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育產業生態圈 馬珍妮
編輯|尹航
運動耳機賽道的細分化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如果你曾留心觀察周圍人在運動時都戴什么耳機,不難發現其種類之豐富:無線耳塞式耳機、頭戴式耳機、頸掛式耳機……一個人同時擁有多種款式的運動耳機,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在這樣的競爭中,開放式耳機突出重圍,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即便網上的評測好壞參半,不少人最終還是忍不住入手一個熱門款。
開放式耳機到底是個啥?為什么這么受運動人士歡迎?它到底適不適合在運動時使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近來風靡體育界的開放式耳機。
01 銷量大爆發,開放式耳機正成新寵
簡單來說,開放式耳機就是不入耳的耳機,這類耳機主要通過骨頭或聲波傳遞聲音。目前市面上的骨傳導耳機和氣傳導耳機就是典型的開放式耳機,它們或是耳夾式或是掛耳式,都不會堵塞耳道。
2023年以來,開放式耳機在體育界大受歡迎。從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NBA球星利拉德,到運動健身博主周六野,再到運動場上的男男女女,開放式耳機的身影幾乎隨處可見。
利拉德佩戴Bose Ultra,這是Bose推出的首款開放式耳機
仔細觀察一下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和網友買家秀,會發現運動場是這類耳機應用最為頻繁的場景之一。韶音、塞那、Cleer、華為、小米等這些正在生產開放式耳機的生產商家,無不重視耳機在體育場景中的使用。
實際上,既能聆聽音樂也能聽到周圍聲音響動的開放式耳機,最初就是運動場上較常使用的耳機設備。如今,隨著人們觀念的變遷和需求的變化,這類耳機正在打動更多的人。
打開當下年輕人最愛的社交平臺,會發現有關開放式耳機的討論一抓一大把。不管是喜歡還是嫌棄,大家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最近的耳機市場,應該很少有其他耳機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和爭議。
為什么00后都開始流行用開放式耳機了?
開放式耳機真的不是智商稅!
開放式耳機會成為主流嗎?
千萬別買開放式耳機!
新買的開放式耳機,到底要不要退?
……
喜歡的人用「偉大發明、最終歸屬、焊在耳朵上」這些詞形容開放式耳機,而不喜歡的人則大呼這類耳機就是「美麗廢物、智商稅」。被搞得暈頭轉向的,往往是像我這樣躍躍欲試的觀望者。
不過,盡管對開放式耳機的評價褒貶不一,但這類耳機還是成功在耳機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根據權威增長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的《全球不入耳開放式耳機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報告,2019年至2023年期間,全球不入耳開放式耳機的整體市場規模幾乎翻了十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5.5%。報告預計,2023到2028年間,這類耳機的銷量或能達到5440萬。
圖片來源:全球不入耳開放式耳機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
而根據IDC發布的《中國無線耳機市場月度銷量跟蹤報告,12月》,2023年國內開放式耳機市場銷量達到652萬臺,同比增長了130.2%。可以說,開放式耳機目前正在成為消費者新寵。
無論是王一博、王嘉爾、鄧為、丁程鑫等一眾男明星,還是孫千、歐陽娜娜、高葉等女明星,都曾被拍到戴著開放式耳機。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邊大概都有那么一兩個朋友正在使用這種耳機。
對開放式耳機進行測評和推薦的各類帖子和文章也變得越來越多。從上千塊的明星同款,到幾百塊的大牌平替,開放式耳機的種類和價格可以說豐富多樣。這樣多元的景象,在火熱發展的市場中才能見到。
無論從大的消費趨勢來看,還是從體育圈的動向來看,開放式耳機都是未來耳機市場中不容小覷的重要品類,尤其是在運動耳機這個賽道,開放式耳機正在征服越來越多的運動者。
02 開放式耳機,靠什么征服運動人士?
