繡花廠 圖源:時代財經|攝

生產線夜以繼日地運轉著,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打算。春節過后是織布資源最緊張的時刻,積攢了一整個假期的訂單蓄勢待發,無數樣圖正在排隊等待加工。

“過年期間上游工廠都放假了,節后整體的用工量恢復的也比較慢,產能完全跟不上市場需求。”多位馬面裙廠商向時代財經表示。

“現在就等工廠開工了,不出意外,這條裙子肯定會成為爆款。”李輝手里拿著一條印有金色麋鹿的馬面裙,大面積的金絲銀線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遺憾的是,直到3月下旬,李輝也沒有等到新款馬面裙的大貨,而去年的舊款庫存早就消耗完了,這比他的預期晚了半個多月,所有的訂單都卡在了織布面料這一關。

按照原計劃,這款馬面裙是整個店鋪開春的希望,晚上架一天意味著平淡的銷售額會持續一天。

“我不算頭部的銷售商,不在廠商供貨的第一梯隊中。”面對原材料的爭奪戰,李輝的心情也被兩股力量撕扯著:一方面,他不愿意錯過千載難逢的流量高地,想放手一搏增加產量,另一方面,他擔心工廠供應量不足,如果放開預售任由消費者下單,發貨慢、退單等一系列售后問題會接踵而來。

時代財經后續了解到,供貨不足是馬面裙商家共同面臨的挑戰。

當需求突然爆發時,各個產業鏈還沒做好應對策略,只能摸索著前進。有行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織布廠機器24小時一直不停的運轉,一天也只能產生70-80米,做成馬面裙也只有20條-30條,一個每天賣出100條馬面裙的普通小商家,起碼要買斷5臺機器的產量才能覆蓋需求。而一些頭部的商家,一天可以發貨上千條。

春節期間,王迪每天被數十個電話轟炸,他是負責馬面裙的織布廠商,短短10天內,微信好友列表就多出了20多個明確要求訂貨的商家,他們的樣衣圖稿像雪花一樣在加工對接群中刷屏,但這些樣稿起碼得等半個月才能轉化成馬面裙。

“現在商家最擔憂的事情不是銷量,而是布料的供應非常有限。”王迪無奈地告訴時代財經。團隊內部也在有意識地篩選掉一批中小商家,把資源留給頭部的渠道商,“布料訂貨量小于2000米的銷售商不在考慮范圍內”。

在等待廠商發貨的過程中,李輝總是習慣性地打開社交平臺,瀏覽和馬面裙有關的話題。爆款馬面裙換裝視頻經常能收割數萬點贊和幾千評論,這給李輝帶來了些許安慰,他覺得自己還能在這行干下去。

(文中王萍、李輝、胡軍、王迪皆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追馬面裙的人

一場生產線和訂單量的賽跑。

文|時代財經 徐曉

編輯|史成超

從村口第一家漢服館開始,山東曹縣大集鎮特有的氣質就凸顯出來。

“與其說是鄉鎮,不如說是一個產業園區。”這是大多數外地人對大集鎮的第一印象。

中國鄉鎮稀松平常的餐館和商店,在這里被漢服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商家替代,布料、紐扣,到拉鏈,所有配件都能一站式配齊。不寬的主干道上,小型面包車、貨車、豪華私家車絡繹不絕,時不時會冒出一片開闊的快遞公司分揀中心。

大集鎮的快遞運輸中心 圖源:時代財經|攝

開車駛進大集鎮時,很難忽略“中國淘寶鎮”的標語。2013年,有一批村民趕上了電商的紅利,一些民房的墻上還保留著“東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寶”的宣傳口號。但這兩年,大集鎮再次被人反復提起是因為一款女裝單品——馬面裙。

“有不少漢服創業者、商家來鎮上考察,他們通常包下一輛車,用幾天的時間走遍布料、印染、壓褶等廠商,摸清鎮上馬面裙的生產工藝。”當地網約車司機早已對眼前的一切習以為常,一到晚高峰,擁堵的路況也隨之而來。

