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奇銳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3月18日,中國利郎有限公司發布2023年業績報告。
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利郎收入同比上漲14.8%至35.44億元,毛利潤和經營利潤分別增長20.2%和17.6%至17.07億元和6.11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從2022年的6.5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1.01億元。
從2019年到2022年,利郎收入分別為36.58億元、26.81億元、33.79億元和30.86億元。經營利潤雖然較2021年和2022年的5.33億元和5.19億元所有增長,但仍然低于2019年和2020年的9.8億元和6.51億元。
利郎在財報中稱,品牌轉型推進,疊加部分原定2022年進行的門店裝修計劃受疫情影響被推遲至2023年,導致了支出的上升。具體而言,銷售及分銷支出為9.57億元,廣告及裝修補貼支出為5.21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7%和14.7%。
和同行相比,利郎的業績增幅不算亮眼。七匹狼預計,2023年凈利潤為2.41億元至3.01億元,同比增長60%至100%。九牧王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錄得1.9億元至2.45億元,而在2022年,歸母凈利潤虧損9342萬元。
但很多品牌的高增幅是建立在2022年同期的低基數上。七匹狼和九牧王在2022年收入分別下跌6.06%和7.8%至14.48億元和12.87億元。GXG母公司慕尚集團的收入下跌13.69%至23.26億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的稅后利潤只有420萬元。
整體來看,利郎的表現較為平穩,沒有像其它品牌那樣受到疫情沖擊而出現大幅度下跌,但也沒有因為商業復常而收益頗多。利郎的穩定性主要來自于較為清晰的品類和品牌策略。
品類方面,利郎推出的拒水羽絨服在過去幾年獲得較為積極的反響。其中一個原因是利郎以防水作為切入點,與其它強調輕盈和保暖的羽絨服產品在營銷形象上產生差別。而在利郎天貓期艦店,以防水為賣點的羽絨服售價不過千元,這符合其目標客群的購買力。
作為延伸,利郎又推出耐洗襯衫。這和拒水羽絨服類似,關注服裝難洗和容易洗壞的問題。在財報中,利郎稱,在拒水羽絨服的帶動下,整體羽絨類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在2023年利郎所銷售產品中,原創款式占比約為75%。
這種強調核心單品的手段與美妝行業的“大單品”做法類似。在中國傳統男裝品牌轉型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難以向市場傳遞出新形象,而利郎從特定單品切入的做法,則繞過了復雜的新形象塑造和說服過程,讓消費者直接面對產品進行購買。
另一方面,跟許多尋求轉型的傳統男裝品牌一樣,利郎也希望呈現出更年輕的形象。在主品牌LILANZ之外,利郎近年將大量資源投入到LESS IS MORE,二者分別對應下沉市場和一、二線城市市場。
相較于已經形成固定市場形象的主品牌,子品牌的優勢在于能夠用新的形象去進行擴張。根據財報,在2023年,LILANZ的銷售收入增長10.7%至28.41億元,而LESS IS MORE則增長35.2%至7.03億元,增幅是主品牌的3倍。
按照規劃,利郎未來將繼續推動直營占比和高價新品占比的提升。直營提升的好處在于利郎能夠以更高效率推動轉型,減少和加盟商的博弈。其計劃在2024年增開100到200家新店,并且對400家門店進行重裝。
不過,提高直營占比往往也會帶來更多的開支,這可能會導致利潤承壓。即使利郎有意通過銷售更貴的產品來提升利潤率,但這種做法能否讓消費者買賬,關鍵還是在于它持續推動形象轉變的決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