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聽筒Tech 才哥
編輯 | 饒言 丁玨汭
AI的旋風正迎面襲來,焦慮也開始普通大眾中快速蔓延。
“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學會AI的人”、“學會AI,年薪輕松百萬”……
只要打開社交媒體,諸如此類的洗腦式宣傳就鋪天蓋地,不少人受到這些信息沖擊后,就會產生焦慮:“不會AI是否會被淘汰?”
正是這種焦慮情緒,給“李一舟”們帶來了可乘之機。今年年初以來,各類AI培訓機構大行其道,肆意收割著網友的“錢包”,也讓“李一舟們”輕松賺到錢,有人甚至年入過億。
與“李一舟們”類似的,還有另一種AI培訓的商業模式,那便是AIGC培訓證書。
“花2980元,學習50節線上課,便能獲得一張認證的AIGC證書”、“花598元,上4小時課,能獲得認證的AIGC證書。”
在社交平臺,類似的信息隨處可見,證書的種類形形色色,宣傳的口徑更是驚人地相似。“零基礎可學”、“交費包過”、“拿到證書便可升職加薪”……這些帶有煽動性的話術不斷刺激著網友的神經。
這些證書真的有用嗎?這種收費方式是否合理?通過這類培訓學習AI,實用性有多高?這些問題顯然有待考證。
急于拿證的“小白”
對于大學剛畢業的林妙來說,AIGC已經不是“陌生領域”,密集出現的信息讓她對這一領域充滿了好奇。
但實際上,學文的林妙對這一新領域并不了解,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的“小白”,她對AI的認知僅限于各種網絡信息,“文心一言”便是她從網絡上搜索到“最好用的AI軟件”。
遺憾的是,除了用來搜索一些文字資料,林妙并不知道如何“駕駛”這一軟件。
這讓林妙感到焦慮,尤其是當她嘗試找工作并發現招聘軟件推薦了很多與AI相關的崗位時,她萌生了學習AI的想法。
剛開始,林妙并沒有想過要考證書,但她在搜索AI相關信息時,很多關于“AIGC培訓證書”的信息涌入她的視野,讓她有了考證的念頭,“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是個考證狂魔,考一個AIGC的證書,或許對找工作有利。”

圖:社交平臺上關于“AIGC證書”的內容 來源:《聽筒Tech》截圖
全職媽媽則是另一個AI“考證”群體,北京的李琳便是其中之一,李琳在家做全職媽媽已經6年,平時也會兼職接一些廣告公司的文案策劃工作。
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李琳發現,自己的兼職機會越來越少,即便是接到一些工作,也大多是“半成品”,只需要在甲方已有框架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修改調整,費用也比原來大幅減少。
李琳打聽后才知道,原來越來越多的廣告公司開始使用AI軟件生成文案,大量的基礎工作已經不需要人力去解決。
這讓李琳產生了焦慮,“如果不學習AI,以后連兼職的機會都沒有了。”
最初,李琳嘗試購買一些網絡課程,比如當時網絡爆火的李一舟課程。同時,李琳也在網絡上搜索一些AIGC信息。
就在李琳搜索信息的過程中,系統總是推薦AIGC證書的相關信息,這也讓李琳有了“考個證書也未為不可”的想法。
一些從事設計工作的年輕人也有了考“AIGC相關證書”的想法。
學設計出身的王奇2023年10月份就有了考證的念頭,到了2024年春節前后,王奇這種想法更為強烈。
“春節期間,網上有各種帖子,說用AI繪畫設計賀卡能賺錢,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AI的運用,也很想考一個AIGC相關證書。”王奇認為,證書對自己今后的發展和成長都有幫助。
王奇先是購買過一些AIGC的培訓課程,有專業的,也有非專業的,“有些學了還是挺有用的。”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王奇開始考證書,“至少以后找工作能證明自己學過AI。”
“林妙們”的焦慮并非沒有來由,隨著AIGC市場的火爆,AIGC領域旺盛的人才需求和可觀的薪資,既讓大眾擔憂工作不保,也讓很多人躍躍欲試,想分享這場火熱的AI盛宴。
相關信息顯示,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AIGC領域人才招聘需求再創新高。
脈脈高聘發布的報告顯示, 大模型引發的AI創業潮帶來了AIGC新發崗位薪資的持續上漲,平均月薪從2023年1月的47015元上漲至8月的59638元,漲幅達26.85%。
聚仕獵頭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AIGC行業人才招聘需求將提高15.7%。待遇方面,2023年,AIGC產業整體平均年薪為33.75萬元,整體平均漲幅接近15%。
形形色色的培訓證書
需求的火爆,催生了AIGC培訓市場。
尤其是2024年以來,隨著sora這個文生視頻現象極應用的發布,“李一舟們”迅速火爆全網,形形色色的AI培訓也很快充斥網絡。
林妙嘗試購買了幾次課程,價格從99-999元不等,通過幾次學習后,林妙打算考AIGC證書。
當林妙嘗試通過不同方式搜索報名途徑時,她發現自己無法找到官方的報名信息,但能搜索到不同的培訓機構,“我無法判斷這些培訓機構的可信度,于是便試圖在常用的社交平臺尋求幫助。”
在常用的社交平臺搜索到相關信息后,林妙在一些帖子上留言,試圖“求證真假”,在留言不久后,林妙很快便收到了不同的“考證信息”。
社交賬號“兔兔老師”便是主動聯系林妙的其中之一,其私信稱“有一份《人工智能證書避坑指南》(以下簡稱《避坑指南》),想看的話可以發給你。”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林妙要了一份《避坑指南》。隨后,“兔兔老師”給林妙發來了兩份飛書文檔鏈接,一份是《避坑指南》,另外一份則是《AIGC工程師證書報考指南》(以下簡稱《報考指南》)。
《避坑指南》介紹了“權威頒布機構及對應證書”,并重點推薦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頒發的《人工智能AIGC工程師能力證書》。
據“兔兔老師”推薦的資料顯示,《人工智能AIGC工程師能力證書》由“工信部權威背書,助力求職加薪”,該課程由北京驕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幫助工信部推廣,由哈工大、北科大、天大等高校老師授課,時長50課時,收費2980元。
“兔兔老師”還表示,購買后有24小時猶豫期,超過24小時不允許退款,“助教會幫忙,不用擔心考不過。”
王奇收到的則是另一種證書信息。
聯系到王奇的是名為“小龍女教AI”的社交賬號,其推薦的是“AIGC崗位能力適應評測培訓”,頒發的是《AIGC崗位能力適應評測證書》(以下簡稱《證書》)。
據“小龍女教AI”介紹,該證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頒發,在推薦資料中,重點強調,通過培訓拿到《證書》后,可入“工信部尚工人才庫”。
相關資料顯示,該《證書》收費分不同等級,通過推薦鏈接報名,有一定的優惠。通用級優惠價為598元,官網收費798元;專業級收費3980元,官網價為4680元;導師級收費5980元,官網收費7980元。