今年春節,曹縣正式站在了聚光燈下:馬面裙一夜之間成為全網追捧的頂流,訂單量從四面八方涌來,頭部的馬面裙商家一年就能撐起1億元的銷售額。

看似不大的門面,隱藏著激烈的商業競爭。在這條長達8公里的漢服一條街上,一場有關效率、資源和人員的爭奪戰正在上演。

火箭般的曹縣速度

2024年大年初一上午10點,大集鎮萬桑路上某漢服館老板娘王萍就收到了批發商發來的消息,這種被單量追著跑的緊迫感比往年提前了近一周。

“對方開口就要訂200條馬面裙,加上古裝旅拍的火爆,景區的漢服租賃需求也很大,只要開口來問的,都是上百件的訂貨量。”王萍向時代財經說道。

類似的漢服館在大集鎮非常普遍,一家連著一家延綿數公里,不到20米就會冒出4-5家,內行人管它叫做“展廳式售賣”。考慮到方便批發商、主播采購的需求,去年年初,王萍就把自家所有原創漢服套在假人模特身上,客戶只需逛一圈,就能以最快速度訂下自己中意的款式。

頭部馬面裙公司的展廳 圖源:時代財經攝

順著萬桑路往南走2公里,一幢現代化的高樓格外醒目,這里是曹縣小天鵝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巍的工作室。過去一個月內,他見證了馬面裙的飛速躥紅,甚至還沒從馬面裙的火爆中緩過神來。

“20多個款式、幾十萬元的馬面裙庫存都在年前清完了。過完年,我們立刻開工打版新一季的馬面裙了。”

據他回憶,春節前一個月,廣州某連鎖實體店經理在鎮上采購了上百萬元的馬面裙訂單。來自一線城市的訂單刺激著楊巍敏感的神經,他隱隱約約預感到馬面裙的走紅不會是一場虛火,年后肯定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

事實上,楊巍早就領教過一回馬面裙的火爆。去年“五一”期間,鎮上多個大型漢服展臺被游客擠滿了,而他們大多是沖著馬面裙來的。

楊巍的創業軌跡也與大集鎮產業的更迭路線重合。他是鎮上第一批從事演出服生產的返鄉創業者,家庭作坊的起點就在老宅的院子里,20平米的空間只能放下一張裁布的案板,靠著一個月4000元的工資找來了本地成熟的裁縫。

據他介紹,演出服制作的要求并不高,老裁縫只需要根據客戶供圖,熟練地完成6成以上的相似度就可以順利交貨。

“十年前,我就入場做電商了,算是踩到了時代的紅利,一開始利潤幾乎是一年一番,第一年有20萬,第三年的利潤就有100萬了。”隨著產量的快速爬坡,楊巍把生產基地從自家院子搬到了300平米的工業化廠房,這也讓他能始終跟隨市場需求變動調整生產線。

今年春節,蟄伏了數年的馬面裙等到了洶涌的流量。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元。2023年天貓“雙11”,淘寶賣出了超73萬條馬面裙,可以鋪滿105個足球場,馬面裙也因此當選“2023淘寶年度十大商品”。

另一家頭部企業創始人胡軍也見識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他向時代財經表示,2024年春節前后的訂單量是上一年的3-4倍,公司大部分員工直到臘月二十八才能休息,正月初三不得不提前返工。

和王萍、楊巍、胡軍一樣,多數曹縣商家度過了一個幸福又焦慮的假期。除了要接應源源不斷的批發商訂單,還要面對一批蠢蠢欲動的外來競爭者。

人人都想分食馬面裙

臨近午飯時間,王萍接了一通電話,布料廠商因為原材料供應緊張想趁機漲價,她用了不到1分鐘反駁了對方的念頭。

“我自己以前也開過廠,只要看一眼成品,我就能猜出它的價格和產品質量。”對生產各個環節和價格談判的掌控,是王萍安身立命的技能,這讓她在新一輪競爭中不至于被甩在身后。

當所有資源都集中向馬面裙傾斜時,一條關于馬面裙的生產線也應運而生,尤其是負責裙擺壓褶的廠家明顯變多了。在內行人士看來,壓褶是關乎一條馬面裙是否合身、美觀的關鍵因素。無論是老手還是門外漢,都想擠上這趟賺錢的快車。

馬面裙撐起門面的半壁江山 圖源:時代財經攝

去年5月,同住萬桑路的李輝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漢服產業,并且把90%的精力放在馬面裙上。他原來是個貨車司機,從沒想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會發生巨大的轉向。

在井噴式的流量面前,任何一條款式亮眼、做工合格的馬面裙都能快速收割銷售額。網店正式開張后,李輝真切感受到了馬面裙的熱度,在沒有對店鋪進行精細化運營的前提下,不到半年,爆款馬面裙的銷售額已經超過100萬元。

相比市面上動輒200元以上的馬面裙,李輝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線:一款雙面刺繡的馬面裙的零售價不到150元。曹縣馬面裙的高性價比來源于產業集群效應,而李輝所在的大集鎮則處于馬面裙產業鏈的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曹縣大集鎮對接的上游源頭工廠的布料企業就多達100家,并且每家的產量都在增長。

