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財道 周蓉
總裁上任不到9個月就辭職,有投資者卻在“叫好”,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日前,“綜合食品第一股”上海梅林(600073.SH)的一則總裁辭職公告引起市場關注。
公告稱,公司總裁張晴峰因工作變動原因,決定辭去公司董事及總裁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對于張晴峰的辭職,有投資者在東方財富股吧表示:“明天是不是紅盤慶祝一下?”“這下要漲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張晴峰在總裁任上時間尚不足9個月,辭職時距離任期屆滿還有17個月。
上海梅林究竟遇到什么問題?為什么投資者會有如此反應?
任期凈利腰斬
上海梅林全稱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肉類食品和休閑食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分銷,再到肉制品深加工及分銷的全產業鏈布局。
公告顯示,張晴峰在食品行業擁有豐富經驗,曾在上海食品進出口公司、上海梅林罐頭分公司及上海梅林(香港)公司任職。
2023年7月,張晴峰成為上海梅林總裁。此外,公司董事長一職也在去年發生變更。
(來源:公司公告)
2023年5月10日,上海梅林發布公告,原董事長吳堅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同時選舉李俊龍為董事長。
李俊龍曾在光明乳業、上海益民食品等公司擔任要職。在擔任董事長之前,李俊龍的職位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兼總裁。李俊龍就任董事長兩個月后,總裁職位便交接給了張晴峰。
(來源:公司公告)
李俊龍和張晴峰分別擔任董事長和總裁不到1年時間,上海梅林就發布了一份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業績預減預告。
今年1月30日,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1到2.5億元,與2022年相比凈利潤腰斬。扣非凈利潤預計約為1.3億元到1.7億元,同比降幅更是高達61%到70%。
其實上海梅林業績下滑早有征兆。
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梅林公司營收約為164億元,同比下降近10%;凈利潤3億多元,同比下降超23%;扣非凈利潤約為2.4億元,不足2022年的七成。
從季度數據來看,上海梅林2023年第一、二季度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和1.3億元,表現尚可。然而,進入第三季度,公司就陷入了虧損,單季虧損超1577萬元,環比降幅達到驚人的112%。
根據業績預減公告,預計第四季度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在6800萬元到1億元左右。
而在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凈利潤超過8826萬元。
除了凈利潤下滑,上海梅林毛利率和凈利率指標也堪憂。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僅為10%,同比下降約1/3;凈利率則由2022年的3.5%驟降至1%,這一數據遠低于同行雙匯發展(毛利率18%,凈利率9%)。
(來源:東方財富網)
業績滑坡的上海梅林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樂觀,目前股價與2023年4月高點相比,下跌約1/3。
(來源:新浪財經)
另據天眼查數據,上海梅林目前自身風險為540條,周邊風險更高達1800多條。
主業量價雙降
對于2023年糟糕的業績表現,上海梅林是怎么解釋的呢?
公司給出的說法是,國際牛羊肉價格下跌,海外持續高通脹導致生產成本高企。同時,受豬價低迷和供給過剩等因素影響,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總體處于虧損狀態。
財報顯示,上海梅林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剛過50億元,同比下降超5%。
從業務構成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牛羊肉業務占比過半,依然是公司營收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與2022年同期相比,牛羊肉業務營收同比減少13%,這是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上海梅林的牛羊肉屠宰分銷業務主要由子公司新西蘭銀蕨農場有限公司從事,產品主要為“銀蕨”品牌的牛肉、羔羊肉、綿羊肉、鹿肉以及相關產品。
有券商在2023年11月發布研報稱,上海梅林前三季度營收下降和凈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牛羊肉業務營收承壓,主要是由于新西蘭颶風、勞工受限等因素影響了屠宰量,導致供應能力降低。同時,國際紅肉價格持續下行,進一步加劇上海梅林在牛羊肉業務上的壓力。
其次,生豬養殖業務的逐步回暖也未能完全抵消其他業務下滑帶來的影響。豬肉制品的營收占比為17%,但受餐飲消費疲軟影響,豬肉制品業務出現下滑,第三季度同比減少12%。
最后,罐頭食品業務的下滑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這主要是受同期高基數和餐飲恢復放緩的影響,且行業內同質性產品有競爭加劇趨勢。
也就是說,作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的牛羊肉業務實際上呈現出量價雙降局面。
綜合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梅林牛羊肉核心業務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而營收同比增長的生豬養殖業務,因占比過低,未能完全抵消這一影響。
有分析人士向《天下財道》表示,上海梅林業績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主要產品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很大,公司缺乏應對這一風險的策略和手段。
其次,市場競爭加劇也是導致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行業內新進入者的增加,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上海梅林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其市場份額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
最后,產品創新不足也對上海梅林的業績產生影響。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就難以吸引消費者,從而影響企業的銷售收入。
預制菜杯水車薪
《天下財道》也注意到,為提振業績,上海梅林也做了一些努力。怎奈這些嘗試象征意義更大一些,至少在短期內還很難起到大幅改善業績的作用。
2023年5月,以新上任的董事長李俊龍為代表的管理層曾表示,公司正在布局品牌煥新和預制菜業務,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來源:媒體報道)
目前,上海梅林旗下已有梅林、蘇食、聯豪、愛森等品牌涉足預制菜業務。
但是,由于預制菜受限于運輸、存儲等因素影響,以及各地區消費者對菜品的種類、口味需求各不相同,目前上海梅林的預制菜產品還主要在長三角地區集中推廣銷售。
(來源:公司公告)
上海梅林也坦承,包含預制菜在內的肉食半成品當前占公司整體業務比例較小。
因此,對公司整體業績來說,預制菜產生的營收和利潤相對總體而言多少有點兒杯水車薪的意味。
(來源:公司公告)
當然,上海梅林作為國內肉類罐頭食品、牛羊肉、蜂蜜、奶糖等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有其自身優勢,例如,公司旗下擁有梅林、冠生園、正廣和、大白兔等眾多老字號和知名品牌。截至2023年9月,其主營業務收入行業排名仍為行業第2(共25家),僅次于雙匯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
上海梅林如何才能提振業績回報投資者?公司能在領導層帶領下重振老字號雄風嗎?投資者都在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