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將調整政策對三家汽車央企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
相關舉措傳來新進展。據經濟觀察報報道,針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的新考核辦法正在討論中,預計很快便會下發。包括市場占有率、利潤結構、科技創新以及安全生產等數項新指標,可能會被納入新考核體系中。
目前,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汽車央企包括一汽集團、東風集團與長安汽車。這三家央企在今年都定下了較高的目標,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分別預計新能源汽車銷售50萬輛、75萬輛,東風集團計劃實現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全電動化,2025年銷量破百萬輛。
媒體報道稱,對三家央企考核的調整目標不僅在于推動企業優化,更重要的在于推動央企投資并購,加入對新能源市場的專業化整合。新能源賽道外,國資委還擬針對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多維度的考核指標,以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在近日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茍坪表示,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車搞上去的政策與舉措都要大膽探索。
他進一步表示,央企將加快攻克新能源動力總成、智能網聯系統先進底盤、汽車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綜合運用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方式,鼓勵支持中央企業開展高質量投資并購,專業化整合,加快掌握產業核心資源。
他還提到,對三家整車央企新能源汽車業務單獨考核,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戰略投入期的經營性虧損。對于聚焦激勵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強化市場化改革正向激勵,支持企業用好職業經理人、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等市場化方式,清晰責權利。
對于新能源汽車業務考核解綁后將給這三家央企帶來怎樣的變化,東風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表示,過去產品銷量九成來自合資品牌,合資帶來的銷量和利潤掩蓋了自主品牌的發展,導致國企難以明確在新能源發展中的具體問題。
分開考核后,國企關注的投資方向發生變化,正在向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主要包括在電池和智能化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人工智能、SORA、AI、自動駕駛、芯片、云計算等,都將是央企未來投資的重點方向。”國有資本還將利用社會資本收購一些戰略新興產業。
改革還將進一步強調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尤崢表示,過去東風研究院僅負責風神自主品牌,啟辰研究院也相對獨立。這也導致平臺、技術和應用上就缺乏規范效應和集中效應,未來將通過平臺模塊化、電子電氣架構再統一等,實現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