“其他地區的店家可能要花不少時間去對接不同的廠家,但是我們幾乎只需要出了家門口,就能對齊生產鏈上性價比最高的各個環節,這是我們本地人生產馬面裙最大的優勢。”李輝說道。

曹縣大集鎮鎮長韓猛透露,現在鎮上住著400個馬面裙返鄉創業大學生,春節前最忙的時候,有些店鋪一天要打包2000件馬面裙。

作為火拼生產一線的老商人,楊巍最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火藥味,順利上岸的投機者不少,但也有被一批被貨壓倒的新手,本錢遲遲收不回來。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生產馬面裙,所以整個環境還是非常卷的,我們公司每年的純利潤率也不到20%,有的人可能前期預判錯誤,推出的款式不符合市場審美,就會很快出局。”楊巍向時代財經說道。

一場生產線和訂單量的賽跑

距離楊巍個人工作室往西不到1公里,是大集鎮最大的繡花工廠。傍晚5點左右,忙碌了一天的機器轟鳴聲依然未減。工人們只要把布料放在固定的位置,針腳上下浮動,絢麗的圖案幾秒鐘內就會出現在布匹上。

大集鎮上的繡花廠 圖源:時代財經|攝

生產線夜以繼日地運轉著,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打算。春節過后是織布資源最緊張的時刻,積攢了一整個假期的訂單蓄勢待發,無數樣圖正在排隊等待加工。

“過年期間上游工廠都放假了,節后整體的用工量恢復的也比較慢,產能完全跟不上市場需求。”多位馬面裙廠商向時代財經表示。

“現在就等工廠開工了,不出意外,這條裙子肯定會成為爆款。”李輝手里拿著一條印有金色麋鹿的馬面裙,大面積的金絲銀線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遺憾的是,直到3月下旬,李輝也沒有等到新款馬面裙的大貨,而去年的舊款庫存早就消耗完了,這比他的預期晚了半個多月,所有的訂單都卡在了織布面料這一關。

按照原計劃,這款馬面裙是整個店鋪開春的希望,晚上架一天意味著平淡的銷售額會持續一天。

“我不算頭部的銷售商,不在廠商供貨的第一梯隊中。”面對原材料的爭奪戰,李輝的心情也被兩股力量撕扯著:一方面,他不愿意錯過千載難逢的流量高地,想放手一搏增加產量,另一方面,他擔心工廠供應量不足,如果放開預售任由消費者下單,發貨慢、退單等一系列售后問題會接踵而來。

時代財經后續了解到,供貨不足是馬面裙商家共同面臨的挑戰。

當需求突然爆發時,各個產業鏈還沒做好應對策略,只能摸索著前進。有行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織布廠機器24小時一直不停的運轉,一天也只能產生70-80米,做成馬面裙也只有20條-30條,一個每天賣出100條馬面裙的普通小商家,起碼要買斷5臺機器的產量才能覆蓋需求。而一些頭部的商家,一天可以發貨上千條。

春節期間,王迪每天被數十個電話轟炸,他是負責馬面裙的織布廠商,短短10天內,微信好友列表就多出了20多個明確要求訂貨的商家,他們的樣衣圖稿像雪花一樣在加工對接群中刷屏,但這些樣稿起碼得等半個月才能轉化成馬面裙。

“現在商家最擔憂的事情不是銷量,而是布料的供應非常有限。”王迪無奈地告訴時代財經。團隊內部也在有意識地篩選掉一批中小商家,把資源留給頭部的渠道商,“布料訂貨量小于2000米的銷售商不在考慮范圍內”。

在等待廠商發貨的過程中,李輝總是習慣性地打開社交平臺,瀏覽和馬面裙有關的話題。爆款馬面裙換裝視頻經常能收割數萬點贊和幾千評論,這給李輝帶來了些許安慰,他覺得自己還能在這行干下去。

(文中王萍、李輝、胡軍、王迪皆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承德市| 嵩明县| 黎平县| 慈溪市| 剑河县| 红安县| 新乐市| 三都| 寿宁县| 云梦县| 伊春市| 汉源县| 佛坪县| 海安县| 朝阳县| 密山市| 栾城县| 彭山县| 娄烦县| 军事| 科技| 县级市| 云浮市| 修武县| 沾化县| 永嘉县| 皋兰县| 蕉岭县| 西城区| 仪陇县| 隆化县| 南城县| 湘乡市| 福建省| 新建县| 金堂县| 阳山县| 奇台县| 景洪市|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