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針對裁員事宜,全球最大光伏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作出回應。
彭博社近日發文稱,有知情人士透露,隆基綠能將裁員近三分之一,以求在產能過剩和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削減成本。
3月19日,隆基綠能回應界面新聞稱,當前光伏行業面臨著復雜的內外部競爭環境,為了應對市場變化,提升組織效能,公司進行了相關崗位結構優化,網傳“裁員30%”信息不實。從多方證實,預計人員調整比例約為全體員工總數的5%。
2022年年報顯示,隆基綠能在職員工約6.06萬人。彭博社上述報道稱,2023年隆基綠能員工人數最高時約8萬人。
這已經不是隆基綠能第一次被曝裁員。
去年12月下旬,據鳳凰網報道,隆基綠能正在清退應屆生,且該公司出現多個生產線停產等問題。有受訪者表示,隆基綠能裁員人數可能超出1萬人。
彼時,隆基綠能對外表示,市場變化很大,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會根據經營情況、市場環境變化和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做相應的資源分配。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搜索“隆基綠能”、“隆基裁員”等關鍵詞,出現多條相關結果,有不少自稱是被裁的員工在平臺上講述其經歷。很多筆記透露,隆基綠能裁員去年末至今年初的裁員,主要集中在應屆生、校招生等。今年春節后,裁員范圍似有擴大之勢。
與此同時,界面新聞記者查詢公開信息后發現,隆基綠能同時還在招聘。
隆基綠能官網上,共有18個校招崗位,集中在中央研究院工程師或者培訓生的職位;社招多為3月新發布的訊息,共有638個在招職位,包括材料部研發主任工程師、倉儲組庫管員等。


隆基綠能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大光伏企業。憑借在單晶硅片端的技術優勢以及一體化能力,2020年隆基在硅片、組件兩大環節登頂全球。
隨著光伏技術的快速迭代,在新一輪N型高效電池技術的選擇中,隆基“拋棄“主流TOPCon技術,將重心放在BC電池技術上。
BC電池為背接觸電池,技術尚處于成長期階段,市占率、整體營收規模落后于TOPCon,隆基綠能的市場地位也因此受到威脅。
2023年,晶科能源(688223.SH)超越隆基綠能,重回全球光伏組件第一。市場上因此有聲音質疑隆基選錯了技術路線。
2022年,隆基綠能營收破千億,當年凈利潤148.12億元,同比增長63.02%。去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91.78億元,同比增長41.63%。截至目前,隆基綠能暫未發布2023年年報數據。
由于當前光伏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等挑戰,去年以來,業內不乏減產、裁員的聲音。
去年11月,一份裁員統計單在業內流傳,網傳信息包括隆基綠能將裁員1萬人、晶科能源(688223.SH)裁員20%、晶澳科技裁員(002459.SZ)裁員15%等,幾乎涉及了大多光伏龍頭企業。
多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份名單信息不實,但也顯現出,光伏行業正在面臨殘酷的淘汰賽和動蕩期。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光伏企業宣布產線停產。
2月2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艾能聚(834770.BJ)公告稱,受技術迭代及市場需求影響,為減少損失及整體經營業績的角度考慮,決定近期對公司多晶硅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產,停產時間至2024年3月31日,后續復產情況視未來市場需求訂單情況而定。
3月15日,聆達股份(300125.SZ)公告表示,受技術迭代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等多種因素影響,子公司金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減少損失及整體經營風險的角度考慮,已于近日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產,停產時間至4月15日。
截至目前,組件均價已跌至1元/W,較一年前價格腰斬。在產業鏈價格低迷的當下,企業多在壓縮成本。在去年5月的上海光伏展上,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就預測,未來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截至3月19日上午11點15分,隆基綠能股價21.34元,下跌1.48%,市值1617.15億,已較巔峰時期下跌約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