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詩琪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3月19日晚,卸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兩年多的張瑞敏出現在董宇輝的與輝同行直播間,談及諸多對這家大型傳統家電廠商的改革思考。
這位海爾集團的創始人表示,過去在推行海爾扁平化的改革過程中,一舉砍掉整個中層的行動曾讓他非常擔心。
“我非常害怕他們去上訪。”張瑞敏說,這一調整讓海爾一萬多人受到影響。為了平息不滿,海爾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大部分人還是接受了,然后去自主創業,這件事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上述改革指的是張瑞敏于2005年提出的“人單合一”模式,以及之后推行的“創客平臺”。
所謂“人單合一”,核心理念是將員工(人)與用戶需求(單)直接相連,打破傳統科層制,讓企業成為靈活敏捷的平臺。創客平臺是這一理念的實施載體,它支持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形成“小微”創業團隊自主發展。
但這一模式也意味著許多中層管理者要放棄手中的權利,進入到基層業務中。當時海爾給他們的選擇只有兩個:要么成為創客,要么離開,這在內部引發不小的波瀾。
張瑞敏還在直播中指出,此前海爾發展過程中存在大企業病。按照他的設想,“海爾不應該像現在的一些傳統企業,我希望它發展成一個聯邦甚至于邦聯的組織,每一個部分都具有非常大的活力,都在發展。”例如有些下屬公司創業成功之后準備要上市,海爾會將公司所占的股份讓渡一部分,不占大股。
現年75歲的張瑞敏已退休,擔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他最為人樂道的是“一錘”成名:1985年,其擔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時,帶頭砸掉了價格昂貴但質量有缺陷的76臺冰箱,以傳達自己的質量管理思想——只要有缺陷的,就是廢品。

2021年11月,周云杰接棒張瑞敏成為現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但后者的管理理念被延續下來。在海爾集團官方資料、財報與活動上,“人單合一”仍是核心發展理念,并被寫作“RenDanHeYi”,在海爾并購而來的海外公司中踐行。在3月13日的海爾生態大會上,來自日本、美國分部的員工也在演講中多次提及這一概念。
張瑞敏對企業管理方法頗有研究,被視作管理哲學大師,帶領海爾經歷了名牌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網絡化戰略到生態品牌戰略多個階段,是家電領域的企業改革先鋒。
他本人酷愛讀書,每年的圖書閱讀量超過100本,對中西方哲學家尤其鐘愛。他是康德的擁躉,認為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教誨,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值得傾聽和踐行。事實上,這場直播也是為其新書《永恒的活火》所做的宣傳。該書記載了他執掌海爾40年的心路歷程與管理哲學。
作為一手將海爾推向高峰的傳奇領導人,張瑞敏對海爾的影響已經深入這家公司的骨髓,成為海爾文化的精神坐標。不過,在“張瑞敏時代”落幕后,該公司與美的和格力的市場競爭、自身智能化的轉型、國際化與本土運營等等,均存在著一系列挑戰。
在A股市場,“白電三巨頭”美的集團總市值4311億元,格力電器2162億元,海爾智家略高一些,總市值為2242億元,表現處于中位。海爾智家目前在A股、港股以及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三地上市,總市值超5000億元。
目前該公司的改革仍在持續進行中,張瑞敏的改革理念能否被驗證并最終走向成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