圖:不同證書的收費情況 來源:林妙(左)、王奇(右)供圖
實際上,除以上兩種證書外,“林妙們”還搜索了不同的證書信息,比如收費980元的《AIGC內容創作師(初級)證書》、收費888-5888元不等的《AIGC技術應用證書》等。

圖:不同證書的收費信息 來源:林妙供圖
“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都能搜索到不同AIGC證書的推薦信息。”林妙發現,這些證書的宣傳信息大同小異,基本都會宣稱“零基礎可學”、“學過指定課時后可過”、“證書保真”……
“兔兔老師”甚至告訴林妙,可以推薦身邊人來考證,如果推薦成功,可獲10-15%的傭金。
林妙對《聽筒Tech》表示,正是這句話徹底打退了她報名的興趣,“感覺就像是為了拿傭金做的推廣。
李琳則有些哭笑不得,“我僅僅是在某社交平臺的帖子中點了個贊,之后迅速撤回了,但可能大數據判定我是潛在學員,之后就收到了很多這一類的培訓證書推薦信息。”
有上過課的消費者對《聽筒Tech》表示,“這些課程的實用性并不高,而且他們每節課都有廣告。收費模式也是低價吸引,比如低價交報名費,培訓費報名之后補交。但培訓費是大頭,我報的這個培訓證書,專業級的都要7000元了。”
別為焦慮買單
這些AIGC證書信息帶給“林妙們”的直觀感受,就是一個字:亂。
現在,林妙和王奇均對這些證書持懷疑態度,“證書種類太多了,到底哪種可信?收費是否合理?如果交錢就能過,證書的作用是什么?這種證書拿到以后,找工作的時候,公司是否認可?”
對于這些疑問,《聽筒Tech》咨詢了相關業內人士。
AI產品經理石云升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這些AIGC證書實用性并不高,“從業人員關注的是你是否真正具備該技能,對于證書并不會特別關注。”
石云升建議,如果想要考證書,不少頭部企業均有相關的AIGC技能證書可以考,如微軟便頒發了AIGC技能證書,零基礎者通過學習可以獲取,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同時,石云升強調,“AI工具的使用成本并不高,很多都是免費的。普通人并不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去購買工具,先將免費的用好就行。課程方面,也有很多免費的公開課,可以滿足基礎需求。”
另一位從業人員更是直言,“這些證書在業內被稱為’韭菜‘證書,從業人員并不看重這些證書,網友們大可不必焦慮,也不要盲目去參加培訓。”
某大廠招聘主管亦表示,他們在招聘時,并不看重證書,也不會將是否持有相關證書作為對員工的考核條件之一,“招聘時,更看重是否真正具備相關操作技能。”
該招聘主管強調,即便是應聘者持有相關證書,也不會被優先考慮。該招聘主管建議,與其花錢報速成班,不如真正學習相關技能,“大廠的相關崗位并不是僅憑一紙證書就能拿到的,更不用說那些百萬年薪的崗位。”
而對于林妙和王奇收到的工信部頒布的證書信息,《聽筒Tech》撥打了工信部的咨詢電話,工信部回復表示,證書確實由工信部頒發,但“不是職業資格證書,也不能作為上崗證,僅證明學過該技能”。
至于收費,工信部表示,以上證書均委托給培訓機構,具體收費信息由培訓機構制定,建議網友理性甄別。
就收費事宜,《聽筒Tech》撥打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咨詢電話,工作人員回復稱,目前中國消費者協會暫未收錄到相關信息,建議消費者按需報名,理性甄別。
對于網絡上的這些培訓證書宣傳信息,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表示,相關機構在進行廣告宣傳時,需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其在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時,應當履行法定義務以及約定義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于網友的學習焦慮,石云升表示,AIGC的技術壁壘較高,最重要的是沉下心來認真學習,試圖通過“速成”吃到AI的紅利,肯定不現實。
(文中林妙、王奇、李琳均為化名。)