「安全」——這是我問了幾個喜歡戴著開放式耳機運動的人時聽到比較多的一個詞。開放式耳機這種「戴了,但沒完全戴」的體驗在其他場景可能是個減分項,但在運動中卻是不少人選擇它的重要原因。
「戴著它(開放式耳機)在學校夜跑很方便,我們學校操場晚上運動的人不少,我之前就被玩飛盤的砸到過,這個耳機能一邊聽音樂一邊聽周圍的聲音,我覺得挺有安全感。」
張同學分享自己為什么買了開放式耳機時談到了自己的運動經歷。的確,在戶外運動場景中,這類耳機能兼顧聽音樂和聽環境音的雙重需求,這是它跟普通入耳式耳機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戶外跑步、野外徒步、騎行、打球等戶外休閑和運動場景中,開放式耳機都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即便是在室內健身和運動中,這類耳機也更方便于觀察周圍人使用器械的情況和突發變化。
吳磊騎行時便戴著開放式耳機
常去健身房的Jaden的一番話,讓我對開放式耳機在室內運動場景的應用產生了新的看法:「現在我跟女朋友一起來健身房,會帶她練練動作,當然也會聊天,但是健身不能沒音樂啊,所以我就覺得這種不是耳塞的耳機挺好。」在需要溝通與交流的情況下,這類耳機讓社交變得更加暢通無阻,人們不再需要中斷音樂或摘下耳機再進行對話。
開放式耳機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舒適健康,這不僅是熱愛運動的人們所追求的生活理念,更是當下越來越多人入手開放式耳機的重要原因。
在高通發布《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研報告2023》報告中,耳朵佩戴舒適度是消費者購買耳機時最看重的因素。
圖片來源: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研報告2023
在入耳耳機普遍存在佩戴時間長而導致耳朵不舒服,甚至可能損害耳膜、引發耳朵發炎的情況下,開放式耳機不堵耳道的設計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不論是長時間的運動還是生活休閑中,開放式耳機都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我用了以后覺得很不錯,還給我媽買了一個。我媽之前戴那種耳塞的耳機,耳朵不太好了。現在刷短視頻的時間又長,這種不入耳朵的耳機正合適。」說完,張同學推薦我也買一副,來保護耳朵。
對于開放式耳機在運動時到底容不容易掉這個爭論,幾個受訪者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綜合來說就是:大幅度頭部運動時偶爾會有耳機滑掉的情況,但在戶外跑步和健身動作中算是比較牢固的。
宋佳在電視劇《盛裝》中運動時,也戴了開放式耳機
雖然幾個人的體驗不能代表整體的情況,但也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意見。這里補充一點,有的品牌的開放式耳機是配有運動防掉繩的,而某寶某多上也有很多平價運動防掉繩。如果再加上這一層保障,那耳機基本能夠應付運動場景中的動作變化。
03 運動耳機市場,開放式能成主流嗎?
雖然開放式耳機大有流行之勢,但這類耳機確實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耳機漏音和受周圍環境影響較大是較為突出的兩個問題,這與開放式耳機本身的傳聲方式與不直接入耳的特點大有關系。
由于長時間佩戴入耳式耳機,我比較習慣將音量調大一些,在第一次試戴某款開放式耳機時,第一感覺就是聲音比較小。但當將音量調到平時聽的程度時,身邊人就能聽到一些動靜。
在我看來,開放式耳機屬于看重安全性、舒適感的人一定會去買,而追求音樂沉浸感和降噪性的人則很難成為它的目標人群的一種產品。運動時要不要戴開放式耳機,取決于自己更看重哪方面的體驗,畢竟開放式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耳機都融入了運動場景的應用
這些年來,運動耳機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多樣,無論是Beats和Sony這些耳機行業的老牌勁旅,還是韶音、倍思這些后起之秀,都已經針對運動場景生產過多款耳機。開放式耳機實際上是以一種「挑戰者」的姿態進入運動耳機這個龐大的市場競爭之中的。
在沙利文公司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全球運動耳機產品市場規模》中,2019年至2023年,全球運動耳機產品整體市場規模從2300百萬增長至5060萬,到2028年預計能增長到8390百萬。龐大的數字背后是激烈的競爭,即便是當下流行的開放式耳機也有待時間的檢驗。
不過,開放式耳機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IDC分析團隊就曾預測2024年開放式耳機市場將進一步增長。這個品類之下的品牌也在不斷競爭和發展之中,除了現在風頭最盛的韶音,Oladance、Ambie、華為、小米等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設計研發。
開放式耳機在運動耳機市場的一個明顯優勢在于,這類耳機往往與體育運動場景緊密結合在一起,大有重新定義專業運動耳機之勢。當下人們打開某寶搜索運動耳機,出現在首頁的一定少不了開放式耳機。
不少生產者也抓住開放式耳機所具有的優勢,選擇與體育運動員、體育自媒體博主以及各類健身房合作,將「開放式耳機」與「專業運動」深度綁定在一起。就連聽著《雙節棍》直播跳操的劉畊宏,下了直播也會發布開放式耳機是「完美的運動搭子」的視頻。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開放式耳機也在追求時尚。越來越多的開放式耳機在造型和顏色上下功夫,這些耳機成為社交媒體上「健身穿搭」「時尚穿搭」的一部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圖片來源:OF HUNGER官方網站
盡管還未成為運動耳機領域絕對的主導性耳機類型,開放式耳機也已經是運動耳機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和身體健康的當下,這類主打安全、舒適和健康的耳機,未來顯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