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馬永欣 夏路
在消費持續復蘇,餐飲行業逐漸回暖的態勢下,不少餐飲龍頭上市公司業績扭虧為盈,老牌火鍋巨頭呷哺呷哺(00520.HK)卻仍走在虧損的道路上。
3月8日,呷哺集團發布了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虧損1.8億元-2億元。這是呷哺集團連續3年虧損,2021年凈虧損2.93億元,2022年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3.53億元,3年虧損超過8億元。
虧損之外,呷哺集團旗下的三大品牌風波不斷,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越賣越虧、高端品牌湊湊變相漲價被消費者吐槽,新烤肉品牌趁燒被曝關店僅剩2家店。
業績不佳,股價大跌。3月11日,呷哺集團股價早盤大跌超16%,一度跌至1.48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截至3月18日,股價為1.77港元,自去年1月9日創下10.26港元的高點后,持續下跌。目前,股價已累計跌超80%。
三年累虧超8億元
去年上半年,由于客流恢復到店及門店數量增長和開店擴張提速,公司實現短暫的扭虧為盈。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8.5億元,同比增長32%,期間錄得利潤212萬元,扭轉跌勢。
高歌猛進擴張的弊端很快暴露出來,2023年,呷哺集團實現收入59億元,同比增加約25%,凈虧損在1.8億-2億元之間,相比2022年的3.31億元有所收窄。
這已是呷哺集團連續第3年出現虧損。2021年、2022年,分別實現凈虧損2.93億元、3.53億元,累計虧損8億元左右。
呷哺集團解釋稱,去年虧損原因包括關閉及持續虧損餐廳的資產減值損失,遞延稅項資產減少,旗下高端品牌湊湊在消費降級趨勢沖擊下的業務虧損,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疲軟。
呷哺集團低迷的業績在行業整體亮眼的成績單上顯得很“刺眼”。目前,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餐飲上市公司去年都實現盈利,2023年,海底撈(06862.HK)預計收入超過414億元,提升超33.3%,凈利潤從上年的16.4億元,增至不低于44億元。
九毛九(09922.HK)預計2023年的收入59.86億元,同比增加約49.4%,凈利潤不少于4.5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812.8%。味千拉面預計2023年全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6億元-2.2億元。
除了經營業績承壓,呷哺呷哺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火鍋第一股”最風光時期創下每股27.15港元的高點,總市值接近300億港元。如今,市值卻只有19.23億港元,較最高點跌去200多億港元。
三大品牌遭遇滑鐵盧
為止虧節流,呷哺集團不得不開啟關店模式。2021年關閉229家,2022年關閉84家,包括81家呷哺呷哺餐廳和3家湊湊餐廳。去年上半年,關閉49家呷哺呷哺餐廳和3家湊湊餐廳。
曾被呷哺集團寄予厚望的高端烤肉品牌趁燒也在陸續關店。2022年,呷哺集團推出趁燒時還計劃在3年內突破百家門店,實際上,趁燒創立至今門店最多時僅有8家。
今年以來,趁燒已經關閉門店5家,目前僅剩下3家,上海2家,廣州僅剩的1家門店也將在3月底關閉。有工作人員表示,門店關閉的原因與經營情況有關,“每個月基本上都處于虧損狀態”。
據悉,趁燒的人均消費250元,價格過高,不受市場主流青睞。《2022中國燒烤行業消費發展報告》顯示:燒烤到店人均消費區間主要聚焦在30-90元價格帶,150元以上價格帶的占比不足5%。
呷哺集團另一大高端品牌湊湊火鍋也因為漲價的問題陷入爭議。
前不久,“湊湊火鍋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登上熱搜。熱搜源于新菜單被指變相漲價。
2月,湊湊新菜單上線,變化在于如果就餐人數較多,鍋底的價格與之前相比更優惠;但如果是2人用餐,鍋底的性價比則是大幅下降。此外,自助調料價格也上調了1元至10元/位,而在菜品規格方面,30余款菜品新增了小份規格。
消費者對湊湊新菜單感到不滿。多名消費者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帖稱,自2 月起,湊湊火鍋的鍋底價格明顯上漲,部分菜品的價格也比以前貴了。
橫向對比來看,湊湊的人均消費水平比較高。2023年上半年,湊湊人均消費142.2元。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102.9元,同期,九毛九集團旗下的慫重慶火鍋的人均消費121元。
近幾年,呷哺集團的發展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呷哺呷哺的收入分別為47.27億元、35.02億元、35.25億元、22.86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由2019年78.39%降至2022年的48.38%。
火鍋行業進入白熱化競爭
火鍋市場標準化程度不高,可復制性較強,行業競爭會愈來愈激烈。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與消費行為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火鍋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966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689億元。
當傳統餐廳達到一定高度后,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是必然選擇,從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產品模式以及經營模式等都需要創新。
海底撈近期宣布開放加盟,以應對市場競爭。隨后,重慶火鍋品牌珮姐重慶火鍋宣布開放特許加盟,以多元經營模式進一步推動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
2月4日,九毛九發布公告宣布,將引進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魚及山的山外面酸湯火鍋兩大品牌。
伴隨餐飲市場競爭逐步加大,開放加盟不僅有助于穩固企業的市場地位,更能充分利用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推動營收、利潤穩定成長。
呷哺集團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出小份菜和全時段多場景策略,深化付費會員權益體系,升級內部培訓體系,加大促銷改善餐廳運營成本結構等。
業內認為,火鍋行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呷哺集團如果不能開辟出新的增長點,創新升級管理服務體系,大概率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