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今年以來,伴隨著sora的橫空出世,AI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在剛剛結束的全球開發者盛會——英偉達GTC大會上,英偉達推出“世界上最強大的芯片”Blackwell,并宣布AI人形機器人是下一波浪潮。
3月18日,通用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月之暗面宣布在大模型長上下文窗口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Kimi智能助手已支持200萬字超長無損上下文,并于即日起開啟產品“內測”。
受此利好消息,20日,短劇游戲、AIGC、Sora概念等AI產業鏈股盤中集體走高,多只個股漲停。具體到公募產品,多只人工智能主題基金今年以來業績漲幅較為顯著。

其中,萬家人工智能今年以來回報率為15.9%,自2019年1月25日成立以來回報率為119.04%,成為“翻倍基”、寶盈人工智能今年以來回報率為6.88%,自2018年8月15日成立至今回報率也達到了113.5%。
國內的AI產業目前處于什么水平,部分龍頭股或者板塊是否存在估值泡沫?聚焦在投資方面,當下該如何把握AI的投資熱潮?界面新聞就熱點問題采訪了多位基金經理和研究員。
前海開源基金研究員梁策表示,國內的AI產業因為芯片禁售的原因,發展相較于海外略微緩慢。但是從好的一面看就是我們國內必須自力更生,反而更容易出現我們自己的強大的大模型企業。這長期來看,對我們國內的投資者是更友好的,因為其它國家可能只能使用Open AI,但我們國內市場雖然短暫落后,但最終會成長出自己的Open AI。
從投資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但與此同時AI也是個彈性很高的成長板塊。建議投資者在市場情緒比較低迷的時候買入正確的標的,在市場情緒比較狂熱的時候保持冷靜。
中歐中證機器人指數基金經理宋巍巍表示,這輪AI變革的投資機會落在三個最核心的行業上:
一是大模型和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最大的軟件應用。伴隨大模型的下游軟件生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搜索引擎、網絡電商、游戲傳媒、辦公軟件等將會被人工智能大模型重新定義。大模型的迭代最終推動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替代人類所有體力勞動,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最終形態。
二是算力。人類算力需求無止盡。人類算力提升的火炬從摩爾定律時代的CPU轉交給了人工智能時代的GPU。在本輪科技革命中,算力芯片如同當年石油、鋼鐵、電力一樣,成為科技發展的基礎設施。
三是能源。在對算力的大幅需求下,模型訓練、推理所依靠的數據中心、算力中心會消耗大量的電力,人類的用電場景和電力需求會被本輪人工智能革命重構。
“站在當前時間點,人工智能應用才剛剛進入元年?!彼挝∥》Q,“2024年我們相信會是各類公司大模型迭代層出不窮的一年,同時也是下游應用和大模型的結合爆發的元年。”宋巍巍指出,每一輪科技發明后的應用場景將產生比發明本身更大的商業價值,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才是本輪科技革命的星辰大海。使用輪子的人將比發明輪子的人對人類社會產生更多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