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姍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DR鉆戒母公司迪阿股份近日在2023年業績預告中,對鉆石市場作出了一個非常悲觀的評價。“鉆石鑲嵌飾品作為可選消費品需求不足,復蘇緩慢,加之黃金的避險屬性在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重視,黃金需求顯著提升,對鉆石鑲嵌行業也造成一定的沖擊。公司在全自營銷售模式且以鉆石鑲嵌飾品為主的情況下遇到了較大壓力和挑戰。”
根據迪阿股份這份業績預告,2023年DR鉆戒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7.83%至43.75%,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預計同比大跌87.60%至91.72%,扣非凈利潤甚至暴跌120.98%, 預計將虧損9830.6萬元至1.29億元。
迪阿股份并非孤例。2023年不少天然鉆石首飾零售商均不同程度受到黃金消費熱的沖擊,以婚戒為主要賣點而主攻婚嫁場景的鉆石零售商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
萊紳通靈品牌同樣主打婚戒產品,該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發布業績預虧損警告,預計歸母凈虧損7617萬元左右,并同樣指出業績變動受到黃金消費走強影響,其主營業務“鑲嵌首飾零售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
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約為1090噸,同比增長近9%。其中黃金首飾同比增長8%,金條及金幣同比增長16%。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中國國內金飾消費金額達2820億元,創歷史新高。
進入2024年,國內消費者消費黃金產品的熱情仍在延續。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期間,以黃金產品為主的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增長24%。僅上海地區的黃金消費就超過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
世界黃金協會指出,在經濟不確定和本地資產波動的情況下,消費者持續追求財富保值,金條消費激增。加上龍年春節、情人節等假期的疊加,黃金商品在2024年2月表現依然亮眼。
這一年來,黃金價格始終在高位波動迎合了消費者的避險情緒,激發了以金條為代表的黃金消費增長。
2023年11月初,多家頭部黃金零售商足金價格首次突破620元每克大關。2024年2月底以來,黃金價格又開始了一波躥升。截至3月11日,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國際金價較3月初已經上漲6.5%,此前金價連續六天創下歷史新高。
到了3月18日,國內多家黃金珠寶商的金價已經直逼660元每克。周大福珠寶、周生生珠寶當日上午公布的足金首飾商品均按照每克660元計價,而老廟黃金上海區域公布的足金飾品按照每克658元計價。
該協會指出,黃金價格持續暴漲部分原因包括美元相對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貨幣均走軟、黃金隱含波動率上升、投資者倉位進一步看漲,以及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等因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金飾消費往往會隨著金價的上漲而走低。
但世界黃金協會在2月29日的一篇分析中指出,“過去幾年,消費者的保值需求為金飾銷售提供了實質性的支撐,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同時,金飾行業不斷的創新將為年輕買家提供更多的時尚選擇,這將有助于鞏固黃金產品在零售商庫存中的主導地位。”
頭部黃金珠寶品牌的業績也能反映市場情況。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內(2023/24財年第三財季),香港周大福珠寶集團旗下主要收入來源的中國內地業務,實現零售值同比增長42.2%。該地區黃金首飾及產品實現同店銷售同比增長32.5%。
不僅如此,報告期內香港及澳門黃金首飾及產品類別的同店銷售飆升104.3%,周大福珠寶指出,這受惠于內地訪港旅客增加及節日需求。
相比于黃金首飾需求大熱,周大福珠寶的鉆石珠寶鑲嵌業務也沒有避免行情的冷淡。報告期內,周大福珠寶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品類錄得同店銷售下滑1.9%。
天然鉆石行業目前仍處在“寒冬”之中。為了突破困境,天然鉆石行業組織及零售商、開采商也開始了自救行動。
2023年12月底,美國天然鉆石開采商兼零售商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就宣布將從2023年底開始采取多種形式在美國和大中華地區推廣天然鉆石,為此將投入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57億元)。為此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多家珠寶零售商作為合作伙伴也參與到該天然鉆石全新營銷行動中,以其穩定天然鉆石價格、增強消費者信心。
周大福集團高管在2023年11月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天然鉆石市場遇冷除了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另一個原因是由于消費者買漲不買跌。自2022年開始,天然鉆石價格經歷長達一年多的下跌。
天然鉆行業如今仍未看到“曙光”,而黃金消費2024年預計將繼續保持強勢。世界黃金協會預測,2024年金條和金幣需求或將保持強勁,不過較難再現2023年28%的大幅增長。再加上GDP增速放緩,以及結婚人數持續減少的假設,該協會的模型預測“2024年中國的金飾消費將小幅增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